说实话,这篇文章起初我是看不下去的。不是作者文笔不行,是太好了,以至于通篇都是悲惨报应,逻辑上无懈可击,让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即使我想动笔改写一个快乐的结局,都无从下手。马老太太一家的命运,太惨了。
可我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遍,因为自己小时候村子里也有这么一个彻夜哭嚎的老太太。她两个儿子,一个是复原军人,战斗伤残,任村书记;一个务农,任村治保主任。她们全家都是外来户。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她老伴儿,听妈妈说,她年轻就守寡,带大了两个儿子。她也有几个孙子孙女,和作者小说中家庭结构有些类似。不同的是,老太太虽然夜里折腾人,最终入土为安,现在她的后人们已在村里开枝散叶,且日子过得都不错。
马老太太难辞其咎。因为担心儿媳妇勾引丈夫,时刻报复,导致一场几代人的仇恨,最终集体毁灭。
儿媳一直受打压报复,虽心生怨恨,毕竟还有一丝善良,但不该把与老人的恩怨扩大到下一代。儿子本是一家之主,善良却软弱,不能镇住家人,未能身先士卒给子女做出表率,不能及时制止孙辈们虐待老人。
这场仇恨并未因报复产生了悲惨结局便完全了结,估计他们即使都成了鬼,也会在阴间纠缠不休。这是我看完小说得出的推论。
人的一生,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过去的婆媳关系的确不好相处。一个强势的婆婆,必然在她失去强势的时候被儿媳替代,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必然报复。这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得到过诠释。这不仅在旧社会存在,即使今天,也没有销声匿迹。
我的父亲去世早,母亲把我们弟兄姊妹五人拉扯大,在家境最困难的时候母亲也没有改嫁。因此我们弟兄姊妹都对我母亲很好。大学毕业后,我在城里安家,有了孩子,母亲因为老家还要带哥哥的二儿子,就没能帮我带孩子。恰巧那段时间我在外地出差,妻子一个人既带孩子又上班,着实辛苦。特别是孩子刚出生时是冬天,住平房,洗尿布热水都不方便,那时打热水都要去锅炉房,有时人多需要排队。就在那时候,我因为在外地寂寞,不是个好东西,学会了赌博,传到妻子耳中,差点闹离婚。以后多年,每当妻子受了委屈,难免唠叨起母亲的不是。我在中间和稀泥,还算成功。基本没有把婆媳的不快传导给我的孩子。孩子长大后,她也谅解了我的母亲,并在我在国外工作期间尽了儿媳义务。现在我的孩子结婚了,妻子也成为婆婆。她说将来绝对善待儿媳。
贫贱夫妻百事哀,原生家庭的家教与后天教育缺一不可。
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和妻子说过,到了我老了那天,因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会拒绝过度医疗,拒绝拖累妻子孩子。在安乐死还没有合法的今天,将来选择体面离去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也非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