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指尖弹出盛夏 于 2023-12-28 11:58 编辑
我大概在千禧年时开始注意到日本武士电影,起初源自一部动漫《浪客剑心》,之后接触到黑泽明的一些电影,感觉很特别,开始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说起日本武士道精神,二战后期,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配合美军为创作《菊与刀》一书,除了查阅许多文献外,她对日本战俘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当时美军面对日本神风敢死队一波又一波自杀式的攻击彻底惊呆了,他们完全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样根本不了解这个民族,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找到一个突破口,她认为从日本人的道德观念中入手去了解这个民族性格,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近乎是束缚自由的种种等级制度和道德约束,在日本人这里,却如同生活的水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日本人对人际关系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所抱的整个观念都是建立在对等级制度的信赖之上的……”美国人处处追求自由和平等,日本人看重报恩,父母之恩,儿女必须尽心报答,在家中孝敬父母,唯命是从,父母可以支配儿女的一切,乃至婚姻大事,这在本尼迪克特看来简直是侵犯***自由,干涉他人事务,完全可以将之诉诸公堂!
本尼迪克特没能到日本实地调查,假如她有幸翻阅日本人山本常朝所著的《叶隐闻书》,一定会发出骇人的尖叫声!因为这部堪称武士论语的书中所体现的忠君思想是她压根无法理解的。我们一般看银幕中武士,仗剑而行,高视阔步,以为牛逼哄哄,其实,何为武士?《叶隐闻书》开头就说,“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武士看起来衣冠楚楚,按剑而立,其实从拿剑的第一天起,就将死的念头置于平常之中,这就是武士道。武士是在死的罅隙中体验生命的美好,所以樱花盛放,绚烂而短暂,一如武士精神。武士之所以是武士,不在于十步一杀的功夫,而在于敢为主公而死的忠诚。日本武士道有几处精神渊源,是禅宗给予了武士道以生死观,视人生为苦海;是神道教给予其对天皇的信仰,天皇权威不可侵犯;是中国的儒教给予了忠孝的道德观念。“奉公之人以主人为第一,须法自内心,方为优秀家臣。”“无论主君在位还是退位,都要舍弃自身去追随。唯念主君,其他一概不问”。“武士的功勋,比起战胜敌人,为主君而死才最为上乘”。“所谓忠孝,就是没有无理的主君,没有不对的父母”。
然而,纵观日本电影中优秀的武士片,却都是近乎反武士道的影片,导演往往以现代的眼光对历史中武士的生存状态以及精神世界作一番深度解读,将武士这座雕像从历史的石材中雕凿出来,淡化了武士旧有的忠君、自律、报恩的伦理色彩,而输入了许多现代人性化的思想内涵。武士道忠君思想的一个表现就是“无我”,舍其自身的主体人格,甘为主公的附庸,而银幕中的武士主角,都唤醒了沉睡的自我,几乎都拥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他们对社会的不公和自身的命运都有着独特、冷静的思考,如《切腹》中津云半四郎、《壬辰义士传》中吉村等银幕形象,他们性格沉稳、忍让,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在精神高度上平视一切权贵,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电影《穿心剑》中三船敏郎扮演的笹原伊九郎,平时对上司和妻子唯唯诺诺,是长子和儿媳妇坚贞不渝的爱情感染了他,唤起生命的激情,对藩主的欺凌终于忍无可忍,公开抗旨不遵,自谓:我伊三郎一生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真真正正地活着。最后为了讨还公道,单枪匹马独自与藩主的队伍血战到底。《大杀阵》中收留了钦犯神保平四郎的落魄浪人亚沙里,平时靠赌博勉强糊口,早已不摸武士刀,平时玩世不恭,牢骚满腹,也常幻想着一个人人各安天命互不侵扰的美妙世界,最后是义军行动唤醒了他武士的血性,从神保平四郎的血泊中拿起刀剑,冲进人群刺死暴君。真正的武士永远不会怯于行动,他们外表上往往为生活所迫忍辱负重、蝇营狗苟,然而内心里从不缺少“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磊落豪情,最后为了捍卫尊严或实现理想能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像猛士一样去战斗。
许多武士片题材都聚焦于武士走向没落的幕府时代末期,武士这一阶层受到冲击,最终土崩瓦解。电影《七武士》讲述的是室町末期的战国时代,经过了足利家族的内讧,出现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各地大名开始拥兵自重,蓄养武士,以期争夺土地资源,一时间列国交战,生灵涂炭,这个时间弱肉强食,胜王败寇,得势的大名发展壮大,败亡的大名则土崩瓦解,流浪武士开始大量出现,他们有的凭借一身绝技,获得藩主赏识,博得武士头衔,获取封地,食而有鱼,有的因主公落败,树倒猢狲散,只得四处奔走,待价而沽,最后沦为草寇。电影中的山贼,论装备,有铁甲、有战马、有火枪,其实就是落难的武士,那个劫持幼女企图换取一饭的蟊贼,其实是一个走投无路的武士,和那个在客栈僵卧的浪人一样,离沦为乞丐已经是一步之遥了。影片中一个肩扛长矛的浪人听了农民的请求气急骂道:八格,我虽落难,但还不是乞丐!一句话体现出流浪武士心中的屈辱。在那个乱世,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忠诚、守信、仁爱这些根本无从谈起,大名与所辖武士之间也缺乏起码的信用,武士以下犯上、反噬其主是常有的事情。所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电影中山贼正是武士的反面形象,这一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正直的武士和堕落武士之间的战争。
说起我喜欢武士片的原因,一个是武士形象很酷,腰插双剑,茕茕独立,有睥睨一切的霸气,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此类题材的电影,都说大中华有着几千年漫长历史,可我们电影人不沉潜到历史中汲取创作资源,去体现历史风云,拍出来的都是些扯淡的玩意。中国香港导演徐克的侠客电影算是别开生面,银幕中刀光霍霍,剑客侠女飞天遁地,很是刺激,不过 银幕中日本武士与中国的武侠有所不同,日本武士首先是一种身份,是侍卫,是军人,中国的武侠则多是游戏风尘不食烟火的侠客,开头只需交代一句“明朝末年,宦官专权”,便可以随便披上一套锄强扶弱的行头大杀四方了,其结果是这些大侠如同皮影戏上的皮影,只有打打杀杀的一个侧影,其性格上的刻画几乎为零。武士也好侠客也好,首先是作为一种精神而存在,然后才是矫健的身手,中国武侠片则完全将之本末倒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