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2-1 10:08 编辑
❶养小与养大
人活着首先要养好身体。身体是本钱,不能亏。道家重视养生,道教尤其讲卫生,中国传统医学很多是道士研究提倡的,如葛神仙的《肘后备急方》。孔子也特别注重饮食,强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子就有所偏,说君子远庖厨,更甚者说什么“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后人多救其偏,如经典食艺《养小录》,大大方方以“养小”名之,自嘲与反讽兼备。孟子重视养心,他认为“心之官则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❷养志与养气
养身之小和养心之大,“所以考其善不善者,于己取之而已矣。”取之于人,这就是立志。志,因人而异。有人志于学,有人志于道,有人志于饮食,有人志于修指甲。
不管做什么,立志和养志是头等大事。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志和气常因缘和合在一起,气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从格物致知说起。儒家讲格物致知,格物首先格出“理”,理就是条理。致知的第一步是有条有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一个知识条理。致知到此处,还是个粗浅的知识。
致知到精细时,“理”会转化成为“气”。就像烧木柴做饭,一块一块的木材很有条理,可是它不燃烧,木材必须先转化成有条有理的木炭,木炭是燃烧的第一步。木炭要想燃烧,要进一步转化成一氧化碳气体,然后与氧气充分混合,才能加热做饭。木炭,相当于粗知识,一氧化碳和氧气是精细的知识。《传习录》里阳明先生说:“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
近思录里常常讲,致知不要浅尝辄止,不要粗心,要细细养熟。所谓粗心,只是在逻辑上推求义理,所谓养熟,便把理化成气质养身养心。精微的知识能变化气质,粗陋的义理只是使人嘴硬脖子粗。
总之,致知粗浅时是理,精微处便化作气。志,只能与气和合,仿佛与氧气混烧的是一氧化碳气而不是木炭或木柴。
❸养心
孟子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志和气二而一,一而二,分分合合,变化无端。很多时候难以说清。勉强说,只能简单这么说:
志和理合起来成为粗知识,志和气合起来就是细知识。细知识又称作“意”,格物致知,接下来就是诚意,意就是志和气充分融合在一起。
致知有粗细,细的致知叫意,意是一股有志向的气。一个人的这股气如果定向于食物,此人是吃货;一个人的心气儿专注于学,则成为学者;如果想成为一个杠子头或者富豪或者黑客或者恶霸,只需立志于此,心气儿顺其志成其功。
可知,意也还是有偏有正。所以诚意接下来的是正心,诚意必须与正心融贯,若与偏心乱心结在一起就不是儒家教化之意。
再强调一遍,志和气合成意。志附著于不正的事事物物上,谓之欲。志气与正心和合,谓之诚意。
也就是说,一个人立志到底是欲还是意,单从“志”分辨不出来,“志”仅仅是一个方向,必须与某种事物结合才能判断其偏正。志与坏事情合,则是欲。此时如何灭消这不正的欲呢?只需以强力控制这坏事坏物,只需用知识用心判断这事物坏在哪里。明确与志结合在一起的事物的坏和害,欲即变成志。志再与其他的好事物和合,便成为诚意。
为什么一个坏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因为他变了志向,由使坏变成行善,志还是原来的志,只是结合的对象有变化,因缘改,则果也随之而来变。
所谓养心,就是善于拣择,把自己的志,理,气,选一个善与美的人与事物和合于心。志,本身不需寡之以至于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