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11-22 11:38 编辑
说两件事,基本都和人性有关,都是自己亲历的。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当年我在企业车间里当工人的时候,那时候每年的年底,工厂有一个“重头戏”,就是评先。什么先进班组,先进个人之类的。一般都是上面下指标,根据你车间或部门的人数,给一个比例,比如2.5-3%,也就是说上百人的车间会有两三个。一般的生产车间都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生产班组。所以,名额下来之后,那就是各个班组推荐,怎么推荐?到也民主,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谁这一年工作努力,无愧于先进。推荐名额出来之后,一般到了车间管理这里就会刷掉几个,最后落实本年度的先进个人。那都是有推荐表的,需要班组给出推荐意见,然后车间领导签字,这就算选出来了。
要说的是发生在班组推荐的时候的一件事,大家都公认我们的一个师傅技术好,工作认真,就准备推荐他,没想到另外一个师傅说话了:我不同意,我觉得他没资格当先进。在众人错愕的目光里,这师傅站起来,从工作服口袋里掏出一个记事本,用手沾了口水,翻开了然后照本宣科:X月,X日,他干了私活,给他自己家卷了一个烟囱,尺寸是......看到这一幕的还有XXX,XXX......。有时间,有地点,还有旁观者。那几个旁观者都很愕然:这,怎么要拉着我们作证。
那一刻,我感觉到很冷,人性的冷。至于么?他们同住在家属区,那师傅要不是因为家里需要,他至于非要卷个一米高的烟囱吗?当然,那个师傅的先进是当不成了。
那年月先进的奖励,最早就是搪瓷脸盆,浴巾,后来有毛巾被,再后来有十块钱,二十块钱。就为了区区这么点东西,也许是荣誉感太重吧?!
后来,我出任车间党政一肩挑的时候,召开全体职工会,我说了一个观点,你们各位师傅,如果家里确实有一些生活的需要在工厂解决的,你一定要和我说,起码要让我知道,出厂的时候我来给你协调,让你出的去。为此我特地和保卫科我的哥们打招呼,凡是我们车间工人师傅,若带点什么出去,不出大格你放行,有问题你和我说我来解决。事实上,我在车间两年,就没有任何师傅找过我来做这些事情。
第二件事是这样的。那会儿我在机关,我们党务办公在三楼。依次排列是保卫科武装部,党办,书记办公室,我的办公室,然后是宣传部,组织部,纪委。我和党委书记的办公室挨着,中间还有一道门,也就是说我进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可以不走正门,但是,我在机关七年多,从来没从侧门进入他的办公室。我甚至直接把文件柜立到了那堵门上。我和党委书记的私交关系也不错,他笑我:你小子这是不走左道旁门么?
那会儿我们有个老资格的纪委书记。多老的资格,我是不知道他到底是1937年,还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只是后来有一个划线,三七年可能算是老红军,三八年就是老八路。当然,待遇确实可能有一些差距。这个老纪委书记是上面派来的,江苏人,说话不那么好懂,文化不高。家里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智商都有欠缺。他来到我们单位之后,我们单位一口气给他解决了三套住房,加上他之前的他有四套房子。后来,老爷子到点了,离休了。问题来了,是三七年还是三八年。当时是按照三八年老八路的待遇办理的离休。他不干了,就开始为自己争取权益。其实,这事儿单位真说了不算,也不是单位能说了算的,说是上面看的档案就是三八年。老爷子坚持自己是三七年,这就杠上了,然后老爷子就一次次来折腾。最初来的时候,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都陪着笑脸小心翼翼。后来,他们能多就躲了。然后这老爷子就拄着拐杖杵着地,把组织部那几位凶的眼泪都要出来了,组织部长就差给他跪下了:老书记啊,不是我们不给您办,是我们办不了,这标准不是我们制定的。没有用,这解释他也不听。每天来了折腾一圈,时今中午就颤巍巍的走了。然而,有一天,他下楼的时候一脚踏空,跌到七八级楼梯的转角处,双腿粉碎性骨折。我们这群中层干部倒霉了,两个人一个班次,去医院护理他。病床上老爷子还在愤愤不平平:老子就是三七年的。
后来卧床,没到一年人走掉了。送他的时候,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三七年怎么样?三八年又如何?悼词写的情真意切,充满着怀念,问题是有什么用?!
工厂住房那么紧张,给他解决了三套房子,算不算仁至义尽?我觉得他不该闹我们应当去找主管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