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10-18 08:29 编辑
先表明态度,就事论事,不涉及地域黑。
从南阳中原迷笛音乐节闹剧,到如今玉米地一地狼籍,实在让人如鲠在喉。
一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那一定不是正常的,但是,偏偏有人把它看作正常,出来拎着拖布和水桶,一遍遍的洗,这么洗真的好吗?刀郎的《罗刹海市》经典歌词犹在耳:不管你怎么洗那也是个脏东西。
音乐节刚结束,帐篷就没了,帐篷里的东西也没了,然后说那是捡,那不是偷,更不是抢。汉文字的博大精深,被用到了出神入化。然后电脑,手机,身份证都成了被捡拾的物品,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我不拿历史开玩笑,制造那些笑不出来的段子,就是觉得这种荒诞你能让人信服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举例子了,看看别的地方在这样的场合是如何做的?
穷,绝不是借口,何况我们的文化观念里,有人穷志不穷,有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迷笛的闹剧刚消停,周口又出现了五百多人抢玉米的闹剧。在别人的地里,这么多人以捡拾的名义这么做。荒诞的是地方官方也认定他们是在捡拾而不是哄抢,若没有视频真的相信官方的,可是视频出现的那场面,那是捡拾吗?别人的田,就算收割时候有遗漏,未经别人许可,你怎么可以进去这么干?人家的收割机走过,你跟在边上“捡拾”?这操作这么娴熟吗?
2022年6月,一个老板种植的几百亩土豆在收获时,也遭到了村民的集体哄抢。因为损失惨重,老板坐在地里嚎啕大哭,那揪心的一幕,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
替别人挖土豆,挖花生,然后收玉米,干的那么天经地义,那么理直气壮?
如果一种集体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地方的治理出了大问题。不能面对是非选择睁眼瞎,选择为了维护所谓的地方利益而放任。更不该为恶找开脱的理由和借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这起疯狂的抢劫案可能有隐藏的原因。近年来,村委会强迫村民交出土地。村民们不做任何保证。一些农村领导暴力干预土地流转,导致村民失业。种田,毕竟你种了一辈子,集体农耕,农民失去了土地,引发了社会矛盾;农民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在农村维持生计,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据说当地的村民还是很淳朴的。然而,这种行为给承包公司造成了损失。如果触犯了法律,就必须承担责任,不能找借口。
我觉得哄抢者可能都有法不责众的心态,也许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只是看不惯地方官方的那种指鹿为马,死不认错的嘴脸。
这很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