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了个春梦,早起试得持久套,这个累啊!关键越整越疲乏,惭愧,迟迟缴械,感觉没能像薇薇那样唱响亚洲的雄风。所以,以后还是得务实,不整歪七歪八的玩意。
恒大暴雷不是什么新闻,类似的丑闻见多了,大都是资本野蛮扩张,有预判形势的,也有拆墙补漏一条路走到黑的。说穿了,地方征服对土地财政过于热衷倚赖,毕竟这是笔快钱,所谓的明星花园城市大都是举债放地发展的例子。即便行情不好频频流拍,换个包装继续骗,实在面子上挂不住,让城投接手,自己左手转右手,糊弄一下民众还是可以的。
房地产开发一开始就不讲规矩,大都暗箱操作的多,起初地方拿地都是关系户。招拍挂起来后,开始订立攻守联盟,有专业陪标公司赚个打赏的,也有一些外地拿地的,除非实力过硬,领导政绩,大多数出让前期就把人打发了。顶着干,你没法跟人比,人家走门路,规费,人防啥的都能减免缓交,地方上整人的套路太多。
真正规范是从大企业进驻,那阵子凡是手上有点钱的都爱搞房地产,杂七杂八的都来,征服也放宽政策,允许部分自由土地补缴土地出让金入市。全民房产的样式把房价蹭蹭蹭扯起来了。
这结果地方征服,投资方,民众都傻乎乎乐得见。房价早已脱离正常的以成本核算的范畴,随心所欲,想咋涨咋涨,市场上也是跟风学样。搞得民怨纷纷,物价房管才装模做样上场,给出限价。
不过都是短期行为,征服银贷绳子一收,刷刷倒下许多心大的主。然后死寂,各地开始搞自救,全民营销,在一片萧条下央企,国企大量囤地,为了纾困,征服又刷刷狂印钞票,人为把房价翻了一番。而数字房产早已显明,市场短期内已经饱和。
不过,“聪明人”多的是,开始动脑筋搞旧城改造,又刺激了一波房产(吃了伟哥),媒体舆论开始助推,房产教育媾和,整学区教育,改善型住房投资,把万恶的房价给人为托住了。
这样的市场其实是虚胖,最近郭嘉住建局领导公开发话,也不藏了。这是给大家一个信号。直接反应在二手房市场上的低迷。不光如此,更要卖好老百姓,搞直接交易平台,打杀房产中介。
然而市场之殇非一日之功。太急功近利了,各大房企滚雪球一样发展,只谈工期回款,只讲利润最大化,材料低质化,这就是当下各大名企的常态。
问题还是出现在管理的滞后性,更兼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灰色交易,成本核算里为此专门列入一项不可预见费(可不是单纯考虑自然灾害动乱损失哦)。
当官商一旦扯上经济利益,这中间一定有什么是被腐蚀了。目下可以说,漏网之鱼太多太多,不要小看每一枚印章的吸金能量,不要低估开发商的无耻底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信,你去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里看看。当然五年了,该逃的早逃了。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