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赞同你的意思,这确实是关天的理想状态。在到达这个状态之前,还要抱有一种最坏的准备与最大的努力。那就是一步一步走过来。
第一步,在你的努力下关天茶舍开张。刚开张时有可能只有三五人过来转悠,每天有可能只有五六十个帖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十来个字的回帖,主帖可能一天就一两个。为什么?
因为咱新论坛不能挖现有论坛的墙角。你提到的关天旧友如高隐他们在新论坛开张之前早已有自己的生态扎根发芽,人家不一定过来,不能破坏现有生态。
再因为,有几个人是要一开论坛就申请禁足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一定要记牢。
第二步。茶舍得先有一定的热闹。热闹起来,茶舍有人喝茶,就有人来说书,有人来摆摊,有人来踢馆,有人来拆台……然后才开始见关天的本色。没有人,啥也没有。
第三步。茶舍是开放的,多元的。有著史的,有讲哲的,有评电影的,有科普的,有读德语版海德格尔的,有研究礼记的……在这多元的场景里,你和高隐他们可以用哲学评论各种事件,也可以从各种场景提炼哲学概念。在开放多元的话题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理论的深度与广阔的话题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
实际上呢?
要想做到这些,很难。因为邀请的人未必会来。然而仍不得不努力试试。
我的看法是,论坛不能狭隘,在我当首斑的论坛一定要多元化,在多元化的基础上人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的话题圈子。话题圈子,而不是勾肩搭背的圈子。
今天的论坛沦落到必须人人争当斑竹自保之后才能自由发言的境地,是新开的论坛积极避免的。要避免,就要有论坛规则。凡是来新论坛发帖的,既视为愿意遵守论坛规则。论坛基本规则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那里惹尘埃的,但是一旦哪天有事儿,就得以规则为准绳卡一卡标一标。
没有人就一切皆空
没有法则空有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