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古器物特别是古青铜器的系统性命名,是在宋朝开始的,在明朝时得到进一步完善。今天我们所用的那些器皿的名称,就是宋朝学者的研究结果。而宋朝学者的命名,遵循一个原则:自铭优先,无铭从古。也就是有铭文的采用铭文的名,没有铭文的就根据古文献记载。宋代学者有一套古器物命名的公式。而在考古的角度,则是遵循:以物找名,因名寻物。
而有些器物,其本身既名无可寻,古籍又未见记载,则以发现者命名为准。比如你说的鸭鸭吃鱼灯,人家已经命名雁鱼灯,大概是发现者从器物的形态上命名的。
但我觉得,这个命名有点欠考虑,叫鱼雁灯似乎更妥帖些。有些古物,特别是艺术品,需要考虑文化的象征意义。汉代乐府诗里有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特别是鲤鱼,就有了传信使者的涵义;而有典故说,苏武牧羊,鸿雁传书。雁和鱼都有了传送信息的使者的意思。
二楼那张图里,雁嘴里的鱼就是鲤鱼。鲤鱼鳞有十字纹理,天鹅额头有突起的肉瘤,鸭子没那么长的脖子,那头鸟该是大雁无疑。
鱼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代,因此,这个鱼雁灯应该是汉代或以后的作品。而鱼雁传书,大抵说的是两情相悦时的相思及忠贞,因此这个灯具也就寓意夫妻恩爱,摆在夫妻房里最合适了。
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其实说的是正名,觚就该像觚,爵就该像爵。名不正则言不顺。爵,觚,斝,觥,角等酒器,各有不同的身份象征,各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各有不同的寓意。在孔子时代,是不可混淆的。
今天困了,不多说了,有兴趣有空再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