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屋东长巷由诸家山墙连夹而成,南望可见前村梨园,回首漏出村后田野,巷底垫青石,青石大小方正不一,不相连属,年深日久,半嵌泥中,石身光洁,全无棱角,赤足行踏,竟疑石软,小儿辈坐卧游戏其上,或以石击之,音声含荡巷壁间,生发许多细颤,我以二字来形容:清越。只觉这个音声正配这个字眼,不管二字可否组词,作个什么意思。 某日闲翻《酉阳杂俎》,卷二有一段写道:“高唐县鸣石山,岩高百馀仞,人以物扣岩,声甚清越。晋太康中,逸士田宣隐于岩下,叶风霜月,常拊石自娱,”得见清越二字,便想起儿时巷底那些青石,如今巷子不复旧貌,青石全不见了,小儿击石巷子声因此二字宛在耳边上,心神一爽,是刚刚听过的样子。小儿的击石也真是自娱了,只这自娱乃是长日游戏中的随意兴起,便比那逸士田宣的自娱还要高明。 书中续道:“每见一人著白单衣徘徊岩上,及晓方去。宣于后令人击石,乃于岩上潜伺,俄然果来,因遽执袂诘之。自言姓王,字中伦,卫人,周宣王时入少室山学道,比频适方壶,去来经此,爱此石响,故辄留听。宣乃求其养生,唯留一石如雀卵。初则凌空百馀步犹见,渐渐烟雾障之。宣得石,含辄百日不饥。”嗟乎,一石音响,至于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