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3-5-18 10:02 编辑
吕布被誉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他的形象是这样的:威风凛凛,器宇轩昂;胯下嘶风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那么吕布使用的武器真的是方天画戟吗?这得从戟这种兵器说起。
戟是一种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比较古老的兵器之一,原始的戟是在长矛的侧端加装横刃,这样的武器即能直刺,又可勾拉横击,比矛又增加了一些杀伤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及铸造业的进步,戟逐步改进为在矛侧加横梁接新月形刃的形状。单边加月形刃的戟,叫做偃月戟;两边各加新月刃的戟,就叫做方天画戟,矛侧的新月形刃就是所谓的“小支”。戟有两种用途——仪仗器物;制式武器。
《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吕布使用的武器是方天画戟。但在整部《三国志》里,陈寿只说吕布善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并没有确切说明他使用的是什么兵器。那么《三国志》里记载的吕布辕门射戟该怎么解释呢?那就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吕布命令营门官手举一只戟,然后对纪灵、刘备等人说,诸君观看我吕布射戟的小支,如果一发命中诸君就和解,如果不中,你们就继续决斗吧。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赞道,将军天威啊!随之罢兵。这里的关键词是,令营门官举一只戟。
戟分为长戟、短戟(手戟)、双戟等不同类别。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砍还可以投掷,是一种很好的近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是柄长体重杀伤力大的重武器。风波亭董卓投掷吕布就是用的手戟(拔手戟掷布),当然此事并非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起因是吕布戏了貂蝉。
吕布占徐州期间,曾委托陈登趁着去朝廷拜谒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的机会,向其求授徐州牧一职。陈登归来,得知未得到任职后,吕布曾拔戟砍几怒斥陈登父子。从“拔戟”这个动作推断,此处的戟也应该是手戟。依此类推,吕布辕门射戟时,令营门官手举的戟也应该是短戟,而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说吕布使用的方天画戟。也就是说“手持方天画戟”的吕布,很可能是罗贯中为了提高小说文字的可读性,而虚构的艺术形象(就如同所谓的空城计,与司马懿没有丝毫关系)。小说不等同于史书。
那么吕布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呢?裴松之在《三国志注》英雄记里写道:吕布打开城门(长安城)率军与郭汜对阵,并约定单挑决胜负。吕布以矛刺中郭汜。裴松之是生活在东晋、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距汉末三国时期年代较近,他的记录应该比千年后的明代小说家的话语可信的多。
综上所述,汉末猛将吕布常用的兵器很可能是长矛,同时随身携带几只手戟做辅助武器。
关羽与吕布从生到死,严格的说来这一时期应该归为东汉末年。因为这时候汉献帝还没退位,曹氏、孙氏以及刘备也都没有称帝。(当然,泛指三国时期,也不算错)吕布年龄要比关羽大一些,彼时由于吕布的存在,关羽名声并不突出。直到吕布白门楼殒命,关羽得到了吕布的赤兔马后,关二爷才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于是,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无论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也好,古城斩蔡阳也罢,从这个“斩”上看,自然是用的他那柄著名的“青龙偃月刀”了。那么问题来了,东汉时期真的有这种长柄大刀吗?其实有没有这种刀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大刀能不能在马上挥舞杀敌。
据考证,汉代虽然已经有了马鞍,但还没有发明马蹬。枪扎一条线,刀砍一大片。双脚如果没有着力点,大刀横砍的惯性会把骑士摔下马的。据说当时即使是以前刺为攻击方式的枪、矛之类兵器也是单手操作,另一只手需要紧抓马鞍前的固定物。
《三国志·关羽传》中,关羽斩杀河北名将颜良是这样写的:关羽望见颜良麾盖后,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这段文字可理解为,关羽先刺颜良于马下,然后再下马割下他的首级而回。从这一个“刺”字里可以推断,关羽用的武器极可能是长矛或马槊。
有人说,关帝庙有对联写道:“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寒心。”匹马斩颜良,不必说了,那么单刀会鲁肃作何解释呢?单从这副对联的风格看,一定是成于明清以降,是受到了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的影响所撰。再者说了,关羽会鲁肃时携带的刀并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普通佩刀。至于说,江南文武寒心,那只是文学艺术的夸张而已。江南人杰地灵、名将如云,不用说后起之秀吕蒙、陆逊诸将领,文韬武略不可小觑,单就那个不惧生死的“锦帆贼”甘宁,就足以让关二爷紧扑噜一阵子的。
《三国志》里陈寿借助程昱的口说道,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关羽确实也与吕布一样,是那个时期出类拔萃的名将,但他功夫好并不是因为他有青龙偃月刀。
唐以前的马上名将大多以长枪、矛、马槊为武器,武将使用这类武器,可以直握了借助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至于其它那些花里胡哨的兵器,基本是小说家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在纸上打造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