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吗?
我回答说:你可以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为什么呢?我说:
如果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的,那么,你选择相信什么,都不会改变你的命局;而选择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信念,至少会让你呈现的人生态度很积极。
而又如果,人的一生并非命中注定的,那么,你选择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信念,你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开创自己的命运,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这么说,在于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信命。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说:一个人如果过了40岁,还不信命,此人悟性太差。
我是非常敬佩王教授的,所以当他下此论断,我检查自己是否是一个信命的人,我内心的答案是不知可否的。所以,姑且同意,在王教授的格局之下,我是一个悟性不高的人。
信命,就是相信宿命论,人不能清醒自决过程和结果,是被命运所摆布的。这句话,一般人的理解,只是在外部的力量中,而王教授的理解,他包含在人内心的决策力量——这个力量的来源,不是来自本心,而同样是造作的业力。意思是,人要做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力量,是被注定的,是被业力规定了的。
从王教授理解的层面来说,我是无话可说的。一个人就算改变了多少人生道路,从业力这个角度上去说,谁都不能说那是自己的决定。因为这个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己,而是业力。
所以,这样的话题,回到表面上来,我们终究不过是问,到底谁才算是自己。好比说,我决定和某某结婚,你告诉我,这就是我的命。我说这是我的选择,你说,这是你的业力的选择。然后你补充说:你的业力不是你。
我想要争辩的就是这点:我的业力就是我。因为,这个业力解释的是,我是什么,我不能仅仅是一个存在。
其实,这么想想,我们就很容易搞明白,很多问题的答案,它不能统一的地方,是因为规范和标准的不统一。人们在基本的概念上都会拆解,来支撑在这个基本概念之上构建的理论体系。
所以,我们一旦开始怀疑存在的意义,在存在者的性质上解答和构建的一切学问,都像沙滩上的碉堡一样不牢固。
我们试图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人生的、考场的、职场的、爱情的。这都是可以的,但我们也要知道,总是有人会在我们的根基上思考问题。他们会让我们所交出的一切答案,都只是一串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