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推荐阿乙,是他写的故事,冷峻到悲伤。 那本小说里有很多值得细读的东西,阿乙想表达的东西。比如《翡翠椅子》,比如《先知》,比如《隐士》
阿乙是小镇刑事警察,小镇警察无聊时光里,他见到了各种底层犯罪案件,这些案件的背后原因,让阿乙的故事有了更多的怜惜和悲悯。 但是《鸟,看见我了》这本小说,虽然里面很多故事很值得看,虽然文字极其精炼,写作技巧可圈可点,但是我曾经觉得他有点用力过度。
我也喜欢张楚的《夜,是怎样黑下来的》。 比起阿乙的用力,张楚的叙述就要冷静克制很多,所以他的故事不急不缓。 张楚写失衡,写普通的我们现实和内心的失衡。 阿乙后来也在琢磨这样的题材,好像也写了,我只是大概看了一点,记不住。
通过偶然的必然的契机,现实失衡,反射到内心,或者内心失衡反射到现实,他也有一种视角,比起阿乙的冷峻和悲伤,张楚是冷静。 李敬泽说张楚:张楚的声音超然全能,有一种克制的悲悯,似乎在他看来,人的无边守望本是自然,它之令人心动而又难以解释,是因为,他之所以写,就是我们所在,就是在我们说得出来的,滔滔不绝地说着的一切之下,那个沉默的,无以言喻,难以判断的内心区域。 《夜是怎样黑下来的》描述了一个退休下来的政工干部,天天打鸟,过着闲适轻松的日子,突然因为儿子带回来的女友,感觉到女孩子犀利的眼神,由此引发了内心的恐慌,反思到这些年自己怎么讨好领导,怎么作弊让儿子考研,觉得内心的被人窥探的恐慌。描述了普通人的两面和内心的幽暗之处。
说到:人的无边守望本是自然,它之令人心动而又难以解释。 我也一直喜欢青山七惠。 她的文字静谧美好,她的情绪内化,她的故事日常,没有更多的变化和解决之道,但是她的内心,已经写完了各种可能性。 青山七惠的故事里,几乎没有真正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仅仅是内心恍惚,而且是那种平静忧伤又觉得一切就该这样的“丧”。 或许有张楚那样的失衡,或许连失衡也没有。 没有什么引起失衡的契机,就是因为外在的偶尔变化或者不变化,在内心的波澜起伏。 有一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依然在床上。 有人说,青山七惠让故事里的任何一个人物有了故事的结局,这样的故事就变得俗气了。
真正接近生活的严肃小说,其实没有什么故事性,就是日常,就是记录。 作为故事,它不一定好看,作为现实,它没有戏剧性。 但是作为严肃小说,这样的日常,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是属于个人的,最终也是属于所有人的内心世界。 它不黑不白,它幽微,它幽暗,它有深邃曲折的世界。 它属于我们的感知。 如果你进入那里,你或许也会成为一个爱感伤爱流泪的现实之外的梦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