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大事件,特别是他还是非正常死亡,就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大事件了。他的死很惨烈,自沉汨罗江!自沉,很形象,我们可以想象到那样一个情境:瘦弱的老人,长发长髯,眼含泪水,悲痛欲绝,在汨罗江边徘徊又徘徊。最后,毅然将大石绑在自己的身上,举身赴江流。溺水而亡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不知此刻的屈原是否感觉到痛,我想这痛是他要的,为的是抵消灵魂的痛。
屈原自杀死了,人们悲痛欲绝,争相向江里扔粽子,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于是,端午节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人们划着船争抢着去救屈原,于是,端午节就有了赛龙舟的习俗。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于是端午节又有了喝雄黄酒的习俗。随之而来的是,屈原的诗作被传唱,屈原的名字被传扬,现在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之所,“蓝墨水的尽头是汨罗江”嘛!我总觉得这屈原死得真值!
假如屈原不死的话,那会怎么样呢?这是个假设,可是我喜欢玩味一下在这个假设下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假如屈原不自杀而死,以61岁高龄承受巨大的国破家亡的痛苦,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最后老病而死。那么,还会有人祭奠他吗?还会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吗?还会有人对他念念不忘吗?甚至他的诗作有几个人能去注意呢?这样一问,我的心忽然一沉,若有所悟。如果我说,屈原本可以不死却死了就是他成名的原因,你能接受吗?
相类似的还有项羽,人们记住项羽的,是他明明可以逃生,可是他却选择了死地。谭嗣同是又一个这样的例子,他可以出国躲避,可是他说他要以自己的血唤醒国人,慨然赴难!我想谭嗣同是个智者,他对中国人的心理拿捏得恰到好处。戊戌六君子中,除了谭嗣同,你还能叫出谁的名字?我是学文科出身,饱读诗书,我都答不上来,我只知道有个谭嗣同。他明明可以跑却甘心赴死,所以这个民族把他牢牢地记住了。哎!佩服啊!英雄啊!啧啧,真是了不起啊!市井繁华中这份强烈的刺激如巨石惊起千层浪,想不被记住都难!当然,我不是亵渎英雄的意思,我只知道谭嗣同这样的选择是有意的,他就是要被人记住以便唤醒国人,他的目的达到了。既然谭嗣同明白,项羽能不明白吗?屈原能不明白吗?
屈原去世的时候已经六十一岁了,一个六十一岁的人自杀是让人费解的。青春期早过了,红尘打滚一甲子了,还能自杀,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可商榷余地。我更愿意相信,屈原和谭嗣同一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为之。若是谭嗣同是为了唤醒民众,屈原就应该是为了激发民众。因为他们是智者,他们明白,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成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庸人是绝对要赖活着的,对于自杀,则会激起他们最深刻的注意。当下,某英雄舍身救人,若是死了的话,一定会被追认为什么见义勇为烈士称号,必然会有电视台报社记者长篇累牍的表扬弘扬。可是,如果英雄不死的话,会怎么样呢?那几乎就没人在意了,顶多是家属千恩万谢而已,这还是碰上了家属懂得感恩的。
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如果海子不自杀的话!海子不自杀,他一直在写诗,写了很多好诗,可是,他会成名吗?在当今中国,是有点难度的。他的死,激起了强烈的新闻效应,连带着他的诗歌被广为传诵。在古代就有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最后,干将将自己投入熔炉,炼得神兵。于是他的剑成了名剑。我们分析一下,他不会不知道他的血肉对铸剑是毫无帮助的,但是他一定知道,他这样做会让他的剑成为名剑!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事件都是用极端方式吸引人的眼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母女,她们想成名想疯了,不停挑战人们的感官底线,以出卖丑而获得金钱以及点击率,但是,毋庸讳言,她们的确很出名。明星们为了炒作露露点跑跑光,什么一脱而红,无非也是为了大众关注。前阶段一个女人无钱治病,自己剖腹!你说吓不吓人?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街头乞丐直直的下跪,也无非是要博得大众的同情。动辄绑全身炸药反拆迁,都是此类。更为普遍的是,为情而自残,以博回情人渐远的心。为钱为权为名为利为情,无所不用其极。而这样做的确管用,是前提是结果,所以中国人乐此不疲!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想说,什么时候能让这些杰出的人不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成功呢?什么时候让这些丑类没有表演空间呢?到那时候,是否可以说,我们的国家和国民真正强壮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