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至今仍是不少机关或企业选调人员的两大标准。 古往今来,靠一张嘴、凭一枝笔成就功名的人委实不少。 尤其是那些巧舌如簧者,把黑的说成白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把敌人说成朋友,如此能言善辩,“本事”二字岂能概括? 人世间最难的两件事情,莫过于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尤其是后者,难上加难,难于过蜀道,难于上青天。 满腹经纶固然是本事,但装在茶壶里的汤圆如果倒不出来,终究解决不了饥饿问题。 能麻利地把肚里的东西倒出来,利索地把脑瓜里的想法讲出来,并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就是人中龙凤,这就叫技高一筹。 人活于世,能言善辩,会恰到好处的说话,实在太重要了。 必须明确,会说话跟拍马屁,完全是两回事。 会拍马屁者,思维不一定慎密,放弃自尊、没脸没皮就足够;能言善辩者,平时学习积累一定比较广泛,思考问题一定比较深入,谋划事情一定比较周全。 必须看到,善于口头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毫不费劲地让他人接受,决非易事。这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需要高超的互动技巧,需要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 某种程度上,能说会道就是一门生存绝技,能言善辩就是一种稀缺资源。 显然,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巧舌如簧的难得人才。 被曹操一路追杀到江夏,刘备的处境狼狈而尴尬。此情此境,除了联孙抗曹,刘备别无选择。 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最不利的因素,莫过于刘备缺乏联孙抗曹的本钱和底气。 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很有限,实力不济的刘备根本无法与雄居江东的孙权相提并论。 这时候,刘备需要一个人,需要一个可以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能人。 时势造英雄。早有准备的诸葛亮就这样被推到前台,其人生中最精彩的大戏由此拉开帷幕。 正当诸葛亮准备渡江前去游说孙权时,江东的鲁肃却以吊唁刘琦的父亲刘表为名,前来打探曹军的虚实和动向。 诸葛亮抓住机会,极力渲染曹军的强大和曹操的野心,直言曹操的下步行动就是渡过长江,直取江东,一统天下。 原本是有求于人家,诸葛亮却借力发力,把皮球踢给鲁肃,一心想借对方之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明明是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但不直接讲出来,而是借他人之口转述,这样的沟通和表达技巧,绝对值得点赞。 孔明就是高明,鲁肃更是实在,诸葛亮没费多少口舌,他就建议刘备投奔孙权,共同抗曹。 有人说,心怀鬼胎的人总是能说会道。这话放在特殊的环境或语境下,确实有几份道理。 就像讨论刘孙要不要联盟的诸葛亮和鲁肃,各怀心思,各为其主,一个想要联合,一个想要收编,各怀各的小九九,各打各的小算盘。 两人的战略目标倒是高度一致,那就是合力抗曹。 耍起嘴皮子来,鲁肃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几个回合下来,诸葛亮彻底说服鲁肃,后者答应力劝孙权联刘抗曹。 鲁肃这关好过,说服孙权和江东的其他谋士却不那么容易。 此时,曹操不仅已经决定三月之后攻取江东,还玩起了心理战,顺江投放三千份竹简战书,成功搞乱了江东的民心士气。 以张昭为首的江东文官们,一个个胆战心惊,魂飞魄散,一门心思求和归降,根本无心迎战。 世事皆重复,历史无新事。古今中外,每每外敌入侵、国难来临,奋起抵抗者有之,求和卖国者有之,鲜有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 时至今日,仍有人大言不惭:如果再有外敌侵犯,我第一个当汉奸。 这都什么玩意儿?简直应该开除国籍。如此软骨头,还不如东汉末年小小年纪就主政江东的孙权。 诸葛亮一心想联孙抗曹时,孙权还是个没多少底气的年轻娃娃,既不想屈服于曹操从而丢掉父亲和兄长打下的江山,更不想得罪文武官员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某种意义上,此时的孙权急需一个帮手,一个能够说服手下联刘抗曹的帮手。 这个帮手,就是有备而来的诸葛亮。 诸葛亮真是牛气,口才更是了得。只见他慷慨陈词,不卑不亢,舌战群儒,有理有节,把那些主张投降的江东谋士们说得个个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等到直面江东的最高行政长官孙权时,诸葛亮玩起了激将法,先说曹操的强大,再谈刘备的顽强,最后的建议竟然是让孙权归降于曹操。 孙权哪能受此大辱,当众拂袖而去,根本没给诸葛亮一点面子。 激怒了孙权,诸葛亮联孙抗曹的伟大战略构想已经实现了大半。
2011年3月2日草于辽宁大连,2020年8月11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