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因为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浪漫之都”大连近日再上热搜,当地的病例和与之关联的疫情,一次又一次引起国人的强烈关注。 这个“闲侃《三国》”系列,其实与大连密切相关。 2010年6月中旬,我在当时的工作单位所在地沈阳开启这个系列的写作。到当年7月27日,磨磨叽叽写到第十四篇,之后因为惰性而搁浅。 一直到拖到2011年1月27日,时隔整整半年之后,在举世闻名的天然不冻港、中国最为着名军港之一的大连旅顺口,在离军港很近的一座军营里,我强迫自己重拾对文字的喜爱,在继续闲侃《三国》中坚守对文学的那份初心和热情。 那时,我在旅顺口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时间虽长,但相对轻松,跟在沈阳相比,自由掌控的时间更多,于是也就有了平时不多得的空闲用来读书、看电视剧和写作。 正是在旅顺口,我重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从头到尾看完了高希希导演的电视连续剧《三国》,并且坚持日更千字,写一些读书和观剧体会。包括结束在此地的任务,回归正常工作状态后,尽管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最终还是于2011年8月28日完成了“闲侃《三国》”系列的初稿写作。 2010年6月中旬动笔,时隔1年零2个月后完结,总共96篇文字,虽然写得磨叽和拖沓,好在总算坚持下来了。 文末的时间备注显示,在大连旅顺口完成的第一篇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杂文,正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这个温暖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温情故事。 怎么看待关羽的忠与义?如何理性定位他的功过是非? 大多数人主张忽略关羽的过错。毕竟,他被推崇为圣人,享受的膜拜和香火甚至远远超过了那些高深莫测但却子虚乌有的神仙。 也有人主张功是功、过与过,强调德性与功劳不能划等号,倡导敢于正视关羽的重大失误,比如大意失荆州,比如晚年军事策略上的冲动与糊涂,有人甚至把蜀国走下坡路直至灭亡的悲惨结局归咎于关羽的历史性错误。 显然,这是个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都掰扯不清的历史公案,只能是自说自话、各唱各调。 至少在讲述千里走单骑这个充满情义的故事时,渝夫不会探讨关圣人的那些是非曲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住一个人的好,远比纠结他的坏更为温暖、更有力量。 闲侃《三国》之26:温情千里走单骑 我们熟知的诸多典故,相当一部分源自《三国演义》。 比如桃园三结义,比如千里走单骑,比如大意失荆州,比如三顾茅庐,比如火烧赤壁,比如草船借箭,比如败走麦城,比如乐不思蜀…… 这些相传已久的典故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莫过关羽千里走单骑。 单骑走千里,美名留万年。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被关羽对刘备的那份敬重和忠诚所感动。 面对曹操一波接一波的真喜欢真尊重真恩宠,换作一般人,或许早就感激涕零,抑或顺水推舟,或者干脆改弦易辙。 更何况,跟着曹操干,关羽的舞台更大,作为会更大,不至于越混越差,只能越混越风光。 就算关羽选择跟曹操混,刘备也说不出什么。毕竟,鸟择良枝而栖,士为知己者死,本就无可厚非。 但关羽没这么世俗或市侩,他把仁义特别是兄弟情谊看得比天还大比地还辽阔,不管曹操怎么“勾搭”,就是不上套,即便感动了,也只是感动一下而已,决不动心动情,一心只想带着两位嫂夫人回到大哥刘备身边。 在投奔大哥的路上,关羽杀出了重重包围,经历了千辛万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心甘情愿的付出之后,关羽收获了重重惊喜。 一喜获周仓。周仓原本是黄巾旧部,后占山为王成了盗贼。偶遇倾慕已久的关羽,主动烧掉山寨,遣散喽啰,心甘情愿地为关羽效力。 二喜遇张飞。张飞对关羽归降曹操一事耿耿于怀,甚至不想再认二哥。关羽以斩杀曹操部将的方式打消了张飞的顾虑,兄弟相认,重归于好。 三喜碰赵云。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与关羽邂逅的赵云手里竟然还有两千多兵马,命苦的刘备终于不再是光杆司令了。 四喜收关平。对关羽来说,这纯属意外收获。从此,关羽有了一个义子,刘备手下又多了一员英勇善战的猛将。 五喜见刘备。这是千里走单骑这幕情感大戏的高潮部分,兄弟相见,泪湿衣襟,宣泄的是苍桑,流露的是真情。 还有什么人生经历比这更加曲折?还有什么故事结局比这更为温情? 在这出手足相连、兄弟情深的情感大戏里,让人感动的不只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 比如看似残暴无情、实则有情有义的粗人张飞。 得知关羽归降曹操,张飞怒不可遏,拿无辜的桃树桃花出气。但其内心深处,根本不愿相信这等事情。 等到一切真相大白,深感自己错怪关羽的张飞长跪不起,乞求二哥的谅解。 这一跪,虽然说不上感天动地,但同样令关羽动容,亦让张飞释然。兄弟二人含泪相拥的那一瞬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比如想想方设法挣脱袁绍控制的刘备。 在袁绍的地盘上寄居半年,刘备深知这是一个心无大智、胸无大志的庸主,继续跟他混下去,不仅没有好前程,还有可能丢掉小命。 所以,一旦得知关羽、张飞等人的下落,牵挂兄弟的刘备以前往劝说关羽归顺袁绍为由,第一时间溜之大吉,以便另寻靠山,再图大业。 比如才智过人、胸怀大局的许攸。 对于刘备心里的小九九,自命不凡的袁绍看不出来,心思慎密的许攸看得一清二楚,建议袁绍不要把刘备放走。 许攸是个好员工,对老板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了不少好建议,但总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引起老板的足够重视。 这一次仍无例外。袁绍不仅不听,还拐着弯骂许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被老板轻视,许攸自然不爽。但许攸没有动用手中的权力阻拦刘备,而是选择放走刘备,还推心置腹地建议刘备投奔刘表。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许攸对袁绍那么忠诚。 明明知道自己的主人是个成不了大器的庸主,许攸依然选择留在袁绍身边。 愚忠也好,忠贞也罢,许攸身上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2011年2月11草于辽宁大连,2020年7月29日晨完善于山西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