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2-5-11 12:42 编辑
1、
一首千古吟咏的词,一杯赐死的毒酒。
这是公元978年的一天,赐死的牵机药毒酒摆在那里,一个死字在所难免。
才华,君王,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和过去。
李煜泪流满面:是啊,国已亡,家何在?心已死,人该去。
他是一代词宗,让身后的无数文人墨客叹息追忆,他是一个无能的君王,一国之江山,在他的手里断送。
都说宋词婉约派,何人不晓得这个南唐最后一任君王才是鼻祖?
喝了吧,解脱。就此再也没有哀怨情伤,就此再也没有国破家亡。
“不幸亡故国,有幸成词宗”,这是后代大家王国维的评价。
宋皇赵光义派来赐死的使臣就在那里,那一刻,那是索命的无常,催促着他:上路。
心爱的女人小周就在哪里,泪眼盈盈,无语凝噎。
那首震怒了宋皇赵光义的诗词就在那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年,他41岁,算是真的被早逝。
2、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所以可以称其为:李老六。
他能接过南唐风雨飘摇的江山,完全是情势所逼,身不由己。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看,南唐皇帝的这把椅子都不该是他来坐,因为前面有五位兄长,面对一把极其有诱惑力的皇位椅子,那将是何等的血雨腥风。
而实在说,李老六李煜也压根儿没想坐这个位子。他生于皇室,养尊处优。奢靡的宫廷生活,足以让李老六同学心无旁骛,专心于纸醉金迷,国色天香之中,他那里管什么世俗尘事?哪里管什么国家忧愁?
以至于李老六同学都自号:鈡瘾,莲峰居士。说白一点,人家这是准备用出世的精气神,面对入世的人生。
想一想也是,吃喝都不愁,而且受过很好的教育,李老六李煜同学觉得自己就该是那个南唐时代最落拓,最无羁的人。
所以,必须得承认,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个叫南唐的国家会落到他的手中。
有着如此安逸的生活,有着很好的文学才华,李老六同学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浪漫的想象:
“自出胶库,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议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
这段表白说的是,人家出身名门,但是对功名利禄不关心。有父亲和诸位兄长罩着。每天悠哉乐哉。思想里追随者巢父,许由这样的著名隐士,远一点仰慕伯夷,叔齐这样的高义的人。
看见没,心思真的和当什么皇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3、
说说李老六同学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吧,据说他是一目双瞳。这比较吓人,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肯定寥寥,往前说,我们知道竹林七贤里面的阮籍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能自主的控制自己的眼瞳或青或白,已经够不可思议的了,可是和这位李老六同学相比,几乎不堪一提。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面前站着这么一位,眼睛里有两个瞳孔的人,你该会有怎样的惊讶和困顿?!
这不是功夫,这是人家与生俱来的。当然,凡事不能太较真,毕竟后人谁也没看过,只是凭着历史典籍的文字描述而已,到底有没有,真不好说,但是,既然我在这里说,我姑且认为这个可以有。
李老六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算是横溢,而在书画,甚至音阶格律方面也造诣颇深。想一想也能理解,人家全部的心思都用在这里,有所建树也不奇怪。他身体不是很强壮,所以,自幼也不习武,受祖父的影响,对佛教也很有兴趣。
总之,简单说,李老六就是这么一个人,所有的才华和心思,都用在他的文学天赋,书画,甚至格律,再甚至在佛学上,和什么治国理政啊,担负社稷重任啊,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在李老六同学看来,天塌了有父辈和哥哥们撑着,怎么也压不到他,他需要的就是乐哉悠哉的人生。
4、
这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以为你可以置身度外,那就错了。你没有足够的准备那是你的事情,但是该来的就一定会来。
就在公元961年,也就是李煜24岁那年,他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变故。
身上的五个哥哥,要么死于疾病,要么死于权斗,转眼之间,他老爹李璟就剩下了他李煜一个儿子,而这一年老爹李璟也撒手西去,这没招了,你想不干也不成,反正就是你,李老六只能硬着头皮,于这一年在金陵登基。
这时候的宋朝已经进入了中兴发展时期,一个破落的南唐怎么可能挡住宋朝征服的脚步?无奈之中,登基的李煜,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而李老六同学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上朝之后的多是时间,他用了“眼不见心静”的自欺欺人,成天钻到佛学经典里,企图避开这个纷扰不堪的世界。而他的这个“嗜好”,也让国人怨声载道。因为他热衷佛学,到处兴建寺庙,无疑是加重了百姓的税负。而更有甚的是,那些僧人如果犯了法,只需要念一番经文就可以无罪。这与后来的某时刻“唱红歌”能减刑,“唱红歌”能治精神病有的一拼。
宋太祖赵匡胤早就想灭了南唐,看到李煜如此,你不是喜欢佛法吗,我投其所好,他在宋国选了一个口才好,善于辩经的少年去了南唐,天天和李老六坐而论佛,这李老六觉得很好,还哪有什么心思治国?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李煜岂能不知道自己和国家的处境凶险,只是他无力回天而已。既然无力回天,干脆选择莺歌燕舞,所以,李煜的为南唐帝的时代,他老小子倒也没亏待自己。
除了论佛,就是看舞娘们翩翩起舞,享受奢靡生活。身边自然少不了漂亮的女人,这些女人为了争宠,使尽本事,其中有一女名为官娘,她用丝帛缠紧双足,跳霓裳羽衣舞,那叫一个美啊,把李老六同学的眼睛都看直了,这宫女自然得到李老六的无限宠爱。而也算是开了缠足的先河,自那以后,女性缠足以为美,流行开去,没想到“三寸金莲”一流行竟然上千年。
5、
客观地说,李老六同学是挺郁闷的,被迫坐在了龙椅之上,心不甘情不愿,可是没办法,这叫“历史选择了你”。
但是,不能不说,他有着不错的婚姻和曾经的幸福。能在茫茫人海里,遇见周皇后,一定是他人生向佛修善的结果。周皇后小名叫娥皇,也是一代美人,一代才女。这李老六的桃花运在于,他居然把姐妹二人都揽于怀。在大周后病逝之后,他笑着把自己的小姨子迎进皇宫,立为新后,而这两姐妹对李老六都很尽心尽意。大周后据说和李老六一起修复完成了《霓裳羽衣曲》的残谱,而大周后在琴棋书画上的才华,也让李老六同学倍感幸福,当真的是夫唱妇随,举案齐眉。
大周后病逝之后,李老六同学写了一篇情深意切的悼文,节选几段诸君赏读:
“昔我新婚,燕尔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归妹邀终,咸爻协兆。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万物无心,风烟若故。惟日惟月,以阴以雨。事则依然,人乎何所?悄悄房栊,孰堪其处?呜呼哀哉!”
再看这首《挽词》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当然,这边大周后刚入殓下葬不久,那年九月他就把妻妹小周后册封为皇后了,迫不及待啊。
6、
对强势的宋朝而言,把一个南唐颓国灭了是举手之劳。果然,宋兵南下,金陵失守,南唐王朝就此终结,而李老六和夫人小周后,双双做了宋朝的俘虏。
毫无疑问是这李老六同学人生最屈辱,最痛苦,最郁闷,最无奈的日子。自己被软禁不说,连小周后都成了宋太宗的女人。他剩下的只能在软禁之中靠着词曲打发时间,“只堪哀”的往事,伴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思念。如果说,亡国之前,李老六的词,多为男欢女爱的靡靡之词,语言确实华美,也有花间词的明显特质,但总体看格调不高。
正是灭国之后,让他的词上升到一个令人赞叹的意境,悲壮深沉,情深意臻,既有婉约的词风,也不乏豪放的胸襟。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一个原本不想做君王的李老六,被历史推到了这个位置上,而南唐也是在他的手里亡掉的,这就是好说也不好听。
宋太宗赵光义看到了《虞美人》这首词后,在字里行间他读出了另外的味道。所以,他怒了,所以决定赐死李煜。
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这是伟人对李煜评价,我个人以为也是有失偏颇的,在哪个历史环境下,李煜就算抓了政治南唐就不亡了吗?该来的总归要来,什么人能挡得住?一个强大的宋的时代,怎么可能不轻易地碾压一个苟延残踹的南唐。何况他的小周后早已经被赵光义抢掠。所谓国破家亡,妻亦被辱,这种奇耻大辱李煜算是占全了。
一个垂危的南唐,怎么能挡得住大宋崛起的脚步?
更何况,李老六的心思从来也没用在治理国家上,这是典型的不讲政治。
被牵机药毒杀的李老六死的一定很痛苦,不久之后,他的小周后也随他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