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湖南米线。郑州的湖南米粉店较多,而且各家口味相近;类似沙县小吃,虽然不是连锁店,但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前几天带着太太专门开车跑去某家,不吃米粉,只吃米线,而且只吃麻辣牛肉米线。
店是老店,经常去,前台服务员却换了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小姑娘长的真寒碜,猛一看还以为是凤姐呢,而且脑袋略微往右边歪着,透露着一股傻气。我点了几样饭菜和饮料,问:“总共多少钱?”小姑娘歪着头看着我,说:“那不是有价格吗?你算算。”我心想这姑娘大概刚来,记不住菜单,我就对照着价格表算个总价,然后微信支付。我想:你也不怕我少付吗?
等菜时间,有人进来点了一碗黄焖鸡,然后坐在座位上等。饭菜上来,我们开吃,满嘴流红油,那个麻椒辣椒的香味,现在想想,都觉得牙根发香,口水直流。吃了一会,听小姑娘喊道:“谁的黄焖鸡?”此时店里也没几个食客,我呆呆望着座位上点黄焖鸡的那位客人,心想:“人家不就坐在那里吗?这才几分钟你都忘了是谁点的?”那个客人起身招呼,示意是他点的。我扭头想了想,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个小姑娘大概智商有些问题,应该不会算账或者算账费劲,注意力或记忆力也有些问题,否则不可能那么健忘;这也很符合她的外部特征。哦,原来如此。但小姑娘很讲礼貌,张口就叫叔叔,其它服务也挺好。
想起几年前我负责招商工作时,跟十几家饭店老板交往极多。他们推出新品或开张之前,都会邀请我试吃提意见。我对他们也很照顾,要求公司内部聚餐或招待,一般情况下选择这些饭店。按我们的规划,这些饭店里有中餐炒菜,有面食,有火锅,有烤鱼,有米线凉皮等小吃,保持差异化,防止过度竞争。这些老板都把我当做贵客,也经常一起讨论餐饮行业。
在饭店经营当中,他们颇为头疼的一点就是:招工难。无论是厨师还是服务员,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外卖小店、醉酒代驾、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等服务行业兴起,大量底层的(非歧视,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年轻人纷纷转向这些行业。只要能吃苦,手脚麻利些,脑子不要太笨,就能赚到更多的报酬。而饭店服务员又辛苦,工资又低,因此,与多年前不同,应聘饭店服务员的群体就少了很多。至于厨师,很多水平好一些的,自己开个外卖小店,租金和用工成本很低,只通过美团等进行线上销售;自己当个小老板,负担不大但收益较多。
社会在发展,行业在变化,这当中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眼下这个湖南米粉小店,肯定也面临相应的问题,原来的服务员走了,新的服务员不好招。也不知是从老家亲戚还是乡亲那里找来个头脑略有问题的小姑娘,健康正常的,都不愿做这份工作啊。这是餐饮行业的新难题,却是社会发展的好现象;这说明行业岗位更多了,对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来说出路更多了;这说明只要人们愿意辛劳,在社会上很难再饿死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