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子
贫困不是犯罪的原因
中国历史阶段,人民都是处于挨饿的阶段,到了宋朝可勉强可以吃上三顿饭,即使是宋朝,猪肉也没有经过放血和阉割。不好吃,羊肉吃不起,牛肉不能吃,不靠进水的地方,因为运输连鱼都吃不到。
古代吃的东西等于现在人严格的减肥餐,差不多是现在人二十分之一的热量,大多人有粥有咸菜能吃饱就算小康了,古代蒙古人打仗,靠的就是一块牛肉干能支持三五天,一直到清朝,玉米和红薯等高产量的作物才普及,清朝人口才一下子上四亿。
清之前,国力承载的最大人口量就是1亿,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饥荒问题。
那么长期处于困顿的人民,道德伦理和民风民俗,可是胜现在良多,以前识字率尤其低,但就是目不识丁的人也尊重知识,孔孟之道的常用语句家家文盲都会被,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比比皆是,连朱自清都因为不吃美国救济粮贫病交加而死。
所以古代人没文化,但有教养
古代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被饿死的,但那么多饿死的,哄抢的占比微乎其微。
古代人宁可饿死也不干违法的事,怎么到了现在就是原谅违法犯罪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