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下了个决心要把《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用笔译的方式读写一遍,这个心愿是被一件事所触动的。2019年国庆节回家探望了患上抑郁症的高中同学,我用家乡的语言和现代化的词汇,向他讲解了三四个小时的佛法。他是学西医出身的,我知道他懂得病理学和药理学,我借用病理学讲解佛法,他一听就契入了。
我和他区分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如同和尚和俗人的关系。医生也会生病,医生和一般病人的差别是他懂得病理学、药理学而已,医生要治自己的病,也要吃药打针;而和尚的精神苦恼依靠的也是佛法的修持方法,而俗人也一样,依靠佛法的修持。而和尚和俗人的区别,也只是和尚懂得了佛法的原理,就像医生掌握了病理一样。
病有千万种,药方也有千万种,佛法的修持法也是如此,要对症下药,有八万四千法门(药方)那么多。
我坦诚地告诉他,我只是学了十几年的佛法,但对于针对具体的人,我没有修持法可以传授,就像一个在病理世界里学习十几年的医学理论一样,没有各种设备检查一个具体的病例,没有各种药物,这个学医的医生,也没有能力对症下药。但我还是教他一种安全的数息呼吸法,帮助他清除杂念。
他说听我说完,觉得很受用,开朗了很多。他尝试了一下那种数息法,确实能让他安静下来。
以前我总是觉得,我对佛法的学习和理解,未必是对的,但是,现实(●.●)迫,我不得不拿出来和身边的朋友进行讲法了,应用到实践中。
现在这一刻,我内心仍然有一丝的怀疑,我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但是我又想,如果我的理解对现实有帮助,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心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用现代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也许能够帮助到我同学康复。我觉得可以去做。
佛法原理如果有秘密,最大的秘密就是简单;但千百年来,佛法的原理被忽略,被神秘化,被修持法替代了。对佛法的理解陷入了细枝末节,繁文缛节,咬文嚼字的泥潭里。我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的,我有几个道理可以这么说。第一是我持续十七年的阅读;第二,按照两年五百年来,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来判断的,就像一座高楼,从楼顶开始拆除,到最后,只会剩下一些最基本的东西。2500年前,是人类的轴心时代,各大文明诞生的时代,就如同大楼的基础一样,思维不至于太深奥,不至于太复杂。佛陀时代,听他讲法的人,大多数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思维能力肯定不如今天的人。第三:古代的公案,所谓的一句话的开悟,其实就是霎那间的领悟一个道理,这不可能有太深奥的东西。像六祖慧能,一个不识字的人,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一句话,就开悟了。我只能说,这是简单的东西,不可能是复杂深奥的东西。六祖说,凡圣之间,则是一迷一悟之间。这必定是简单的事情,就像一个被蒙尘的玻璃,把灰尘抹除,就能透光了,不抹除那灰尘,就看不见玻璃后面的事物。这就是迷,透视了就是悟。所以,不要陷入复杂化、深奥化去理解佛法,要走基础的,简单的路线。也不能神秘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神秘化,就是非理性化的关键点。任何一个观点,神秘化处理,等于取代了理性的逻辑。则在这个位置,我不需要讲道理了。我觉得这是不能接受的。不需要讲道理的地方,就是要我盲信。
从迷悟之别去看待佛法,就会很简单,那什么是迷,什么是悟?要用现代的话讲清楚。讲清楚这个,就掌握了佛法的根本原理。迷这个字,是从觉悟者的角度去观察的。首先要有这个角度的区别。一个觉悟者,看待一个沉迷者。而所谓觉悟者,原来也是一个沉迷者。觉悟,意味着他走过一个历程,他有一个转变。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被看作沉迷者的凡俗之人是不服气的:评什么你说我是迷者我就是迷者呢?
这个所谓开悟,也就是一转念的事情。迷者就是跟随着自己的念想生活的。悟者,是能够断绝或者说能够不跟随着自己家的念想。心理学有一种开导人的办法,是帮助人想通某一个问题。有的人考虑问题想不通,不开窍,常见的办法,是用某种其他思维的路径去帮助他们。而开悟了的佛法原理,不是告诉你另外一种思维路径,而是告诉你止念。或者您的念想不能止息,他告诉你不要跟随着你的念想。
这确实冲击了三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三观的建立是几十年的生活积累下来的,包括各种的性格、价值观、冲动、情绪,我们习惯性地在自我的这个网络里任由摆布。而佛法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全部放下,进入另外一种状态——涅槃寂静。
佛的意思就是觉悟者。迷悟之间,就是跟不跟随、相不相信、认不认同自己的念想、情绪、欲望去体验生活、生命。
如果我说,念想是一切苦的根源。我相信没有人有能力反驳,当然,念想也是幸福的根源。觉悟者的最初任务,是从痛苦中解脱。凡俗的做法,是追求满足自己的念想,这是一个方向,向外求取;而佛的做法,则是根除自己的念想,这是另外一个方向,向内求取。
对于凡俗之人来说,不能接受的是,一个人的欲望或者念想,是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所在,佛法的意见是难以接受的。但问题并不在于此,问题在于,在念想中承受痛苦的人,需要得到解脱。
人的多数体验都来自于外界,自己的念想和欲望、情绪,是自动生发的,这就是所谓的攀缘,这是非常被动的承受着。大多数遭遇都是不能随己所愿,苦恼痛苦是常态。
所谓觉醒——佛,就是明白这个原理,何为迷悟,然后,明白是没用的,你需要修持。就像医生明白病理是没用的,他生病了需要吃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他需要的觉悟办法——修持的办法,也不一样。另外一点,作为病人,并不需要明白病理,吃药也能好。所以佛法的原理,也不需要每个修持的人理解。这不妨碍他们积德行善、打坐、冥想、念经,也有渐进的效果。
前言似乎有点长,但打开佛法的大门,从这里走进去,就能实现一通百通的境界。以此为根本,我们能够辨识佛经中的种种说法均是为何。佛法,即觉悟的方法,觉悟,是心的学问,精神领域的事情。
总结一下,念想(很多种说法,不拘泥,例如可以说欲望什么的,但念想概括性更强更大更准确)是苦的根源,要从苦海中解脱出来,需要实际的修持,而开悟,只是明白了觉悟的道理,就像医生明白了病理学一样。
总体的佛法,就分成了两大部分,一是理解和接纳,二就是修行。佛经讲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归纳为这两部分。这样就不会混淆很多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