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那是一块石头。这句话的意义只是一个指向和陈述,关于哪个指向的对象——石头是什么,则还没进一步的描述。如果我们要继续描述哪块石头是什么,我们就开始各种表演,我们可能会说那是方的,或者是圆的,又或者说那是硬的,灰色的,大的还是小的。我们这只是描述了一个外表的形象,而仅仅凭这些描述,我们是无法说明石头是什么的,于是我们会更近一步说石头的物理性状,或者化学成分等等,但是,哪怕把物理、化学、分子结构、分子表达式、外表、形状、大小都说完了,说精准了,我们就等于把那块石头说完了吗?
你觉得说完了,只是因为你见过石头,内心已经有了印象,所以,哪怕不说那些物理化学之类的东西,光是凭“石头”两个字,你就知道那是啥玩意了。但“石头”只是两个中文字符而已,没学过中文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字符代表什么东东。由此我们能想到一件事,人类能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前提是大家对信息所承载的内容各有经验才行。那是一种模糊的把握,在字符的作用下,通过模糊的印象把概念传导完毕,人们彼此理解就可以了。关于语言表达的对象,它所具有的全信息,我们是不能通过语言获得的。因而说,语言的表达,对于对象来说,它是抽象并且是残缺的。
这种残缺的本质,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必然的。讲的人,存在表达不周全的问题,也存在表达形式多样性的问题,而听的人,必定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字符引起的只能是他内心的印象和理性的推理结论。
千百年来,我们这样阅读佛经,存在的障碍务必的巨大。首先,那是2000年来的人的表达,佛陀当时讲法并没有记录,佛经的出现,是佛陀死后佛教徒根据印象集结的。后世的人,又根据这些原始佛经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传到东土,又经过语言翻译的变迁,到现在,又从古代汉语变迁到现代汉语,最后,才是现代人的阅读。在这漫长的变迁中,一词一句的含义,恐怕用我们的经验去解读,早就面目全非了。尤其是自己没有佛法禅修经验,从文字去解决问题的,恐怕错误的可能性更大。
因而,阅读佛经,要遵循这个原理,我们要掌握佛教的根本意义,把握大局,不需要斟酌某个艰涩的字眼。有的人会觉得自己古文水平很高,查字典能力很强,希望通过字典去解决佛经某个字的真意。我想说,那真是办不到的。你想想古代高僧,把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搜肠刮肚的找一个字代替某个意义,哪个意义只是存在于他心中而已。我们没有他心中的哪个经验,就无法从那个字里读出哪个意义。
日常生活也是这样。一个人说一句话,内心可能是善的,但他表达未必准确,也就是善意的残缺,而听的人却听出了恶意,这和听的人的经验是有关系。我们不必要执着于太多网络上言辞的争辩,多数情况下,你面对的只是自己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