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1-6-21 22:50 编辑
先讲个故事。
西汉年间传出几部孔壁藏书,其中孔壁本《尚书》比当时流行的伏生口授的《尚书》多出十六篇。为了区别,前者叫《古文尚书》,后者为《今文尚书》。西晋永嘉之乱,两个版本的尚书全部失传。
到了东晋,有个内史叫梅颐,向元帝献上一部《古文尚书》,附有西汉孔安国的解读。这部书是迄今为止《尚书》的唯一传本,在唐代纳入《五经义疏》,又定型刻碑为著名的唐石经,此后成为官学正统,士子科举都用这个版本。
这样经过几朝几代,直至清朝。有个叫阎若璩的同学,他石破天惊,在宋人质疑基础上,定谳《古文尚书》为伪书。该书中,尤其是《大禹谟》里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阎若璩同学考证其纯袭用了《荀子》里的论点。
该书自圣坛跌落。
学术问题的事情好解决,可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科举考试要不要考这部书?
有人上书乾隆帝,应该将已经定谳的伪作从官学中剔除出去。翰林学士庄存与急了,他说:“辩古籍真伪,为术浅且近者也。”他的意思是,相对政治意义而言,学术意义是微不足道的。庄存与的说法不无道理,毕竟沿袭已久的政治理论都出自于这个伪《尚书》。
后来,庄存与为此被学者诟病,但伪《尚书》得以保存和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