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山红遍层林染 于 2021-5-4 16:13 编辑
郭沫若在当年,名声很大,特别在文化宣传界,名望之高,超乎现代人的想像。
北伐军时期,郭沫若已经是北伐军总部的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那时候的总司令是蒋介石,参谋长是李济深(实际由副参谋长白崇禧代行参谋长职务)。
北伐还没伐完,蒋介石、李宗仁等在上海发动“412”,国共分家,这时候的郭沫若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行营政治部主任身份,开始大骂蒋介石,并将骂蒋介石的大作在《中央日报》发表,旋即被国民党通缉,成了“逃犯”。
对郭沫若来说,你蒋介石随便,你通缉我是吧?好!你不要我,有人要,去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的组织领导,是起义组织领导和起义部队中,级别最高的指挥人员,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很书了一笔。
南昌起义失败后,几经中转,到了日本,并在日本生活了九年多。在日本,仍然名声很大,粉丝很多,相当于金子,到哪儿都有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暴发,执政当局团结各派,全民抗战,以前政治上反蒋的大批人员纷纷平反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来,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有关人员共同推动下,在中国驻日使馆和地工机构严密组织协助下,郭沫若于1937年7月底,即“八一三”上海战役组织发动阶段,回到上海,参加抗战宣传工作。当天,国民政府通过媒体发布公告,宣布撤销对郭沫若的通缉令。
对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战,国共两党均给予刻度重视,陈诚、周恩来、叶剑英、叶挺、黄琪翔、蒋介石等这些老领导老朋友新朋友先后与其会面,亲切握手,拥抱,表示欢迎。
1937年底,国民政府军委会四总部之一的政治部组建,陈诚任部长,副部长周恩来、黄琪翔,部务委员(等同于副部长)兼秘书长张厉生,指导委员陈立夫、陈果夫,邵力子。
政治部内设四个厅,编制厅长、副厅长为少将军衔,陈诚和共产党方面意以郭沫若任副部长兼任第三厅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