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西方传统的诗艺观模仿论。模仿论,用中国传统表达,就是"外师造化,内师心源。"这个心与物,合而有隙,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文艺实践风格与美学。
比如克罗齐美学。大旨曰:直觉即艺术。所谓直觉,不涉逻辑,不及物理与现实,不属道德范畴,更无论功利主义。直觉是纯粹的心灵活动,类似于康德的先验统合能力。克罗齐视艺术为心灵内部活动,心外无物,所以心与物无间然。
科林伍德美学则曰,艺术表现情感与想象。克罗齐美学里的"直觉"是顿悟的,而科林伍德美学的"情感与想象"则偏重内容,渐悟。如果二人来欣赏同一首诗,克罗齐会有会于心,得意忘言,而科林伍德会推敲琢磨,慎思之,明辨之。
无论克罗齐美学的顿悟,还是科林伍德美学的渐悟,都是大乘法的空宗。而西方传统的模仿论可以看作有宗,艺术是一种技巧,模仿现实与自然。这种模仿,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不得其整,不见其全。克罗齐美学和科林伍德美学,根本上是在讲究,艺术是一个整体,把握艺术依靠直觉和想象,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和教条主义的逻辑。
所以,文章如何才写得美?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即细节与实在;空,即想象与直觉。实实在在的细节布置起来,不那么挤,不那么虚,摸能得其瘦硬,看则得其阔远。
看论坛上的文章,广泛喝彩的砖文,其实并没有入什么文章之道,只不过扯些读者耳熟能详的旧事,激起一些熟悉与怀旧,也好像有空不异色之美。如果拿给不知内情的人看,则是一堆陈谷子,形不美,味则霉。此等文章竟然称神,这就是红袖情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