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1-3-6 14:40 编辑
这两天看过几则有关老人的新闻,说实话,作为也算跨入老去行列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一则是不久前发生的一个孩子扶了跌倒的老人,孩子的家人帮忙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并且垫付了五千元的治疗费用。结果是,被老人讹上了,开始拒不归还人家垫付的医药费,后来也许是迫于压力,还了四千元,剩下的一千元坚决不给,而且振振有词,腔调我们也不陌生: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付医药费?在舆论的持续压力之下,老人的子女把一千块还给了对方。这种新闻也许看的多了,本身也有几分麻木,却也有几分愤怒和无奈。
接着看到的一则视频好像说的是重庆的某个人行天桥的路上,一个老人仰面跌倒,手脚抽搐,视频里有一些人经过没有停下来。尽管这则视频后来官方给出了一些解释,说是视频发布的有些片面云云,但是路人的冷漠场面并不是没有。我记得不久前和我的朋友在微信群闲扯,有人说了一句:出门走路小心点,毕竟不年轻了,腿脚不利索,摔了都没有人扶。
说实话,我看到这样的说法并不认同,我依然相信,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冷漠。这是人性里,最基本的东西:扶危济困,排忧解难。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如今这些最美好的东西已经渐行渐远了。是什么造成的人们扶不起,不敢扶,这个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看到有人很义愤填膺的表示:对不伸出援手的人,应当有一些规定或者处置。我非常反感这种“高大上”的言辞,所谓站着说话腰不痛。不在具体的环境里,喊口号谁不会,可是仔细掂量一下,为什么会面对倒地老人选择冷漠无视,根由在哪里?
作为几十年过来的人,我知道无论是我成长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亲历的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起初,社会风气绝非这样,路遇有难伸出援手的人们比比皆是。
现如今不是。为什么会不是,道学家们,理论学者们别揣着明白装糊涂。
所以,那天在朋友群里,针对朋友的说法,我如是说:我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跌倒,也不知道跌倒了自己爬不起来会不会有人扶,但是,起码现在身体状况还不错的我,如果路遇这样的场面,我一定会伸手尽力。这在我看来和什么觉悟教养有什么关系的说辞都不重要,而是本能本性去这么做。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也做过,可能也算是运气好,没有遇到讹人的。
这社会不都是坏人,冷漠之辈,还该有它不应当缺失的善良和关爱。
最后看到的这则新闻看后颇有点无语凝噎的感觉了。一年轻人路遇一老乞丐,老乞丐前胸后背都写着字,字的内容肯定是讲述自己“凄惨人生”的,另外还拄着拐,年轻人动了恻隐之心,给了老乞丐两块钱。下午的时候年轻人去银行存一千块,巧了遇到他施舍两块钱的老乞丐,没想到人家存了五千元。这还不算,很快这个老“叫花子”就被扒了,那是什么乞丐,家里存款几十万,儿女生活都很好。却原来这老头精于此道,尝了甜头,举手乞讨乐此不疲。结果事发之后,老头被行政拘留,却因为年龄的关系,只是走了个形式,家人接走了。没想到就在昨天老头又出发上路了,继续他乞讨人生。
这事情的颜色实在过于荒诞,但是却现实和残忍。一个老骗子用他卖惨的方式赚的盆满钵溢,伤害的是无辜和善良。最无奈的是还不能把他怎么样。
不能不承认有些老去的人越老越坏,但是,这种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追问的东西太多了。
讹人,骗人,成了一些老人谋生的手段,这确实是社会的悲哀。很显然,指望这样的人痛改前非,幡然醒悟也没多大的可能。但是,这些老去跑偏的人,肆无忌惮的践踏着社会的公理和道义真的没办法可以治吗?
不知道谁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了。
2021年3月6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