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2-23 16:22 编辑
《失踪三十七天》,实则是在看守所的37天,起初我有点带着猎奇的心理追更的。
毕竟,这样几乎是纪实文学一样的题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写出来,里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对于一个以贪玩的好奇心去探索世界的人来说,求知的驱动力已经很充分了。
读着读着,想起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仅仅写出在看守所每天发生了什么,那应该是类似日记题材,渐渐还想看到些别的。随着章节的推进,醉笑老师不停添加各种料包,食材愈发层次丰富,阅读的味蕾充分得到满足。
长话短说,说说我都看到了什么吧!
1、心理描写的细腻、入情入理,令人感同身受。
一个正常人,忽然进了看守所,一个和原本世界完全不同,与外界完全失联,普通人失去自由和尊严的地方,男主的心理变化是很微妙的。
起初,刚刚遭遇被拘,男主甚至有些兴奋,在和警察贫嘴后遭遇后拷那节,颇有点模仿电影里大佬C位入戏的玩闹。营造出男主平素有些大大咧咧玩世不恭满不在乎的性格,也为后来越来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和紧张的心态,提供了一个巨大反差。而这种反差,无疑是看守所这个特殊环境引发的。
但是男主还是足够理智和随机应变的灵活。在笔录确认签字时,在面对监号不同犯人的复杂环境应对时,在面对审讯和各种不同情景与警察的交锋,持续三天三夜不吃不睡时的心理坚持等,男主非常鲜明的性格塑造出来,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些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思路。
随着时间推移,男主渐渐心理更多流露出另一面,无论是生日还是中秋,以及前景未卜的忐忑,或者审讯后返回,被同伴关爱时的脆弱,对人性的丑陋/善良,变得更敏感,感受更深,内心会拓宽理解包容的维度。
看守所尽管物质条件还不错,但是没有人乐意待,时间久了还会崩溃。因为失去自由和尊严的屈辱感,而已经如此了,如何自我开导----他们不是对付你,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手段。
许多我们平时唾手可得就拥有的,并未觉得有何珍贵。只有如男主一样,真正经历过失去的人,才能更深切体会这两个词的意义吧。
2、剥离开原有空间后的自我审视和反思。
和《失恋33天》类似,主人公都困在一个闭环的时间段/事件里,苦苦挣扎,试图摆脱心灵困境,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黄小仙是正视了在上一段恋情里,自己的强势和刻薄,对过去终于无怨无悔的放下。并重获了一份始终围绕在身边、不易察觉的新恋情。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所谓灵魂三问。
东北老四,在看守所有几次陷入思考:我到底要什么,到底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些年来我到底做了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原有现实中,每个人对我的意义。
在困境时最思念的是亲人,可是平时貌似联系并不多,因为失踪多日也无人察觉。
还有诸如交友。给于三儿的轻率借钱,导致自己深陷囹圄。现实中朋友很多,真正牵挂自己的到底有几许,生日无人记得,失踪无人察觉,男主都要重新想一想重新定位。
类似旅游的意义。除了领略风光,最重要的,脱离原有的生活空间,穿行在他人的平行世界里,回望自身,才会更清楚客观地看到自己在日常中的真实样子。
3、形形色色的案犯
李老大,老赵头,海洋,小军,作者写了几个案例,通过案件描述时读者会发现,许多案犯,原本都是普通人,但是一些人对规则的临界点比较麻木和模糊,无心越界了便是另一种人生。
这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看法。每个人都是各有各的机缘。包括论坛的网友。很少会定义谁是大奸大恶之徒,只是人人都有各自的局限/缺陷。
包括我自己也一样。一旦感情用事怒火中烧,绝对刹不住车。用小刀总的话说,就是又上头了。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克制和限制行为,而非否掉和针对具体的人。
4、框架和主线节奏,各种细节,堪称完美。
主线推进的节奏恰到好处,跟着天天共情男主的情绪起伏。倘若不是标题让人放心最终无罪释放,这些身临其境的焦灼,很抓人。
看守所里面的各种设施、生活秩序、人际关系,也都描述得栩栩如生,丰台版监狱风云。
最后结尾部分还没贴出来,《失踪37天》,大大超出我预期的一部风格和题材别样的小说,主要平时醉笑老师,不像能耐心写长文的性格呀!男主会以怎样的心态重返旧有的现实中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最后,还是感谢醉笑老师的带来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