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读书札记
查看: 1572|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0-11-1 1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觉得吧,我的那些旧文,在这里应该算是新文,这样吧,我以后奋力在红袖写新文,这里偶尔发一些旧文。

读书札记001
                             
枕书
  我觉得书不一定是非要读的,就说自己吧,总是坐在书房发愁:数数剩下的岁月,我不可能把自己的藏碟听一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藏书给读一遍,那么那些书放那里有何意义?--其实也是有意义的,就是随机中没准会挑中哪一本猛读,所有的存在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被发现的价值,每想到此,每天晚上想挑书看时,我就不禁联想到古皇帝晚上临幸妃子的选择和威风。

  更多时候,书也是散落在自己枕边,也许我会在网络呆个整晚,也许我会在外面呆个整晚,但每晚临睡时,总是那么一伸手的习惯,有时读几页,有时读几行,有时累了,打开一下就睡了。有时来不及放的书就散落在枕头,让自己枕着去睡,其实自己枕过的书更多,也就是经常枕书睡觉的习惯,让自己出入在达人出没的场所凭增了一股自信:有谁能像自己睡觉8小时也离不开书?

  所以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氛围感,就如自己小时候,父母忙得从没有教育过自己,从没有让自己读书,也没有限制自己整日在外面疯玩,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不多。但就是家中满屋子都是书,离开书架茶几上还有报刊,我就这么整天看着书和报刊的封面长大,等长大的某一天,忽然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我到现在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曾经读过很多,于是我就将这种感觉当作现实、将这种幻觉当作财富。我甚至疑惑,即使我从小一本书不读的话,我也不会比现在差很多。

  所以,书是枕的,不是读的。


潦草
  我一直很佩服一种人,就是读完一本书后能评述得头头是道,大段引用信手拈来,小时周边这人才四周皆是,所以自小一直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比人要差。

自己喜欢上一本书时,会捧着一气给读完了,看时天马行空,看后却泥牛入海。哪怕使劲回想起来,可连主要情节也记不全了。看小说时我是随主人公经历一场,主人公退场了,我也掉下来了;看历史时,总喜欢换看的同时,在纵横交错历史线索中整理思路的头绪,然后顺着思路摸,看到豁然开朗之际一般思路就随书而终结了,再回想所看内容,除了一片朦胧就是一团浆糊。

  于是我将此归结为自己读书读得潦草,可少年时代看一本书都是一窝蜂流行一本书传看的,同样时间看一本书,看别人夸夸其谈的意气风发,对比自己张口结舌的枯涸,心里那个自卑阿。于是只能安慰说别人是精读,自己是泛读。既然是看了也吹不出,反倒放开了随心所欲看自己喜欢的书籍。

  工作后有十多年与看书和文字无缘,直到有一年再回到文字上来时,我也就是以野路子涂抹着文字发泄而已,却发现,写文的过程中过去忘却的点滴不时随需要浮现出来,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知识面还是很广的,即使10多年未看书,但与现在的人比起来,居然算是博学了。惊喜之余,再留心观察一下过去那些侃侃其谈的同学,却发现已经集体沉沦了。

  自信爆棚后,有时需要写写书评,却发现写书评是件最容易的事,经常一本书根本没读过,写的时候把书抓在手上,有时打开开头、有时随便翻到中间,对照着,然后就洋洋洒洒地发挥开了,居然经常写的比读过数遍该书的专家评得还过瘾,足以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才发现读书人与菜市口卖卤肉的贩子异曲同工之妙:卖弄一如吆喝,赚的不过是别人的眼球,叫卖的人反倒不会去吃自己东西,因为是啥货、卫不卫生,自己心里最明白。


书话
  以前在红袖书话总是看到关于书话定位的争论,偶然在书店看到天涯闲闲书话出的一套书,很能反映书话的内容。《闲读中西》这是指书评,《闲谈书事》主要讲爱书人去淘书、爱书以及读书回忆往事,《书人闲话》则是引申话题,是读书人谈天论地,说小吃道旅游的随笔。

  如果说喜欢藏书、淘书,那么黄裳的《珠还记幸》、《榆下说书》、《榆下杂说》等系列藏书淘书散文应该是书话类最出色的系列了。读书人间的淘书、爱书故事的娓谈是读书人心头所爱。

  不过黄裳书中所述大多是珍本、藏本,这与普通人距离相去甚远。与大众相近的,是说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以及译林出版社在出版世界名著的各有千秋的译者不同之处,说说人文与上译联手的世界名著网格版,说说人文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版以及插图版、网格版的三套世界名著系列的区别;品一下中华书局国学经典系列的感觉:

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四书五经、古代笔记和古代名家全集系;回顾一下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的感觉:橙色的哲学、绿色的法律、黄色的历史、蓝色的经济;再欣赏一下三联书店素淡而古雅封面的钱钟书、钱穆及黄仁宇系列。那种出版品味和风格,那种一册在握的书香感。你会觉得,选一种书的好版本其本身的成就感,不亚于从一大堆演绎出中挑出最佳版本古典乐的那种品味。

  见过书话类最有趣的书当数《嗜书瘾君子》,这本书调侃写尽了世界上所有书痴的怪异和疯狂之举:“一旦染上书瘾,何其汹涌的欲望,如许无尽的折磨便紧紧攫住那悲惨的人儿”。

  不过在我认为,嗜书瘾君子分文:读书癖、藏书癖以及壮胆癖三种。除了读书癖,藏书癖以及壮胆癖这两种我多少都曾患上点,我曾为茅盾文学奖获奖全集所差的《无字》和《长恨歌》两种费尽心思去搜集未果,也曾为收集一套人文版世界名著插图版在网上大开杀戒、猛下订单。最有意思的是,我刚出来工作时,由于经验的不足,买了无数的企管和营销方面的书籍,却无时间也无心思去读上一本,但想想这些“锐利的武器”都被我搜罗了,只要需要我随时可以通读这些,一夜间就可以成为一个昼伏夜出高手,就这么想着,自信心一下子就膨胀起来,俨然就象我已经通读了一半,所以这些壮胆癖居然构成了自己自信中的一部份。一直到今天,我也有很多类似这种倾向,自己准备主攻杂文时,基本把现当代大家给搜罗齐了;自己开始为写小说铺垫时,又把按国别排列的风格选集以及按名家排列的系列又准备好了。唯一的问题是:自己会去看吗?
 [2008-07-1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 15: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20-11-1 15:58 编辑

读书札记002文笔随笔

文笔1
    初读杂文时,柏杨自嘲、李敖辛辣,均自己心头爱;初读散文时,余秋雨、周国平文笔绚丽,羡慕不止;  到现在,表情太重的文字一律腻味,唯梁实秋、林语堂白开水式文章,平淡中能嚼出菜根香。


    从民国到当代,文人的文笔处于逐步没落的趋势,真正的文笔,还在于古文,古文里关键字的雕琢和惜墨如金,古文的简洁和概括。 如史记中写皇帝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样的句子你怎么翻译都啰嗦不说,还失去原韵。

  少时的语文教学有崇古之风,凡作文写好,老师总让我们三步修改文章:
  1.把删而不改变句意的“的地得”全部删掉,
  2.把连接词全部去掉
  3.叙事中拖沓的定语,没必要的形容词,等全部去掉

   还给我们举一个史记的例子:“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中学被训练得文笔简洁,辞藻华丽是自己背着老师的习惯。 尝给某生活专版投千字文,止400字,对方要求扩充到800至千字,提笔想一夜,添上的全又划掉,觉没必要画蛇添足,复又以400字文投之,遂被删其200字增450字,大样拿来,大恚,这还是我写的文章吗?  从此再不投稿。

文笔2
   
古文最大特色就是惜字如金,钱澄之《诗说赠魏丹石》中说:“情事必求其真,词义必求其确,而所争只在一字之间”。刘秉忠也在《藏春集》中说道:“青云高兴入冥收,一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  
   
文眼句眼字眼之讲究。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的文眼点活,才使得成为流传百世的名篇;而句眼所说见清朝仇兆鳌《杜少陵 集评注》“唐人五言,工在一字,谓之曰句眼”,高适至杭州清风岭得句“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被骆宾王将“一”改为“半”以增强秋景秋意,这是句眼之例;而字眼之说更多是通过“一字师”而流传,有名的例子如李泰伯在范仲淹《严子陵祠堂记》所说的一段就是经典。李泰伯说:“台端文中有四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说云山江水那些话,意义太深而用词也太大,顺下来用‘德’字相衔接,好像转得太快了。我打算把‘德’字换成‘风’字,你看如何?” 范仲淹点头称是欣然受之。

文笔
   上大学之后,对经济、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感兴趣,非国外教材不看,这时期文艺书籍几乎不看,专看翻译过来的专业书籍,国内的翻译水平太差故,叙事翻译时乱用转折词连接词、定语重叠,生生把我从小流畅文笔给糟蹋了,我总是很奇怪,为啥bbs里用马甲随便多说几句话,就立即被人认出,还不是一个两个。 前两天姐姐家吃饭时,说都不能看自己以前的文字,姐姐郑重其事说:“我告你一个毛病,你太乱用转折词”

   当即我笑喷起来,我太清楚这个毛病了,从来就知道,我写经评、时评力图把纷繁的道理概括起来,保持手里的速度与思维的进度打字,被国内翻译带坏的啰嗦劲就喷薄而出,写完后,一看,文还巨长,改没耐心不说,就是改,没准还更啰嗦了。

    看看下面,是当格言写的,格言都有这么多转折词,这么啰嗦。当时以为很美,现在看来,太好笑:

“男人是强大的,强大到他可以去进攻一个女人,女人尤是强大的,因为男人的进攻是自己招惹的;而男人更是强大的,因为男人可以征服不同的女人;而最终强大的是女人,因为一个女人在成家前手上都会攥着好几个自以为是凯撒的男人,摆弄来、拨拉去,来个全面撒网、重点捕捞、最后来个一锤定音。”

    故今著文时,凡散文、抒情,无不流畅简洁;凡议论叙事,堪比一部恶劣的翻译书,佶屈聱牙,连接词多而语断
    国内的翻译界,实在毁人不倦。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11-1 15: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20-11-1 16:01 编辑

读书札记003

很奇怪自己喜欢的现当代散文随笔大家中居然没有余秋雨一席之地,虽然自己对曾经的借历史问题而进行的余秋雨批判风潮很反感,认为这是典型的文人嫉妒而相轻的案例。

1988年余秋雨第一本《文化苦旅》出版,恰是一个国人最空虚困惑一段时期的思想要找出口的年代,浅薄的人群要找一些貌似深沉的东西。而余秋雨适逢其时的文化矫情:抓住人们对于苦行僧似的足迹的膜拜和文化的反思心理,恰好填补了一部分国人的文化空缺心理,慰藉了一些人的心灵,炒作了一种文化概念并适时点燃了一把。

正如他自己渲染的那样: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立在古人一定站立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尘封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哗一声奔泻而出。

不否认余秋雨具备的一定学识,但这份学识与其文化地位来说还是被拔高很多。仅仅四本娓谈式的散文,其历史和哲学的支撑也缺乏厚重。以钱钟书的《管锥编》随便抽出一本来相比,即知这厚重感的缺乏症就是实力派大师和偶像派大师的区别,我们这是一个缺乏信念需要偶像的时代。
   
第一次看到《文化苦旅》这本书时是在90年代初的书店,当时翻了翻就扔了回去,因为自己当时就是面临一个异乡异地艰难开始的苦旅,自己明白苦旅的沧桑与厚重感,尽管余秋雨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文章里抖露历史和哲学的思辨,但其举手投足与李敖的历史专业文笔与周国平受过训练的专业哲学思维来比,一出手就相差甚远。但是国人看不懂比自己深刻许多的东西,只是去崇拜那些恰恰够得着崇拜的那些东西。现在从《文化苦旅》选出一段体现该书特色的一段: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粑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这“景深”后的加注的英文(depth of field)确实很体现余秋雨的风格,给摄影用语还带上了外语的神秘色彩,这些小的细节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卖弄心理,尤其把摄影里的一个无微不足道的词汇拿到知识面狭窄的文人面前吆喝的那种自得的痒痒心理。除此处以外,上面一段,煽情得有些卖弄了,这可能很对小文人阶级的胃口,但对于自己这样喜欢内敛和厚重的味道的人来说,香精放得太多了。所以我不喜欢余秋雨,不是因为他的书没有价值,而是因为他在书中的表情太生动、自己手舞足蹈得不可自抑。
   
这一段似乎可用周国平下面一段的对比和评价,这么对比看真是太有趣味: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的被唤醒。对心灵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决不可能是一种灌输,而应是一种共鸣和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一本浅薄的书,往往只要翻几页就可以察知它的浅薄。一本深刻的书,却多半要在仔细读完了以后才能领会它的深刻。一个平庸的人,往往只要交谈几句就可以断定它的平庸。一个伟大的人,却多半要在长期观察了以后才能确信他的伟大。我们凭直觉可以避开最差的东西,凭耐心和经验才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余秋雨的第二部《山居笔记》其实就有点在卖弄历史之嫌了,表现在不必要的经籍书名的堆砌,如下面的引用:
  
  “谁能想得到呢,这位清朝帝王竟然比明代历朝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传统文化!大凡经、史、子、集、诗、书、音律,他都下过一番功夫,其中对朱熹哲学钻研最深。他亲自批点《资治通鉴纲目大全》,与一批著名的理学家进行水平不低的学术探讨,并命他们编纂了《朱子大全》、《理性精义》等著作。他下令访求遗散在民间的善本珍籍加以整理,并且大规模地组织人力编辑出版了卷帙浩繁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会典》,文化气魄铺地盖天,直到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还离不开这些极其重要的工具书。他派人通过对全国土地的实际测量,编成了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在他倡导的文化气氛下,涌现了一大批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第一流大师的人文科学家,在这一点上,几乎很少有朝代能与康熙朝相比肩。”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李敖对历史典籍的引用,李敖从不为卖弄历史而历史,纯粹是为了扯淡而据典,这反倒是一种浓到极时咸扯淡的底蕴:
“楚国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被子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殽。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子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殽。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谓尚子日:‘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妄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扳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秦国宣太后在外国大臣面前公开描写性交姿式,说自己丈夫一屁股坐上来,因为体重太集中一点,就吃不消;可是全身压上来,因为体重平均分担,所以就无所谓了。这种妙文,在甫宋鲍彪新注本里说:‘宣太后之言污鄙甚矣!以爱魏丑夫欲使为殉观之,则此言不以为耻,可知秦母后之恶,有自来矣!’在清朝王士桢《池北偶谈》里说:‘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其实他们全都大惊小怪了,他们不知道中国古代文明中,在性的看法上,确曾有过开通的一面。大多的性禁忌其实是以后的事。”

不过自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余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后,写的《行者无疆》忽然平和、深邃了很多,个人认为可能是经历过了真正的游历过后,人性中很多肤浅的东西会被自然的旷远所驱逐,这本书比前两本书写得朴素,但内涵似是丰富了很多。



梁实秋最出名的雅舍系列的文集,对梁实秋散文最扯淡的评论就是“简洁”二字,奇怪的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评价。下面是前天看到的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女人》的一篇,光是说女人撒谎例证实在是太细碎了一点,他不像张爱玲式的绘声绘色的细碎,纯粹就是出以尽可能全面的一种列举的心理,一种文化人神经质式的古板:

“女人确是比较地富于说谎的天才。有具体的例证。你没有陪过女人买东西吗?尤其是买衣料,她从不干干脆脆地说要做什么衣,要买什么料,准备出多少钱。她必定要东挑西拣,翻天覆地,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不是嫌这匹料子太薄,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样太旧,这个不禁洗,那个不禁晒,这个缩头大,那个门面窄,批评得人家一文不值。其实,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她只是嫌价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宜,其他的缺点全都不成问题,而且本来不要买的也要购储起来。一个女人若是因为炭贵而不生炭盆,她必定对人解释说:“冬天生炭盆最不卫生,到春天容易喉咙痛!”屋顶渗漏,塌下盆大的灰泥,在未修补之前,女人便会向人这样解释:“我预备在这地方装安电灯。”自己上街买菜的女人,常常只承认散步和呼吸新鲜空气是她上市的唯一理由。艳羡汽车的女人常常表示她最厌恶汽油的臭味。坐在中排看戏的女人常常说前排的头等座位最不舒适。一个女人馈赠别人,必说:“实在买不到什么好的……”其实这东西根本不是她买的,是别人送给她的。一个女人表示愿意陪你去上街走走,其实是她顺便要买东西。总之,女人总喜欢拐弯抹角的放一个小小的烟幕,无伤大雅,颇占体面。”  

梁实秋的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淡,淡得就像幽默也懒得配合风趣的表情,淡得就是明显去恶心他时,他也不会想去配合一下带上生气的表情。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一如雅舍小品中的《中年》一篇: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着急。哪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可是到了中年,全变了。曲线都还存在,但满不是那么回事,该凹入的部份变成了凸出,该凸出的部份变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了。
最暴露在外面的这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织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
梁实秋的散文要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得淡定的心境,慢慢看,可能会渐入佳境。但以现在的自己来说,看起来还是觉得有点淡……



如果说散文就是“絮语”、“娓语”、“闲话”类的文章,那么论语派的林语堂就像其自诩的娓语式散文的代表,不欲在散文中承重太多的思想。林语堂不仅用英文写了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还用英文写的两本介绍中国文化的杂文《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这种双语的优势使得林语堂在语言的颖悟运用自如。

林语堂散文最大特色就是在围炉闲谈的气氛和节奏中不经意而来的幽默,和偶尔文人习惯式的绕着说,如下段:
“我最喜欢同女人讲话,她们真有意思,常使我想起拜伦的名句:“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
请不要误会我是女性憎恶者,如尼采与叔本华。我也不同意莎士比亚绅士式的对于女人的至高的概念说:“脆弱,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我喜欢女人,就如她们平常的模样,用不着神魂颠倒,也用不着满腹辛酸。她们能看透一切的矛盾、浅薄、浮华,我很信赖她们的直觉和生存的本能——她们的重情感轻理智的表面之下,她们能攫住现实,而且比男人更接近人生,我很尊重这个,她们懂得人生,而男人却只知道理论。她们了解男人,而男人却永不了解女人。男人一生抽烟、田猎、发明、编曲,女子却能养育儿女,这不是一种可以轻蔑的事。
“X是大诗人”,我有一回在火车上与一个女客对谈:“他很能欣赏音乐,他的文字极其优美自然。”我说。
“你是不是说W?他的太太是抽鸦片烟的。”
“是的,他自己也不时抽。但是我是在讲他的文字。”
“她带他抽上的。我想她害了他一生。”
“假使你的厨子有了外遇,你便觉得他的点心失了味道吗?”
“呵,那个不同。”
“不是正一样吗?”
“我觉得不同。”

感觉是女人的最高法院,当女人将是非诉于她的“感觉”之前时,明理人就当见机而退。
见到很多地方对上面这段都认为这是林语堂尊重妇女的一段代表言论,虽然林语堂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在当时的年代算是对女人的态度是十分开明和理解、甚至有那么一点爱昵。但林语堂始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势去欣赏女人打趣女人,其实不管这一段还是这一篇《女论语》,其实是一篇通篇的调侃之作。


当代杂文大家中最欣赏的就是鄢烈山,《一个人的经典》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最早他在《南方周末》黄金时代的系列并没有有幸得见,只是在南方都市报的第二版中和《杂文选刊》的年度合订本中到处找鄢烈山的文章来看。要写好一篇时评,其实对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等把握得炉火纯青才行。虽然近一两年鄢烈山有些文章已经有点剑走偏锋到不敢苟同。但还是喜欢他的犀利、过瘾。如果说鲁迅的文笔是一把刀的话,那么鄢烈山的手中笔就是一把手术刀;如果鲁迅是冷器时代的利器,那么鄢烈山就是现代导弹的精确制导。还发现他与自己同样,都喜欢引用《伊索寓言》来借典讽今,下面两篇就是

《一个人的经典》中摘取的,其中第一个故事自己以前也引用过:
“……小羊逃到了一座神庙前。祭司说:“可怜的羔羊,你快进来躲一躲吧!”小羊说:“不,谢谢你的关照。我进了你的门更糟,必死无疑。我宁肯跑不脱被狼咬死,也不愿死在你手里。死在狼口里,只死一次,且有人哀婉;死在你手里,要死两次——一次供献给神享用,一次被你们享用,死了还要赞美你玉成的恩德,何苦呢?”

这故事是说,与其受愚弄而死,不如明明白白死于强盗之手”。

沈宏非是自己最欣赏的当代随笔家之一,他的特点就是幽默中带有犀利,不把文字当作太高深的东西,却在字里行间带了很多犀利的穿透性的眼光,记得以前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大家的一篇里引用过沈宏非一篇很经典的“听瓜子”一节,那是选自《饮食男女》一书,不过那本书其它就基本是讲饮食了。虽然都是讲“食色性也”,但还是最喜欢看沈宏非谈色男欲女时的生动表情。

《大熊猫看小电影》应该是沈宏非除《思想工作》外,谈男女道世情最过瘾的一本,《黄色潜水艇》似乎比这两本书要逊色,而《食相报告》、《写食主义》、《饮食男女》就基本算是饮食文化的代表书籍了。

大熊猫看小电影这一段似乎最能体现出沈宏非的代表风格:
“第一次听说大熊猫看小电影(又名黄色录像、歪录像或A片,以下通用“A片”),第一反应是不信,就是让我去演A片也坚决不信;第二反应是好奇,若真有其事,给熊猫看的究竟是人类演的A片还是熊猫演的A片呢?

由于给大熊猫看A片旨在抓交配促生产,所以让我着急的是:该等A片若是人类演的,千万别看欧洲的。专家指出,由于欧洲A片多以贵族,没落贵族和城市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为主角,故普遍散发着一种浓郁的文艺腔,并且略带忧郁、耽溺、慵懒及颓废的气质,文化得来矫情。男女主角,均是一付爱搞不搞的样子。激情过后,往往有一派荒凉虚无感挥之不去。拿这样的A片给大熊猫看,非但催不了情,反而加速了它们的灭亡。要看,就看美国的,傻大妞,肌肉男,热情直白,一见面就开练,一句废话没有——当然,即便是美国A片,适合熊猫审美特性的黑白版本也不太好找。

而男人们的小汽车这篇最能反映出沈宏非的调侃本性和风格: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汽车设计总监哈洛认为,汽车与性之间的关系虽由来已久,不过“没有人喜欢公开谈论它”。的确,谈到不同品牌的汽车,男性多重其性能,而不是性功能。但德国汽车杂志《男人们的小汽车》却在创刊号推出一项民调报告——“不同的汽车品牌和它们的车主的性生活次数之间的关系”。民调显示,宝马车主以每周平均过性生活22次行一,奥迪车主以21次次之,第三名是大众车主,19次;第四和第五名,分别是福特和奔驰车主,前者17次,后者16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我的熟人展开搜索,宝马车主幸福的表情和红润的脸色、奥迪车主比较幸福的表情和比较红润的脸色以及大众和奔驰车主比较不幸福的表情和比较不红润的脸色,一一在我脑海里过了一遍——当然,这只是调查数据让我产生的瞬间主观愿望,纯数据而无分析的民调,只能算是Data而非Information,去知识尚远。尼采说:“不加选择的知识冲动,正如不分对象的性冲动—都是下流的标志。”我发现,对于一切缺发分析的统计数据,我向来都怀有这种冲动。

不同的品牌意味着不同的品质及价格,不同的品质及价格意味着们不同阶级、品味及身份的车主。故上述调查报告亦可解读为“不同阶级、品味或者不同职业、身份者与其性生活次数之间关系”。循此思路,原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贵价车的车主、即富人的性生活次数较平价车的车主、即平民的要来得频繁。但是奔驰和宝马在价格上的接近及其车主在性生活次数上的差异,却打断了我的知识冲动,遑论排在末尾的保时捷车主。一个开大众的朋友认为,这可能系因保时捷的坐位不很舒服所致。我提醒说调查好象并未涉及“停车做爱”,不过他还是很严肃地指出,不舒服的座位肯定会对一个驾驶者在卧室的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当周国平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而走红的时候,自己正处于最忙碌的人生时段,左右各五年根本不会有任何耐心去读这些人文书籍。也仅仅是近两年才偶尔翻起他的书籍。其实我们每个人随口而出的话都含有哲理,我们也经常制造出富有哲理的话语,只要我们的名气足够大,我们公开场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人当作哲学来研究。但难度是在我们能一直这么源源不断地批量生产出哲理。

周国平最好的应该是两本随感集《人与永恒》和《风中的纸屑》,如果喜欢格言类的,下面这本摘抄各文集的珠玉《人生哲思录》也不错。另外,他还有散文集有四本:《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周国平是哲学专业出身,对尼采尤为偏爱,但他与同时代的人不同的是,他不是用空洞的哲学概念来吓唬人,而是把哲理走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走入他文笔的每一个缝隙。所以在国内有:“男人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人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确实,周国平那种包含哲理深情的娓娓而诉的平淡,把那种又激荡又安静的思维就在人的脑海中僵持这么对立中,让一种静谧出现,对小资的女人来说是致命的杀伤力。虽然不管他的散文还是随笔都是同一种口气,有些单一,但那种专业的哲学深邃和人生历练的智慧,时不时在朴素的笔下组成一颗颗让你不禁掩卷沉思的小晶粒。发现凡是历史专业的写起杂文和哲学专业的写起随笔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男人,当你看到女人生活得无知狭窄闭塞又没有新意时,你就去与她谈谈余秋雨;当看到一个女人,远离忙碌奔波那种市井一线的生活,而是时间富裕精神空虚带点无聊时,那你就去投其所好,聊聊周国平。周国平像以下独辟蹊径的见解比比皆是,个人觉得其这种三五清议式的思维火花比起散文来更有闪光之处: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看了下面一段,就明白什么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哲理的高度诠释:
“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由单纯到复杂,再复归成熟的单纯,我名之为智慧;由混沌到清醒,再复归自觉的混沌,我名之为彻悟。”



   李敖对自己的杂文最为满意,自称文章天下第一,曾经宣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的确,李敖精通文史,学贯中西,文笔确是犀利无比,且不乏幽默机智。但就其杂文技巧来说:看李敖散文,很时刻感受到他的才华和渊博,能随时随地学习到很多偏僻的文史知识。如果说骂人的文章,李敖一定是第一,尖刻刁毒有余;但如果是说哲理、借古喻今,却往往杂文中充斥太多的狂狷、自恃和夸张,使其行文流于油滑,反倒给人以拿着斧头修指甲的不往深层去的感觉。

   认为李敖比较好的杂文集是:《传统下的独白》、《独白下的传统》、《中国性研究》、《李敖快意恩仇录》、《诺贝尔奖提名文选》、《千秋评论精华》、《李敖回忆录》,还有小说《北京法源寺》,这些都是不错的专辑。
   而下面的引经据典的论证方式是李敖最大的特色:

  “在道德挂帅下,在真假道学桎梏下-匍伏在下面的,很少不是双重人格,双重得至少有两副以上的脸孔来应付人间世:一副是道貌岸然的脸孔,一副是暗渡陈仓的脸孔,前者用来说教,撑门面;后者用来发泄,调剂满口大道理后的紧张情绪。

    这种现象,试拿清朝的“南袁北纪”来说吧:袁子才袁枚,一边写《小仓山房文集》来说教,一边写《子不语》(即《新齐谐》来发泄;纪晓岚纪昀,一边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撑门面,一边写《阅微草堂笔记》来调剂情绪,他们的作品,道貌岸然与陈仓暗渡前后辉映,乍看起来,简直不是同一个人作的,事实上却明明同一个人于的好事,袁枚、纪晓岚两位,其实还算有点真情至性的,至于别人,人格分裂得就更严重:元稹为老情人莺莺写的诗,不敢收入他的《长庆集》;孙原湘为女朋友屈、钱两人写的诗,不敢收入他的《天真阁文集》;陈文述的情词艳句,不敢收入他的《颐道堂集》;而和凝呢,索性干脆得一千二净-他做了大官以后,居然把他作的“香奁诗”全部赖掉,竟说不是他作的,是韩恨左心右屋作的!”


柏杨是自己认为的自鲁迅以后的唯一杂文大家了,国人知道的最普及的一本就是《丑陋的中国人》,其72卷的大作白话《资治通鉴》也影响深远,有一部通史性的《中国人史纲》写的历史脉路格外清晰。除了白寿彝或范文澜的大部头外,篇幅相当的同史类来比较的话: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钱穆的《国史大纲》都比不上这本。

柏杨的杂文中充满了历史和生活历练的智慧,以特有的调侃语气侃侃谈出,格外使人受益。其中最代表性的就是教天下黄脸婆对付第三者的,介绍聊斋里恒娘的那一篇。要是说风格吧,柏杨的杂文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草根文趣”。柏杨笔下的自我调侃味道很浓,笔下的自己故意树成一个好色贪财爱占小便宜之辈,而夫人则是色衰善妒无事生非的角色。所以写起男人们的小气好色、写起女人的矫情风骚大家也都没有话说。下面这一段最能反映出他的语言特色:
“高跟鞋的妙处是使女人的双乳猛挺,盖不猛挺不行,不猛挺则非摔筋斗不可。而且一旦挺出,直指臭男人双目,使臭男人油然生出捧而咬之之念。这非关猥亵,女人们的目的就是如此,臭男人们的希望也是如此。你不如此,女人说你木头,同类说你木瓜也。而小脚则达不到此目的焉,试看哪个老太太走路,不是八字斜拧,百美全失乎?

女人穿高跟鞋,风度翩翩,走起路来噔噔噔噔作响,能把臭男人的心都要敲碎。迄今为止,男人有橡胶底鞋,而女人一直没有,恐怕有其心理作用在焉。哪个漂亮女人昂然而过时,不想惹人多看几眼,而宁愿默默无闻耶?”                              
                                                    [2007-10-29]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11-1 16:01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04近当代散文大家印象

初看周国平、余秋雨、林清玄时,即刻惊为天人,但看了不过两三页,立即被腻住了,从此再没有看过,我们这个时代多的就是思想,实在再也容不下蘸满鸡汤的思想,所谓心灵鸡汤,喝一碗是养胃,但如果整天有人拎着你脑袋灌输鸡汤,就象流行音乐,听多了会腻味,只有古典音乐,你才可以一遍又一遍重温;

余光中的散文,我觉得太过华丽,表情太丰富,好像台湾的散文大家就是这种华丽的风格;张晓风也如出一辄,个个写得跟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似得,区别是,朱自清还写过很多类似《背影》的朴实风格,这两人每篇开篇的口气都一样:波光粼粼、金色万里,篇章布局过于精致,太不食人间烟火。即使在谈艺说杂,也可见眉飞色舞,我觉得散文最高境界是叙述简扼平淡,偶尔笔锋一转,或丢个包袱让人会意、或幽他一默、或闷坏一下,这样才有味道。那种通篇的畅谈、虽然很费文采,但还比较处于写作的低级阶段,显然老一辈的散文大师都是沉淀后才甘心归于平淡的。


沈从文散文虽然也可以说洗尽铅华,但无论《湘行散记》还是《凤凰记事》都是统一的沈式小说游记体,用写小说的细致写路过的人物,又把风俗民情写得过细,除非你对这地方风俗人情很感兴趣,否则,没多少可读性,现在人很少有耐心去读这么一本都千篇一律、篇篇风格都千篇一律,一样起伏顿挫、一样篇章结构的散文,可以说,沈从文散文任意截取两处对比下,无论口气和叙述都是类似的,有点象巴洛克的维瓦尔第的协奏曲,500多首听起来都差不多一个调子。

与台式散文油腻爆炒的风格相对,杨绛的散文,就有如文火温炖。我以为代表做就是那本三联增补版的《杂谈与杂写》,看她淡淡的点到即止的记事,有种大家闺范的内敛,篇篇短小、点到即止,让人感到些意犹未尽又回味无穷,正如大家闺秀举止留给人的那点回味:留有余香、但绝不打混;
张爱玲和苏青显然是小家碧玉的代表,张爱玲《流言》中小女人的咕唧,偶尔让人忍俊不住的妙语,透显出灵气。但张的散文永远都是止于珠玑、构筑不成大气;苏青无论在小说《结婚十年》还是散文《饮食男女》中,平淡中夹带的直言不讳的大胆,放回她所在的那个年代,想想都让人有些忍俊不住,可以想象中当时缺乏刺激的男人,怎样如饥似渴地从这些才女名媛的私生活中扒出生活的乐趣来。

同样出名的,还是更为大胆泼辣的潘柳黛,她的一部《退职夫人自传》跟苏青的《结婚十年》可谓是大胆透露自己私生活的双壁,最遗憾的是,潘柳黛最出色的的文笔只是发表在当时报刊了,除了挖苦张爱玲的一篇《论胡兰成论张爱玲》尖酸刻薄一时间洛阳纸贵,无法见识她当时真正的风采。
梁遇春喜欢他的人会觉得如遇天人,散文留下《春醪集》和《泪与笑》,但文中的郁闷以及过于激昂的表情,精通西方文学的他,西方典故和名言信手拈来,叹息时激愤贲张,颇有些杜鹃泣血之感,让人感到性格决定命运;相反,张中行、汪曾祺应该算是大器晚成的散文家,民国出生、成名虽早,但是散文却是八十年代,人生过半时所作,文字朴实清淡、留有余味,特别喜欢看他们忆旧、叙述往人往事,带着一生的经历还有着民国时期过来人那种淡淡的民国味,这种风格只有这个年龄段的才写得出来。  

汪曾祺写起吃来则一改淡泊口气,写得那个绘声绘气、让人垂涎欲滴;黄裳、木心的散文也属精品类,但属于阳春白雪,不怎么带人间烟火,写散文带进太多专业性的东西,挺似乎更适合小资的人装门面,但他们属于真正博识的人;  

陈丹青跟董桥,一对装逼的文青,陈丹青爱显摆艺术,董桥爱显摆古董和名人往来,董桥的散文有着明清小品的简洁的语风,这当然跟长期报纸工作的习惯有关,所谓的新闻体,就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你首先把多余的助词和词汇全部删掉,然后多余的叙述删掉,一篇文章写出初稿后,一般得三删五删后,得出最简最适合版面的小文字块来,这种多年的习惯,言简意赅,可以用最小的笔墨描写出最多的容量来,这是新闻体从业人员转写散文后的普遍特点,加上英伦小品的恰恰的委婉,属于那种挪揄人不点破的闷损。

但我想,董桥的流行,肯定跟他的书小开本加上精致的包装有关,所以董桥的稀罕处是当新闻体的简洁绽放在文艺的花丛,那就是简笔文艺画的美。董桥最热衷的论文化论古董论名人交往的,我以为都是那些附庸风雅的人趋之若鹜,就跟贫民对贵族生活的向往似的,但他写凡人小事的《橄榄香》以及胡洪侠选编的《董桥七十》和中华书局选编的董桥2001-2011的散文《旧日红》,这三本比较烟火气浓,其他的,卖弄痕迹太浓。

李国文在小说散文都有造诣,他的散文,我都抛弃欣赏技巧,纯粹作为读书笔记,我更多的是阅读资料的目的,而不是觉得在读散文。  梁实秋的散文比较清淡,清淡的象拉家常,还稍显啰嗦,也许那时候的梁实秋算是幽默的,经常抖着些幽默的包袱,对于当时胃口轻且敏感的文人来说,许是相当幽默的,而今看来,却是不轻不痒的一种小调侃;梁实秋会讽刺些现象,也是过于含蓄显得不清不重;

林语堂的散文风格与周作人有点类似,有明清清议小品的影子,林语堂文笔是明清小品的落笔,风格确实英伦小品的韵味,富有哲理、林语堂的幽默无处不在,林语堂行文很符合现代口味。  

周作人前后期散文风格并不尽同,他就象一个好的史学家,在叙事写景时,并不过多带入个人情绪,不会象别的散文家一样,事景一铺垫好,立马来个声情并茂,同样擅长民俗,沈从文叙述似乎配上了余秋雨的解说,周作人就淡淡只留下你的默读声。  


丰子恺在音乐绘画和散文都有专长,风格与前三位大师不同,虽然近似速写的简笔勾勒,但丰子恺的散文画面感强、也比较生动活泼。我喜欢的这些大家的专集是:梁实秋代表作当然是《雅舍小品》、《雅舍谈吃》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周作人《看云集》、《雨天的书》、《知堂文集》

至于我最想看的杂文,鲁迅的气势到了,但苦于文言到白话转型期的过渡语言,文字技巧上乏善可陈,如果能加上李敖的歪辩、沈宏非点到即止的蔫坏,那就完美了,

李敖的《传统下的独白》以及龙应台的《野火集》这两部应该算是杂文的典范之作了,可惜李熬有着渊博的知识以及雄辩的能力,却把文字写得跟做节目一样啰嗦,如果跟董桥结合下就好了。

鄢烈山是我最喜欢的杂文大家,可惜我刚开始提笔时,他似乎就被阉割了,从此没有以前那么锐利的锋芒,从而基本处于退隐状态,而他巅峰之作,我也无法见到更多。

柏杨是我年轻时候最喜欢的,柏杨的杂文也是我看过的最多的一个,现在看来,总有点千篇一律的风格,自嘲很多但锐利不够,特点是能把熟悉的历史和典故以及身边的凡人琐事的小段子,把文章填充得生动有趣。

相比这些大家,沈宏非似乎没那么有名,可惜他的才华都埋没在饮食的杂记里了,他的幽默和蔫坏是最有味道的,我以为的杂文,要么辛辣,要么就象沈宏非一样、风趣诙谐而且有趣。


[2015-02-03]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11-1 16:03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05心理学实验1
    我一直都以为心理学跟哲学、经济学一样,不是一门科学,至少不是一门精密的学问,自从看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之后,我便对心理学开始信服,并且明白,心理学其实与哲学没有关系,应该是托生于生理学成果。并建议所有想学习心理学的人,在开始之前,都看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和《这才是心理学》(前一版名叫:对"伪心理学"说不)。

   知道心理学的,没有不知道两个最出名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电击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菲利普.津巴多上世界70年代设计并完成的。简单地说,是把实验室改装成监狱,100个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和倾向的大学生自愿者中选取24名,并分为犯人和狱卒两组,抽中犯人的那组,返回家后,被被“警察”上门拘捕,然后搜身,戴上手铐、采集指纹、脱光衣服并用喷雾除虱,总之,一切按照监狱的情景设置,而狱卒分为三班倒,每组工作8小时,非工作时间正常回家。

   实验本准备持续2周,但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了,因为在权力的促使下,充当狱卒的那批学生,把人性中最卑劣、最变态的那一面表现了出来,把所谓的犯人当动物一样虐待、并享受其中;而扮演犯人的那些,则变得卑屈顺从、失去人性的机器人,设计详细逃跑计划,却从没有实施、在逃跑计划被发现后,狱卒开始采取分化策略,给有些犯人更好的食物和待遇,另一方面集体惩罚犯人扫厕所、增长夜间点名时间以及增加俯卧撑等,结果犯人就开始分化,完全放弃了反抗和相互支持,每个人都只为自己,并放弃与其他犯人团结,到最后,日益绝望并且温顺地接受虐待,最后变得失去人性,逆来顺受得跟机器人一样。也就仅仅六天,一部分成为虐待狂,另一部分人彻底失去人格。

   其实我们远不要扯到伊拉克虐囚事件的重演,我们只要看看各个基层土皇帝的作威作福,和基层人民的逆来顺受,其实我们就活在一个开放的大监狱中,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逆来顺受,很多我们该集体齐步走倒逼时代进步的,反而变成大家看着枪打出头鸟的时代悲剧,其实没有这么多人的参与和配合,那份权威它兴不了浪,当我们习惯于失声,习惯于逆来顺受,就象几十年前龙应台《野火集》里愤怒的呐喊一样:“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当摊贩占据你家骑楼、使走廊蒙上后油、腐臭的菜叶塞在墙脚,你不敢说:“滚蛋!”因为有些摊贩是流氓、说不定会动刀子,你也不敢报警,警察跟摊贩熟,你报了也没有用,说不定还会遭到报复。

   在企业,你遇到老总一手遮天,公款私用,你跟所有的人一样不敢吱声,所以现在的这么多贪官就是因为一支笔的权威可以为所欲为;  面对官员和政府的作为,你更是不敢监督,因为随时有上述那种杀鸡给猴子看的例子,所以我们所有的人养成了懦弱的习性,所以我们噤若寒蝉,所以我们个个象狗一样没有尊严地活着,即使白天受了凌辱,我们仍可以没事地摇摇头走开,晚上去向更弱者发泄,所以这就是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义,验证了所有权利导致的压迫和变态,验证了我们所有人在高压下奴从的贱性。  如果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是建议看看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愤怒起,以至于我们养成一种愤怒的习惯,习惯把所有的愤怒汇流、汇成同一道声音。


   而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研究的是从众心理,比如二战期间,那些命令驱使下而做出的骇人听闻的惨无人道的行为。米尔格拉姆设计了一个看起来非常骇人的电击装置,电压从30伏开始,以15伏单位递增,一直增加到450伏,这些开关被贴上标签,上写“轻微电击”、“中等电击”、“高压危险电击”,由主考官负责宣布命令不断增压去电击答题者,如果答题者回答错误,那么就增加电流电击答题者以示惩罚,其实没有接通电流,答题者只是根据电流的刻度逼真的演戏,如果电流刻度增大,那么答题者的反应也随着增加,到最后尖叫、歇斯底里。

    实验的40名测试者担任主考官的助手,就是负责开电击器,这40名志愿者年纪20-50,其中15个是工人,16人是售货员或商人,9人则是专家,按理说比例合理。大家都知道是个测试,只是答题错了给点小惩罚,实验前,都估计不会超过3%的应试者会真正下狠手,但实际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应试者,在主考官的命令下,都将电压提升到了300伏的水平,直到学生猛击墙壁、“痛苦”万分、强烈要求离开实验室。尽管看到学生痛不欲生的表情,很多应试者也承受了巨大压力,并为受试的学生安全担忧,甚至对主考官非常愤怒,然而,他们居然还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最值得注意的,居然84%的应试者很高兴地参与了这项活动,仅仅1%对参加这次活动中自己行为感到后悔。  这不禁使得想起文革,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就象我说过的,从萨达姆到卡扎菲,我们很奇怪,那么一种壁垒森严的权威,居然在一夜之间倒塌,那些承上启下既是奴才又是权威者的层层叠加下去,一层层的作恶结果,就是权威的铺陈。参试者明知道主考官仅仅是个负责一个实验的小头目,根本没有权利摧残实验者,正如痛恨十年浩劫和文革,我们恨那些始作俑者,但是,没有无数推波助澜的作恶者,那么浩大的浩劫铺展不下去,所以我一直以为,清算文革的话,是一大批的人有罪,是所有的人趁此释放出人性中的恶,大家都把人性中最恶毒的成分示众。

   而那些所谓的权威,所谓的命令,其实是一个出口,给我们的恶一个合理借口的出口,当我们找到理由后,我们人类都是会找借口的动物,我们找借口退缩、找借口推脱、甚至又些很莫名又可笑的理由,都足以让我们摆脱内心的监督和良心的谴责,只要有一块能供以滋生的土壤,人类所有的恶,都会顺着借口的藤攀爬,让我们的恶蔓延起来,我们都有一种潜能,一旦灵魂失去束缚,我们所释放的,永不是善良,而恰恰是我们的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只是最新版才加入斯坦福监狱实验,而且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电击实验因为众所周知而写得简略,如果想详细了解这两个心理学的情况,还是看这两个当事人自己写的,时隔37年以后,最为当事的菲利普.津巴多才有勇气回顾当初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也是伊拉克虐囚事件后他成为事件顾问,之后写了《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而电击实验的当事者米尔格拉姆,也有自己的专著:《对权威的服从》)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11-1 16:04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06

    心理学实验2

    我们从不是从一单一的学科中只学到单一的思维,而是这门研究成果,放回社会伦理、或者套回历史、政经,这种连锁的启发作用,《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那些改变心理学进程的实验,不仅仅是实验结果本身,就是其鬼斧神工的实验设计本身,也是给我们很多思路的启迪,我甚至觉得,学习他们的实验设计,比我们学习知道实验结果的本身,来得更有意义。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其中一个就是研究人的本性是受基因影响还是环境影响?我们先看实验设计的构思是:你的个性和素质是由什么决定的?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灌输给子女的价值观,以及教育和生存的环境和周边的影响,都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素质,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孟母三迁揭示出的道理一样。

    但心理学要从实验中找出依据,他的构思是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放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再比较下性格和素质等各项指标。但是说父子、母女这种组合吧,虽然有些遗传病、以及身高、肤色、眼睛颜色等特征具有遗传性,但这种不属于心理学实验的对象,心理学就要找生理学上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分别放入不同环境去实验,哪里去找一模一样的人呢?这就是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妙处。

  找到同卵双胞胎,因为同卵双胞胎是同一个受精的卵子分裂成的一模一样的坯胎,这在生物学上可视为一样的,然后寻来自8个国家的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经行详尽的测试,同时,还用了一些从小一起生长的同卵双胞胎做对比。

   结论是,这些从小分开抚养的具有完全遗传特质的人,也就是同卵双胞胎,不仅外表,连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的相似,这就颠覆了传统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原来我们从小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是错误的,可以说,人出生的基因起,就基本决定了以后的命运,虽然,这实验结果仍存点争议,但实验是严谨的,在你没有更出色的实验证据去推翻它的结论时,你只有承认这个结果。


   还有一个心理学比较颠覆常识的实验,就是母子之爱一脉相承,是那种通过哺乳的原始纽带,使得这层亲密牢不可破,心理学认为,人类哺乳、性爱,这些都是本能的爱,为了研究人类的爱与依恋,心理学做了一个实验:用光滑的木头做了一个母猴,用海绵和毛织物包装起来,胸前安乐一个奶瓶,身体里还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另一个是用铁丝做的有,除外表是铁丝外,其他都一样,胸前也有奶瓶,里面也有提供温暖的灯泡。除了接触的安慰区别外,其他一样,心理学家认为哺乳这种本能,代表原始的爱;而外表的接触安慰,这是依恋。并且把8只猴子分成两组,分别由两只母猴喂养。

   实验发现,尽管两组猴子体重增长速度基本相同,但是铁丝猴喂养的那组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接触的安慰使得铁丝猴喂养的那组心理紧张。  而且实验证明,不管什么猴子喂养的,都只对木猴有亲切感,铁丝猴喂养的4只,只是在吃奶是过到身边,其他时间一溜烟跑到木猴身边去。  
   然后做恐惧实验,用上发条的击鼓熊吓唬小猴子,所有幼猴立即奔向木猴,抓住它,用脸蹭、并摆弄母猴的脸和身体。  如果把木猴拿出去时,所有猴子充满恐惧;但如果只把铁丝猴放入,就跟没有任何母猴在的情景一样。

   这实验说明,虽然爱是人类的本能,但接触安慰对依恋的作用比哺乳重要的多,在此之前,人类认为哺乳这种本能是人类爱的纽带。这实验颠覆了这种观点。在我小时候,经常外面挨了打一身伤回来,或者无意受了点伤回来,母亲总是先是责备一通才给上药,或者猛然间在家人面前被烫伤了,家人反映,不是第一时间心疼你,而是第一句就是:“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这种不会表达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就在扮演着一个铁丝猴的角色呢?


   以前工作最忙的时候养过一只狗,每天我工作十几个小时回家途中,路过7-11便利店,我就去买一个鸡腿,加热后带回来。当鸡腿摆在狗面前时,狗就带着一脸不屑一顾的表情仰头望着我,根本不看摆在面前的诱人的鸡腿。我就有点恼火,又怕真饿着它,我就就对狗说:“等你自己想清楚后决定吧”

   我就“呯”一声关上房门,在我关房门的同时,我立即反应过来:这不合情理啊,这小子肯定搞什么猫腻,于是又迅速拉开了房门,正好看到狗迅速低头衔着鸡腿就往阳台跑,藏好后过来,又一脸无辜地仰头望着我,顿时我就有种心酸的感觉,我知道是我经常让它挨饿,它看到美味第一本能不是吃,而是藏起来。于是我立即下楼再买一个鸡腿给它,这时候,它就会美美地当我面大吃起来。

   这也许就是患得患失的由来吧?


    女人是扯闲的动物,女人唠叨的东家长西家谷子,其实就是一种猴子似的情感和依恋交流。男人恋爱时是扯淡的动物,说起情话来把人累得东倒西歪,也有耐心听女人扯闲。


   年轻时,男人喜欢一起扯淡,从对方的言语中获得尊重和满足,后来就通过交手,弱者没什么印象,强者大家彼此惺惺相惜,目光的敬重远比口头的奉承重要,而且职场中,口是心非的人太多,什么好话都自动屏蔽掉,只认自己感觉出的东西,或者心有灵犀体察到的。男人的交流方式,变得理性。而这时候的女人,依然是感性的习惯。这时候就有如母猴子经常离开屋子的情形吧?


   细想职场与人的交流,也是从废话开始扯淡,扯到对方痒痒处,给对方以赞扬的鼓舞,而且拉扯话题的宽度,就是顺着摸对方的痒痒肉。在一场聚会中,作为主角的自己,不是表现出自己,而是在所有照顾的细节上,让对方感到你无微不至的善意,譬如你点菜对其习惯的偏重,譬如引导对方擅长的话题让表现个痛快,你做的就象包房里的服务员,看到什么  没有了,就加满。再把对方情绪伺候好了,你要引入商务话题,对方好爽,你话题在拼酒时展开;对方是个敏感多疑的人,也许酒桌什么不说,饭后找个桑拿,两个人在干蒸房赤裸相对时聊,以解除对方担心你录音的疑虑。  一场应酬下来,跟打场仗似得,不知道一年多少这种场合。  在你应付这些场合熟练如流前,估计就是只有铁猴子存在的时候了吧?


    但是现代家庭如果这种模式相处久了,会有人患得患失吧?  人与人的相处,不仅仅是行为的积累,也是语言的积累。 这点,没有失落过的人,也不会感悟过吧?

    我一直以为,凡亲密关系相处不好的,个人都得反思自己的不是,而不是做一只偏激的手电筒,只照别人的错处看不清自己的言行,学会换到对方的角度的换位思考,是最好的体贴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11-1 16:05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07
疯狂实验:
    最近看了一本妙书《疯狂实验史》,是记录人类13042003年间人类各种莫名惊诧的实验,有的不知所云,有的搞笑,有的变态,但可贵的是,大家都是一本正经板着脸,正儿八经地进行着莫名其妙的实验,也许直接如爱迪生也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所以,人类必须有大量的没有营养的实验,才能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实验来。  就跟我们人类,以前所有的恋爱和性经验,其实都是为了完成最后一次的铺垫。

搞笑篇:

   减肥试验: 1999年,劳尔斯用三组女士做了以下实验:第一组,给一个以鸡肉、米和蔬菜做成的饼作为餐前食,看看吃了这个后主食少吃多少;而第二组,还是同样分量同样内容的饼,但是打在365克的水里做成汤,因为水是没有卡路里的;第三组是同样一个饼,同样365克水,但是水是另外用水杯单放的,没有把饼混在水里。

   前两组对比后,结果证明,在餐前喝汤的人,正餐时饭量足足少减少了四分之一,于是劳尔斯兴冲冲地宣布,水没有卡路里,汤比饼饱人,如果实验到此为止就圆满了,但是加入第三组对比后,却发现,吃了一个饼并喝了365克水的那组居然对比喝汤组,在餐前喝汤的人,正餐时饭量还是足足少减少了四分之一。

   结果劳尔斯傻眼了,嘟哝半天也无法自圆其说,看吧,现在科学在研究饥饿和减肥的认识面前是何等的有限,实验不成功的结果,就是人类现在仍然克服不了肥胖。


阴毛实验:1997年的论文《性交过程中阴毛的转移概率》,是法医专家戴维和他的同事很严肃的一次科学实验,被实验人就是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刑事科学研究所自己的6名志愿者及其伴侣,每一对男女要在10次性交后采集各自的毛发样本,要先遵照《标准阴毛梳理记录》进行,然后把一张90公分x90公分的纸巾垫在伴侣的臀部之下,彻底梳理以便毛发落到纸巾上,然后装一只信封中填好试卷,注明性交时长、最后一次沐浴和最近一次性交时间和姿势。

   最终科学家们得到344跟阴毛、20根体毛、7根头发和1根动物毛发,其中19份样品中出现了1根以上对方的毛发,说明性交时阴毛转移的概率为17.3%,并且女到男的转移率为23.6%,明显高于男到女的10.9%,实验中只有一次出现交叉转移,即双方的阴毛转移数目相同。

  好了,这么严整的实验程序,现在听实验结论,千万别喷湿了面前的屏幕:研究者认为,由于阴毛的转移概率较低,在性犯罪案件中,难以借搜集阴毛来确定罪犯的身份。


求证篇:
灵魂测重:1901年,邓肯.麦克杜格尔医生想测试人类灵魂的重量,他制造了一架精密天平:一张吊在一架支架上的床,测量床以及床上物体的总重量,精确度可以到5克,然后把垂死的病人放在床上,观察临死那一刻重量的变化。

  结果第一个病人临死一瞬间,伴随着他的死亡,天平的横杆顶到上部的卡尺处,经计算,瞬间失去了21克的重量。然后他又找了15条狗测量,结果15条狗死时都没有一点重量的损失。但随之后面的5个人类的实验,两次测量无效、一次死亡后重量下降并保持稳定,有两次重量下降,而后又马上上升;还有一次重量下降,上升,再下降。除此以外,对死亡时间的精确认定也是隔难题。

但不管怎样,此事经纽约时报报道后,后世的人类灵魂21克就是这么由来。


感冒实验:1946年,英国哈佛医院,实验志愿者分为三组,每组6人。第一组直接从感冒病人的鼻腔分泌物提取过滤并注入第一组人的鼻腔中,第二组人则先泡热水后,再在通风的走廊挨冻,然后一直穿着湿袜子,让他们又冷又虚弱;第三组则在第二组基础上,跟第一组一样,也从感冒病人鼻腔提取物注入。    结果是: 既受冻又接受病毒的那组有4个生病;仅仅挨冻的那组没有人生病,而只受病毒感染的那组,只要两个人生病。

这也是我们现在得到的感冒常识:受冻本身不是导致感冒的原因,而是受冻时身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对感冒有促发作用。


变态篇:

甲虫换头:1923年,沃尔特.芬克勒开始研究,将雄性的甲虫和雌性的甲虫头部互换后,它们的性取向如何?是成了同性恋还是随头转了性?实验的结果是:“雌性的动物体内涌动着雄性的欲望”,他写道:“植上熊性头的雌性身体的虫,坐着各种交尾的准备,各种行为与雄虫并无二致”
而另外一个换了雌性头雄性身体的那个,芬克勒用描述女性形象一样使用拟人语句:“被诱淫乱的雌虫——也许不算真正的雌性了——不仅毫无反抗地接受一切,甚至感到愉快,摆出一种‘你跟我干嘛就干嘛’的姿态”


无聊篇:
撒尿邻座影响:1973年丹尼斯上厕所时忽然有个想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私人空间、为什么人需要空间以及当一个人私人空间遭到侵犯,会发生什么?  人类早知道,恐惧和害怕会影响到括约肌,一个紧张不安的人需要防松自己,所以在另一个人靠近情况下延迟了排尿的开始,就能充分证明个人空间被破坏引发的恐惧和忧虑。

    于是,丹尼斯设计了:1、被实验者小便池隔壁有人时;2、被实验者隔一个小便池有人时;3、被实验者一个人时。  为此丹尼斯特意选择小便池后的2个有抽水马桶的隔间里坐下来,拿着两只秒表,并由掩饰好的潜望镜从门下观察小便池撒尿者的情形。

    经过60人的观察,当隔壁有人时,被实验者主要肌肉收缩动作平均需要8.4秒;是独自一人的时间两倍,并且与预测一样,紧张的小便者比放松的小便者更快地完成排尿过程,因为更长的等待时间形成了更高的压力。

   这一实验公布后,人们纷纷开始伦理学的争论,争论是否实验就能侵犯别人的隐私,无论怎么样也好,现代小便池中间的隔板,是不是就受这次实验的启发?我们的文明就是在这么一次次看似无聊人无聊的实验中缓慢地进步?


蜘蛛断腿织网:1952年,玛格丽特分别把蜘蛛截去不同的腿后,用电影摄像机观察蜘蛛结网情况,结论是:在失去一条或者几条腿后,蜘蛛仍能按照既定目标织网。


   当然, 《疯狂实验史》还有很多血淋淋的变态实验,至于其他莫名其妙看似恶搞的实验类型,太多了,正如最早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很低级和无聊的,人类就是在这种大多数人无用功,少数人一头撞对的实验中,把人类的脚步又提升了一小步。

   看了这本书,不禁感叹,这世界最疯狂的就是人类,有时候,真不知道神经病院里更不正常,还是我们貌似看似振振有词的正常人,反而有着更加不正常的思路,总而言之,如果你的不正常能被本书一样记载入册,就应了那句:凡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11-1 16: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20-11-1 16:08 编辑

  读书札记008 哲学入门书印象
    记不清是哪位散文大家写的,说一个人在看书,任凭风在乱翻书,问其看到哪里,答道:“风吹到哪页就看哪页”,看到此,忍不住同感地大笑起来。社科类书我搜罗得很全,却没有哪一本从头到尾看完过,细想起来,大部分书,我也只是刚买回来时,随手翻阅那么一会,我从来没有别人逮着一本书通读后,再换另一本这么吭吭哧哧的劲头,尤其看哲学书是如此。

     中学时,自己陷入了人生观的危机,跑母亲单位书库呆了几个月,在哲学柜里翻遍群书也没找到答案,从此就认为哲学是很扯淡的东西。比如说第一位哲学家泰利斯,观察水、气、火、土四个元素,想找出世界本源,观察半天,能看到水能结冰还能变成气,气还能煽火,于是认为世界本源水,万物由水构成;而他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则反对,就问了一句:那么水是如何变成它的死敌——火的呢?结果哲学家就熄火了。古典哲学没事就扯这种蛋,要么就象苏格拉底,没事跑街上拉人来扯淡。这能告诉我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吗?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最近整理书架时,却发现自己收藏的哲学类书,不仅齐全,而且占很大比例。

     如果你想从哲学中找出一种世界观、找出一种人生意义或者找到人生方向,放心吧,哲学都是这扯淡的东西,哲学只是让你看看别人可笑的思维,看到那些钻进瓶子里在瓶颈转悠而不得其路的弯绕,学哲学给你一种思辨的能力,比如说,泰利斯因为认知条件有限,认为万物由水构成,那么我们现在发现原子,但我们现在对世界认知也是有限,我们现在科技就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是不是犯了一样的武断?我们可以从哪些质朴的很稚嫩想法中,看到人类思想的进步,吸取经验,看着人类思想在碰钉子后绕着解释后的成熟,是不是也有点学史使人明鉴,类似效果。

我们都犯过这样的错:每当我们看一本励志的书后,我们就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每当我们看一本文采飞扬的书后,我们就觉得自己也水涨船高,也许我们看一本两本,甚至几百本都无济于事,但最终数量的积累中,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眼界不同了,你的素质和知识面已经不同了。  而哲学全部都是思考的学问,看遍了所有的思想,不管这些思想有没有用,但是这么积累思想的过程,就使得我们积累中深邃。

    当然,当初受益最大的是从哲学人物中找到榜样,前段时间,看到有两个我有点欣赏的、很有点思想的家伙,居然沦落到在贴吧里布道、还被一群吃饱饭就不想别的大婶们给群殴了,有些好笑也有些沉重之余,我想起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就这样,在街上,无论是将军还是马夫,只要被他抓住,他就灌输,他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改变这些人的思维和生活态度,苏格拉底的老婆对此烦得要死,不是在他出门时,从楼上就劈头盖脸倒一盆水,结果苏格拉底淡定地说:“你看,我早说过,打雷过后必是倾盆大雨”。

我觉得一个哲人就该有这样的气度和自嘲,所以我当初写《男人一痛就入味,一恶就生动》时,就跟苏格拉底一样,居然把一段很郁闷的心情,反而写出了这辈子最出色的一篇东西来,靠,这不就是哲学底蕴吗?我们以前的人从不缺主见和思想,错就错在整天地胡思乱想,但现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阅读能力反而低下,人类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已经退化到疲弱的地步了。  所以,尽管哲学不会指导我们人生方向、不会教会我们生活中怎么做,但学习哲学的过程,也就是最好训练思维的最好途径,它可以短时期的学习后,使人思辨和分析、判断能力一下子提高起来,从这点看,哲学还是有用的。  

     因为自己一直总有个计划,想把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等社科科目,用浅显的两三篇文章给概括出最实用的部分,逻辑学已经写了两篇,在写哲学之前,我特别看了下几乎所有代表性的哲学入门书,发现国外深入浅出的好的书目太多了,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A:世界公认的三部最好的哲学入门书:

  如果想真正的学习哲学,不要从《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这些浅薄没用的书开始看起,哲学入门书世界上都有如流行般畅销的是挪威人写的《苏菲的世界》,它巧妙地把从苏格拉底到萨特的所有伟大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放到一个悬疑小说中,通过书信的函授,介绍一个个哲人的故事和思想,作者通读这些名著后,用浅显的语言重新组织了那些语言枯燥高深的原著。

  就跟中国人喜欢一窝蜂仿制伪劣商品一样,2005年美国人也写了一部:《织梦人—一个男孩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主人公从14岁的苏菲变成了14岁的小男孩,从悬疑小说,变成了爱丽丝奇遇记,不过这本书虽然有模仿之嫌,却写的不差,如果说苏菲的世界是按照哲学史的顺序写的,那么《织梦人》就是美式特有的问题导向:以“知识”、“自我、心灵、灵魂”、“科学”“说谎者、运动和一次意外”、“上帝”、“恶”、“信仰与理性”、“自由意志”、“自私(兼及对科学的重访)”、“社会、政治与金钱”、“伦理与道德”等专题,把哲学家哲学思想分门别类地栓在话题下。

这本书的作者是生理学出身,所以一开头生理和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涉及较多,这本书比较现代些,哲学知识虽然没少装,但相对而言,《苏菲的世界》还是沿着哲学系统的模块的,《织梦人》全部打乱不说,有些碎块化,如果你想问题导向,想通过哲学了解世界,这本适合,如果你想系统学习哲学,那么《苏菲的世界》都适合,完全两个角度,没有谁好谁坏,都是最佳入门。《苏菲的世界》和《织梦人》应该说是最普及的读物,不仅仅是给孩子,也是给所有没有哲学基础的成人普及的。

  与这两部齐名的,还有一部被称为西班牙的苏菲世界的,西班牙人萨瓦特尔写的《哲学的邀请》,但据我看来,虽然也是《织梦人》一样问题导向,而且问题非常贴近现实,如“我是谁?我是什么?”、“我们何以为人?”、“我们在哪里?世界是什么?”、“迷失于时间中”、“没有缘由的生命”,虽然这些问题,更贴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或者我们想向哲学寻找答案的理由,但是这本书一点不像前两本那么通俗,作为入门书有点枯燥,而作为专业书又有点浅薄,仅仅时候想从哲学里找世界观的那些人观摩的。


B: 我个人认为的最好的哲学入门书:
   其实无论《苏菲的世界》还是《织梦人》,虽然诠释的浅显易懂,作为入门书,还是有些费脑子,也略显复杂,与传统的哲学入门书来说,只是书写形式和口语化,甚至是归纳性的口语化,虽然使得内容平易近人了,但与专业书是直接采用原著片段的直接引用相比,这些别人帮助你已经归纳好的总结,等于帮你已经消化过了一半,在别人的半消化食物上,你究竟能获得多少营养这得打个问号。  最主要的是,核心的那些哲学思维,这些书籍一样的面临传统哲学的问题:一样比较费脑筋、这是简化不了的。与其同样的难,我倒是以为,如果你的理解力和阅读基础比较强大,建议直接跳过上述这些童稚型的入门书籍,直接读下面那些成人入门的读物。

   而世界上大凡写哲学教程,或者以哲学史的时间顺序,或者就是以问题分类,然后把各派哲学家装在各大问题框架内,最最适合一点基础没有的人入门的,是美国唐纳德.帕尔玛写的姊妹篇,尤其是哲学史导向的《快乐学科学》最为简明,最适合入门;而以哲学分类导向的那本《西方哲学导论》稍微复杂一点,但显然专业了点,而且同样的通俗易懂,如“真即是美,美即是真—理性主义的认识论”里面说了柏拉图和笛卡尔;“所见即所得—经验主义的认识论”里面说了洛克、贝克莱、休谟、康德;还有“谁在先,什么在后——本体论”等,这两本书的套路和内容都是传统西方哲学课授课套路,但是解释和组织得要比《苏菲的世界》和《织梦人》还通俗易懂,最关键的是,很直接,一点都不绕,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两本书比上述两本更适合一般人

哲学入门。
  其他同样出色的哲学入门书分类推荐:


一、问题导向的哲学入门书:
  这里面精华辈出,除了有趣度和浅显略高唐纳德.帕尔玛的两部外,就起思考性和实用性,绝对要强出上述所有的入门书。我个人还是倾向于问题导向的哲学入门书,更容易让人对学习哲学更感兴趣。

  这类书中首推菲尔·沃会博恩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这本书的话题是:“上帝、永存和信仰”、“自由、平等和公正”、“幸福、义务和价值”、“自由意志、思想和人性”、“知识、科学和真理”,但精彩的不是话题本身,而是每一个话题下面,都罗列了正方和反方的两种意见,所以才叫做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它整部书都充满的辩证和思辨,在学哲学同时,也开阔了思维,非常一举两得的入门书。

  同样极力推荐的是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如果你的水平能够直接从《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和《大问题》这两部书开始入门,那是最好不过了,这两部书也是非常通俗易懂,但内容详实太多。   相比之下《大问题》的名气最大,内容最详实,   罗伯特.所罗门是最博学渊识的哲学教授之一,他不仅仅对所有著作了如指掌,他还有部全部由原著选节串起来的哲学入门书,叫做《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而这本书全名叫做《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作为一个简明导论课程,其实一点没有减少内容,而是取消了原著选节后,把所有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穿插在以下大问题的每个分项问题里:“生活的意义”、“上帝”“实在的本性”、“真理的追寻”、“自我”、“自由”、“道德和好的生活”、“哲学、性、种族和文化”、“美”。精彩是在于教授基于对那些原典熟悉后的总结,以及深入浅出的穿线和引述,这本书精彩至极,可以说一本知哲学、一本知天下。

  问题导向的第三本适应入门的教课书是哈罗德·泰特斯等的《老问题:西方哲学的经典议题》,这本书虽然不错,但比起上述两种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教科书比,显得比较中庸吧。


二、哲学史导向的哲学入门书:
     这里就不推荐梯利、罗素或古斯塔夫的专业哲学史论著了,因为那些是哲学专业的人硬着头皮读的东西,比较专业而且枯燥,对于哲学史,其实完全有很多轻松阅读的方式,比如下面介绍的这些:

  首推《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作者还写过《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基本以哲学史为导向,可以说简明扼要、包罗万象,如果说不足的话,就是面面俱到时,每一个哲学家都有点蜻蜓点水,没有深入,不过,对于一般入门的学习还是足够了。最主要的是,比较容易看进去。

  其次是美国人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花了50多年时间写了11卷的《世界文明史》,其价值等同于中国的《资治通鉴》,最主要是他写的东西文笔流畅到极点,而他一生致力于“热情地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的象牙塔里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这本《哲学的故事》以故事形式将一个个哲学家思想串起来,非常通俗易懂,是上世纪流行很久的哲学入门教程。

  如果想再简单一些,就是两部英国人写的, 尼古拉斯·费恩写的《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 这本书简单介绍25个哲学家极其思想,还有奈杰尔.沃伯顿的《40堂哲学公开课》,这本书介绍40位哲学家。这两本书虽然不够齐全,但也都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如果你不是想系统性地学习,历来哲学家的传记和思想,只是想从中受些启迪,这两书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三、哲学原典串起来的正统入门教材:
1 首推罗伯特.保罗.沃尔夫的《aboutphilosophy  这本书有两个译本,大陆人翻译的叫《哲学是什么》版本较新,台湾人翻译的叫《哲学概论》,翻译的特别好,我是看的这本。这本虽然看起来按哲学大类分类,但实际是按时间的人物出场顺序写的,写得非常简明易懂,可以说是不同风格可以同以上《大问题》比肩的通俗而异常流畅的入门教材,应该是没有任何基础的阅读也没有障碍。

  2、再推的是罗伯特.所罗门的《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前面的《大问题》也是同一作者写得简明版本,但等于完全打破重新组合了,两本书完全没有一点关系。这本书就稍微专业些,材料引用得大块大块得,也没有上面那本轻松简明扼要。

  3、如果你看这类的正式教材还是不适应,那么有种非专业的教材,是英国汉默顿的《思想的盛宴》,其实这本书原名叫做《名著导读》,原来是分历史、哲学、科学、宗教和文学五大类,用自己非常简明的言语,在最短的篇幅里把西方思想史上影响重大的200部经典著作,不可思议的用自己的语言,几乎完整地提纲挈领地介绍得淋漓尽致,而这本书,选了其中的100篇,我想,这100部原典不仅篇幅浩瀚而语言拗口不容易懂,结果被坐着几千或者一两万字就叙述了一篇著作的伟大思想,这么一本书看的时间,你就省去看那100部枯燥的原著了,毕竟,世界上要看的书太多,我们只要贴切地了解思想即可。

   如果要我给入门者推荐,毫无基础的我推荐唐纳德.帕尔玛的西方哲学导论》,稍微想深入些、也适合入门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保罗.沃尔夫《哲学概论》(也译作:《哲学是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11-1 16: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20-11-1 16:14 编辑

读书札记009 历史入门书籍印象


“老师拿来一只用布盖着的小鸟,然后他把鸟的腿露出来让学生猜这是什么鸟。我实在是不知道就交了白卷。老师一看,很生气,问:你为什么交白卷?你叫什么名字?我一听,气呼呼地把裤腿卷起来,露出两条腿说:现在该轮到你猜猜我是谁了吧?”

   看到这个笑话我就乐不可支,因为小时候历史地理,地理就往往给你个地图形状,让你认什么地方的地图,然后有什么物产?而历史呢,动辄让你背历史年代,即使记忆出色的学生时代,也被这些不必要的背诵伤透了神,小时候居然如此痛恨历史。  而长大后,可以顺着自己的喜好看了,反而迷起历史,象历史学科,凡是可以轻松查到的年份之类的完全不必要记忆,我们的资料查询,完全就足以解放记忆的,只需要记住一个朝代顺序的口诀表,就基本基本学习历史的基础了。  我们的教育,往往在那些不必消耗的细节上几乎花费了全部的精力,而不是学习历史的经验和思考性的东西。
    下面就是我看过的一些觉得不错的入门的历史书籍,当然,真正学习历史就是看一遍《资治通鉴》和前四史,


    一、经典的驰名之作
    分别是:童书业的《春秋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 (东汉以前的中国史)、孟森的《明史讲义》、《清史讲义》、   萧一山《清史大纲》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以上可能是近代最有名最有文采的历史书籍了,可惜没有人能写一部通史,最遗憾的是张荫麟,居然写得那么深入浅出文采斐然,可惜只写到东汉;  蒋廷黻是个外交家,以外交的角度写了《中国近代史》 ,主要观点是清政府不懂外交、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太缺少对外界政治制度的认识,不了解诸强心理和运作,当然清政府犯了太多不懂外交的错,但这本书也绝对话了,记住一句“弱国无外交”

   童书业的《春秋史》可能是堪比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的一部才华之作,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应该是研究清史的权威之作,所以他的《清史大纲》集成了清代通史的内涵,孟森更是明清史上大家,这几部是公认的史学权威大作。


   二、通史类:入门篇1
  这里是我推荐的适合没有基础的人入门的通史书籍
1、中国通史(全七册)傅乐成主编牵头,组织六位台湾史学界第一线的青壮年俊彦编写的
   这套书语言优雅,叙述简介,每册书也就15万字到20万字吧,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和篇幅,对中国历史有个概念


2、陈舜臣 中国的历史(全七卷)
   陈舜臣是日本籍的台湾人,对中国历史颇有研究,本来是以十八史略历史小说出名的陈舜臣,正儿八经写的一部浅显的入门的中国通史,写作是严肃的,因为有着十八史略历史小说基础,写的故事性很强,作者也为了写本书特意到国内考证过,应该说历史功底是有的,唯一的不足,就是时不时带有些推理,虽然推理的不错,但在严肃的历史书籍里面运用推理似乎有点不严肃。
    这套书跟上面一套一样,篇幅简洁,非常适合入门


3、柏杨《中国人史纲》(上下)
   柏杨这书在专业界口碑不高,原因就是柏杨感情注入太多,动不动摆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使得观众容易感情代入,这是不严肃的,因为从来中国的历史学家都只提供史料,而不代入任何个人情绪,读者可以从史料中作出自己的判断、养成自己的喜好,而不像足球评论员一样,在解说过程中就影响了观众,这是历史书籍编写忌讳的。

   但是柏杨在狱中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资治通鉴》,他翻译的白话版《资治通鉴》还是首选的一个版本,除此外,他还把自己翻译的白话《资治通鉴》资料重新组合,按照纪事本末体编写了《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当然这与南宋袁枢《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完全不一样。
   所以有了这么个基础,柏杨《中国人史纲》在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春秋战国等线索纷乱得让人不知所从时,柏杨这本书整理的脉路异常清晰,如果对这几段历史厘清困难的人,推荐看这套。


4、宫崎市定或者内藤湖南的中国史,京都学派的两部代表作,也是日本的两部最好的中国史,虽然历史长了一点,至今仍算经典


二、通史类:入门篇2
1、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两册),没什么说的,民国大家之作,虽然名气不如呂思勉、钱穆,那只是因为这通史学术性的深度不够,但对于历史介绍来说,还是足够的。

2、钱穆的《国史大纲》
   文采斐然,尤其制度等方面颇有深度,可以找出百余处论文论题,但钱穆这通史还是给历史专业看的,普通观众看了费劲,尤其是竖版繁体,对一般人来说很有些阅读障碍,所以不太适合初学者。
3、呂思勉
  呂思勉则与錢穆、陳寅恪、陳垣同被尊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通史只写过2部,一部是34四年代权威畅销教材《白话本国史》,还有一部就是为流亡大学生写的《吕著中国通史》。

   《白话本国史》曾长期被用做“自修适用”读物,自述“此书系将予在中学时之讲义及所参考之材料,加于增补而成”,赢得“我国第一部白话文通史著作,也是当时最完整的一部通史著作”的特殊荣誉。此书出版后销量久盛不衰前后修订过四版,倒是作为大学教材居多。。《白话本国史》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叙述传统史籍记叙的诸如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内容;另一部分则描绘了多被前人所忽略的历史时期风俗人情、农工商业、社会状况,这些都是以前的通史类的书籍所不具备的特色。

    而《吕著中国通史》就似乎更有些剑走偏锋的味道,这可能是已经有了另一部讲述很细致的《白话本国史》来喱清24史了,这本《吕著中国通史》主要就是喱清《通典》、《通志》的一些内容。所以《吕著中国通史》前半部是讲“典章制度”,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这部分是重点内容;后半部是起自黄帝而至民国止的政治学,讲“理乱兴亡”。与普通的史书编排不同,是属于偏制度喱清主脉路的简纲,但太简单缺乏深入,也缺少系统和翔实性,作为单独的一本通史是不足够的。

   呂思勉的水平不容置疑,但他的半白半文言的行文,那些民国半吊子的文言文,干巴巴又拽,实在不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所以尽管是本好通史,但不推荐。

三、通史类:专业篇:
1、台湾陈致平的《中华通史》(全12册),贵州教育出版社今年刚出全套,这是最值得推荐最好的通史书,虽然稍微专业,但仍然适合一般没有基础的人通读,只需要稍微略过制度等方面的部分即可,文笔短句、古色古香,明显是文言功底的简洁,语言美、功底深、深入浅出,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套。

2、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跟现代很多西方哲学教材一样,是大块原著的材料串成的,难得是饱览群书,从各历史典籍中大刀阔斧剪裁而成,对于一定古文功底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辅助通史书,这套国人提及不多,可能就在于文言吧

3、白寿彝《中国通史》(12卷)  类似辞海般只适合查阅资料,不适合通读的通史,令人头痛的是虽然是八十年代编写的,依然到处阶级性分析,这种态度对于不能代入任何情绪的历史书籍来说,阶级论影响是致命的。这是我买了后觉得占地方的一套

4、范文澜《中国通史》(10卷)  文采和归纳力比白寿彝的那套好,前四卷是范文澜自己编的,但致命缺陷是阶级论,对农民起义一律大唱赞歌,大费篇幅,这跟港台对农民起义一律采取贬低甚至憎恶的态度,都不是合适的历史态度。

5、文言好的,可以看《纲鉴易知录》

四、断代史:入门篇
  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10卷),这套书有政治制度上的内容,特点在于着眼点和分析方式有异于我们习惯的思维,可以带来点新意,但毕竟是面向日本人的粗浅介绍中国历史的读物,日本人在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前提下的普及读物,要知道我们本国人自小就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很多点滴的知识,所以这套书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肤浅的入门书,绝不是什么高深之作;似乎现在国外知识青年在一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心理下,这套书显然被拔高到一个它所不能承载的高度。

   但就断代史的入门来说,是一套好书,如果想从断代史开始入门的,可以选择这套,其内容是:
    01卷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第02卷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
  第03卷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第04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
  第05卷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第06卷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第07卷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08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第09卷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第10卷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

五、断代史:专业篇:
1、中国断代史系列(16册)
   这是目前最好的断代史,是由各个专业权威专家分别撰写的,分别有:《中华远古史》、《殷商史》、《西周史》、《春秋史》、《战国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上、下)》、《宋史》、《辽金西夏史》、《元史》、《明史(上、下)》、《清史(上、下)》。  虽然不太适合初学者,但肯定比白寿彝范文澜那两套通史更有价值。

2、剑桥中国史(全十一册、缺宋朝史
   这套也是最好的断代史,可惜的是宋朝史一直列入计划,一直难产,中国也就是宋朝史没有权威的书籍,史学界一直在等这部的宋史,也汇聚了宋史的专家,但一直没出宋史是个遗憾

3、吕思勉的断代史
  不全,有《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上下)》,水准颇高,但遗憾也是半文半白的半文言,太煞风景。

六、资治通鉴
    1、在看了前面入门书籍后,最终学历史的还是要看《资治通鉴》,如果看不进文言版本的,那么柏杨版、台湾30位学者版以及国内翻译版三个版本的白话资治通鉴都是不错的、各有特色。  如果不介意思想被情绪染色的话,柏杨的那套文采上首推。

    2、如果看两遍资治通鉴,不如看一遍《资治通鉴》,再看一遍《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觉得资治通鉴都是按年代顺序、事件顺序,记录得太凌乱了,于是就不按编年,而是以一个个完整的故事重新编录的,这样一来,我们不会有看资治通鉴,看到前面的故事,由于年代久了,后面故事又续上了,我们却记不得以前的内容了,这样编写作为一种补充,反而使得资治通鉴故事性可读性增强了。

    《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也出了白话版的,但记住不要买柏杨版的,那是柏杨自己编的,而不是袁枢的版本

七、近代史权威书籍:
1、(美)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是长期以来流行的版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国内也出版,但删节太甚以及没有阅读价值了,这本书是近代史最好的书籍。
2、(美)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这本书有逐渐取代徐中约那本的趋势,可以说与徐是并列的两套最好的近代史书。
3、(台)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70年代)这本书国内也有出版,据说没有删节
4、(台)张玉法《中国现代史》(78年)
5、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新中国三十年》
   唐德刚特色是议论的鞭辟入里,读他的书,象吃碗麻辣烫过瘾,但他偏激、表情丰富,甚至煽动性强,我们从他的书得不出对历史客观的评估,而是会受到他影响,带着他思想的烙印,先入为主带着偏激看历史,所以唐德刚这种倾向鲜明的书,不适合作为第一套入门的书,而是在读了很多其他客观的以后,你已经形成历史观和概念后,然后作为一种消遣和思路的开拓,去读读唐书,还是蛮有味道的。

八、世界史:
   1、如果仅仅想了解欧洲或者西方史,那么下面两种是最好的:
   《现代世界史》帕尔默,只是写了欧洲的历史
   《西方文明简史》杰克逊.斯皮瓦格尔
   翻译得不错,专门讲述西方历史,篇幅适宜而又比全球史那些面面俱到的要详尽,《西方文明简史》不知道为什么一出来就断货,网上价格炒很高,好在我在亚马逊中无意看到偶尔有货时下了手,这些历史,看起来朗朗上口,当然就更朗朗上眼。

   2、全球史观导向:
     先介绍上世纪三部经典的开创全球史观导向的开山之作: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斯塔夫里阿诺斯
    《世界史纲》韦尔斯
    《世界史》威廉?麦克尼尔 是《西方的兴起》简化版
   而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新全球史》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

   3、文明史观导向:
    最出色的也最浩瀚的是世界文明史(11卷)杜兰特台湾幼狮文化翻译,就文笔来说,等同中国的史记,就内容来说,等同于中国的资治通鉴,可惜只写到拿破仑时代,杜兰特无论哲学还是历史,都一心用最浅显的方式说最深刻的内容,所以无论他编写的哲学史也好,还是与妻子穷一生的精力编写的这套文明史,文字上流水潺潺,读起来畅快得是种享受,唯一的遗憾,这套书只有台湾幼狮文化翻译,有几部尤其是拿破仑时代,翻译得跟机器人似得。
   另外还有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代表作是《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

     4、事件导向:
   《世界大历史》(五册)由美国各著名大学54名历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集中编写,每一册专门介绍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介绍这一时期内改变世界的12件大事,这种记叙历史的方法非常独特,不能算是正式的历史书籍,但可以从每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推而延至整个时代的脉搏和变迁,非常有意思的一套书。
     如果要我来推荐历史入门书籍,首先先学会背个朝代顺序表:我小时候背的:“尧舜禹夏汤商周,春秋战国乐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还有一个版本是: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然后再看简单的通史类:最简单的是柏杨《中国人史纲》;稍微复杂一些陈舜臣《中国的历史》(全七卷)或者傅乐成牵头的《中国通史》(全七册),这两部二选一都是十五万字左右一卷,比较简洁系统树一个历史框架,通俗易懂。  专业而通俗的,则台湾陈致平的《中华通史》(全12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11-1 16:14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10 心理学入门书籍印象
  ——克里希那慕提在其著作《重新认识你自己》一书中说:“只有当你生活的快乐中断了,或者想要逃避痛苦时,你才会亲眼看到自己的局限。如果你们夫妻恩爱,你们有一个漂亮的家,有乖巧的孩子和充裕的财产,身边的一切都尽是圆满,你就丝毫不会觉察到了自己的局限。然而一旦起了波澜,你家庭的和睦开始瓦解,你损失了财产或者受到痛苦、焦虑的威胁,那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有限。你一但开始和外界的干扰抗争或保卫自己免于内忧外患,你才知道自己是受限的。我们大多数人不论在外表或在内心的深处,几乎随时随地都处于被干扰的状态,这种波动不安就暗示着自己的局限。就象自己家的宠物一样,你爱抚它,它的反应就十分友善;一旦遭到敌对,它凶残的本性就暴露出来。”

  而克里希那慕提随后一小段也很有意味:“为什么我们总想逃避现实?譬如我们怕死,于是发明各种学说、希望、信仰来遮掩死亡的事实,然后死亡的事实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导言:
我一向读书很功利主义,我从不是想从中系统学习什么,而是直接攫取对我最有用的部分,所以,我一直想能静心下来,不带任何功利心去读写东西,系统化一下,只不过这工程太浩瀚,我已经没那么多时间供提升自己了。  而在我所有社科类别中,我觉得我阅读的大量心理学的书籍,对我帮助犹大。

作为一代从佛洛依德风潮中长大的一代,我觉得弗洛伊德式扯淡式心理学,恰恰是人们怀疑心理学的理由,一个任何都能牵强到与性相关的学派,注定了生扯硬套。  真正改变我看法的时《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这本书的第一个实例就是讲述人脑左右半球分工的实验,其实我一直对人们所描述的左右半球分工学说感到怀疑,所以很感兴趣地看人们到底是怎样实验的:首先是拿猫实验,用外科手术切断猫的左右半球的神经连接,并使得左眼只接受左半球信息,右眼只接受右半球信息,结果把猫蒙住右眼,放入一个迷宫里,让猫穿过迷宫找到食物,当猫能够熟悉记忆判别路径时,再蒙上左眼放入时,猫对在哪里转弯完全没有方向感,不得不重新学习。

    光这些还不足以让自己相信,因为最终还要是人体实验、并且由人类实验来证明判断出这才有让人信服的理由,我不相信法律会允许在人体上做实验。人脑的左右半球是通过一个叫“胼胝体”相互联系的,这“胼胝体”相当于20亿根神经纤维的“光线”,如果“胼胝体”被切除了,那么左右半球的联系就被切除了。而1950年代对于极端而无法控制的癫痫病人来说,只有切除“胼胝体”作为最终的治疗,这才给了心理实验室人体实验的机会。结果从十例切除的病人中找到了4名志愿者做得左右半球分工的测试。

社科类跟理工类不同,社科类很多导论性的书籍,已经给了我们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空间,如果你再深入下去,倒不如多看几本不同的入门书,因为每个人的精华都凝结在自己编的一本教科书,你花几十元就可以学习到一个人一生的经验,而不同人的经验,这种重合又交叉的学习,肯定让你立体般的受益。

与普通心理学导论相比,我主张先读一本社会心理学,因为普通心理学更多涉及生理学,相对枯燥,等你能把睡眠、神经等研究能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时,那已经是入门之后的感悟了,而社会心理学,倒是我们与群体相处,我们了解和影响社会、群体最直接的地方,看起来也颇有趣。

社会心理学的事件人格化,说明了对大众心理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如果一场灾难,仅仅是一个数字,那么它打动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但如果我们从遭难的大视野注释到个体,再把个体的遭难放大,那么就有着人格化社会事件效应,起着无以伦比的传播效果。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凯文·卡特的《饥饿的苏丹》作品内容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幅画比一万句援助饥馑的非洲有着更颠覆的撼动力量。  而中国当年希望工程,那副宣传画大眼睛小女孩的目光,也是推动希望工程的人格化事件的代表作之一。

而柴静,《穹顶之下》受到这么多的攻击,一方面是国人莫名其妙的大局观:自己身心受到损害之际,居然能站在宏观立场,为政府的工业发展做出理解,这跟我们的教育有关,西方是利己主义教育,讲究个性,同样事件在西方,肯定公众大多站在柴静一边。   而柴静的败笔也在于事件的人格化,她找了自己孩子受雾霾影响的引子,叫做“我与雾霾的个人恩怨”,这一下子立题太小不说,一旦这个人格化例子,被人找出现在医学不确定的地方,那么,歪曲了这个引子,以后是不是客观有理,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被歪曲了。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有3段对大众乌合之众的分析,如果柴静读了,恐怕不会犯这种错误:
“——群体是不受推理影响的,它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起来的观念。因此,那些知道如何影响它们的演说家,总是借助于它们的感情而不是它们的理性。逻辑定律对群体不起作用。让群体相信什么,首先得搞清楚让它们兴奋的感情,并且装出自己也有这种感情的样子,然后以很低级的组合方式,用一些非常著名的暗示性概念去改变它们的看法,这样才能够——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回到最初提出的观点上来,慢慢地探明引起某种说法的感情。”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一切时代的宗教书和各种法典,总是诉诸简单的断言。号召人们起来捍卫某项政治事业的政客,利用广告手段推销产品的商人,全都深知断言的价值。?——如果没有不断地重复断言——而且要尽可能措辞不变——它仍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得到断言的事情,是通过不断重复才在头脑中生根,并且这种方式最终能够使人把它当做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


入门书籍推荐:
一、   零基础的社会心理学书:
1、《影响力》:这本书老被误以为营销方面的专业书,其实是
用通俗例子串成的社会心理学的书,研究的是人类与群体间的互相影响,看了后,对把控大众心理,以及自己不要莫名其妙受影响有点帮助
2、《影响力心理学》这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津巴多所著从: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态度、偏见等专题,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人们的影响,比上本书专业,但仍可以容易当入门书


二、入门准备书:
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不仅仅读了让我们信服心理学,而是学习那些匪夷所思的心理学实验设计,这种实验设计学习的本身,对我们帮助更大。
2、《对"伪心理学"说不》(新版叫做:《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这是一本运用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阐述心理学的好书,与上面心理学实验对照看收货很大。
3、《心理学的故事》莫顿·亨特著,可以说是一部生动的心理学史,它在于活泼生动,更主要是还把心理学各主要学派的观点非常精辟地叙述了一遍,看了入门这三本书,实际心理学已经入门了。


三、社会心理学:
   我一直觉得《社会心理学》比《普通心理学》更实用、更有趣、对我们生活帮助最直接,如果没有耐心学习心理学的人,读一本《社会心理学》,一般可以勉强应付我们面对的社会了
1、《社会性动物》艾略特·阿伦森最具盛名的获奖书,它选取的社会心理学对日常最有用的部分,不是一部体系完备的书,成书时间也早,但却是最实用的、也比较易读的。非专业人士推荐这部。
2、《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所著,最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大作,学习这类知识的首选。
3、《社会心理学》艾略特·阿伦森与人合著的,体系比较完备的,几乎可以与戴维·迈尔斯那部齐名的社会心理名著。


四、普通心理学导论:
1、《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最著名的心理学入门书
2、《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作者戴维·迈尔斯的另一部大作,我个人以为毫不比津巴多那部差,想学心理学导论的,二者选一则可。
3、《心理学导论》库恩等著,传统结构的心理学导论书籍,与津巴多、迈尔斯基本三选一。很多中国大学心理学专业以本书作为主要参考书。
4、《心理学导论》本杰明. 莱希:这本书知道的较少,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编排,也不少高校以这本书作为心理学主要参考,这本书虽然是导论,在易读前提,有些话题比一般入门书还深入些。
5、《心理学导论》桑特罗克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这套丛书我都喜欢,这本书开本合适,我觉得比其他入门书都适合门外汉看,我时先从这本书看起的。


五、其他普通心理学入门书:
至于其他的人格心理学、变异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都不属于入门书籍了,这里不再介绍,只介绍导论性书籍。这里介绍的两本更适合专业学生学习的,没前面那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稍微学术化的心理学入门书,当然社科类的,基本专业与入门的,普通人真心想攻读,也没有那么多门槛障碍的。
1、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津巴多一向以通俗易读出名,这本书相对而言写给心理学专业的,可能没有前面那么通俗。
2、《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从1953年至今的一本心理学入门书


    心理学入门书就介绍到这里,我以为,人生至少要读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籍,要我推荐给普通读者的化,我推荐《影响力》,然后是《社会性动物》或者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二选一。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11-1 16:16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11
嗜书如命1
   看了《文雅的疯狂》和《嗜书瘾君子》里面的书痴情节让人乐得大笑开怀之余,也频频触碰到自己的共鸣之点。

     《看了文雅的疯狂》开篇引言从一个叫布隆伯格的图书大盗开始讲起,他居然在全国各地盗窃了价值2000万美金的图书,以至于他做精神鉴定期间,被一个黑手党大佬召见,这大佬很好奇,有着这么好的身手,为何不偷一些黄金钻石等容易出手的东西,却把“身怀绝技”的空空妙手用来偷书?   结果布隆伯格认真解释到:“我一本书也不卖,我是想收藏的”,结果不能明白爱书人癖好的大佬以为碰到了一个神经病,即刻终止了会见。

    西尔韦斯特..萨西一直担任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文献写书部助燃,可这位深思远虑的人,一想到自己死后,自己藏书的命运,就悲从头上起、寒从心上来,对着自己藏书,大哭到:“终有一日。你会铺陈于拍卖行的桌子上被售卖,那些粗手大脚的俗人会买下你,他们不见得象你们旧主人一样配上你们,他们根本不配拥有你们!  你们对我来说何等珍贵,我花了无数心血和时间才集齐你们,我是如何珍爱你们,整日与你们相伴,我们早就融为一体了”,结果一语成箴,萨西死后,仅仅过了五年,他的藏书就被拍卖后散藏于个个收藏家手中。

    当初我得绝症时,我第一反应也不是处理后事,而是想把自己收藏的CD和书籍能找一个真正懂得它们的继承者,只要对方能保证真正喜欢它们,不会把它们分散变卖或者拆零,我甘愿白送还贴运费,可惜我找不到周围任何一个能配得上它们的,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我死以后可以完美处置它们的人。  当时心里却是很难过,比如说我搜集的书,都是最好的版本最好的出版社,都是不得不看的代表性大家代表之作,无论覆盖面还是系统性,都是自己独特挑选眼光和长达20年不断精简与淘汰最后精炼出的最必须的。

   50年之后,埃德蒙.龚古尔做法正相反,他在遗嘱里说:“我一生所收藏,切勿赠予冷寂如坟的博物馆,苦待着粗忽之看客,投以蠢笨的一瞥。”而一定要交拍卖行,把珍藏散卖到那些如获至宝的收藏家手中去珍惜,正如我当初辛辛苦苦等待这样的机会,我当初搜罗到宝贝的快乐,现在可以传递给与我气味相投的后人。  埃德蒙.龚古尔的这段名言,成为他藏品精美拍卖图册上的题词。


   埃德蒙.龚古尔的想法也有道理,不过前提是他收藏的都是罕品、稀品,而象我那些大路货的收藏,分开一点没有意义,珍贵之处就是一个人独自拥有这些,通览这些,能造就出一个眼界不同的人,哪怕仅仅是偏科,都使得真正的意义逊色。


  而法兰西学院院士格扎维挨.马米耶,处理图书与上面两位不同,他把藏书全部捐给故乡小镇的公共图书馆,希望它们可以永远为后世的读者服务。  但是最有意思的是,他遗嘱上特意留下1000法郎,用于宴请国王桥与圣迈可桥之间的五十名书贩在最豪华的地方毫吃一顿,因为他几乎天天穿越这个地方,每天的乐趣就是在五十个书贩中穿梭、掘宝。   

   结果之后还真的95位书贩以及家人集聚巴黎时髦的大维富餐厅,大家回忆到马米耶每天视搜书如赴盛会,为此还特制了衣服:此衣衫口袋多而深,有如大麻袋,足以装书一堆,马米耶讨价还价至于,还“不忘递烟给男摊贩,如遇女摊贩,还特意掏出一糖果盒,赠人以巧克力。他晚上睡觉时,习惯让爱书围满自己的床。

   总之,《文雅的疯狂》这本书搜罗了世界上各种爱书成癖的奇人奇事,翻译得特好,语言古朴通畅,经常之乎之乎却只是增添古韵味,却也不至于读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11-1 16:16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12
嗜书如命2
   如果说《文雅的疯狂》是无数读书人的奇特传记,那么《嗜书瘾君子》就是用时刻点穴到天下爱书者的痒痒肉的诗意语言,忍俊不住的感觉和举止,让人产生共鸣,开始就说:“你可曾不经意晃进书店,原本打算只呆几分钟,结果随便一逛就是好几个钟头,出来手头还拎着一大堆书?光是置身于汗牛充栋、巧妙排列、精心归类的书海当中,是否让你莫名其妙地感到血脉贲张”,如果这些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判定你也是个嗜书瘾君子。

   书中写的是一个本来只是周六没事逛逛书店,没事翻阅书籍,自从买了第一本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的心路历程,其实我们每一个爱书者都一样,我所有家人也最烦我买书了,每次看到我买书都说我:你那么多书,看的完吗?  就跟书中男主人公一样,先转为自己的例子来说,最早散文随笔,也就朱自清、郁达夫、梁实秋、林语堂、鲁迅,后来想,既然收集了大家,周作人不能不收吧,于是先收集了一个选集,后来换成华东师范的四本套的选集,再后来看到十月出版社出的一个个精致小册子的全集,又换成全集了,鲁迅杂文也换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单册的全集了,然后柏杨、李敖、余光中、董桥、张晓风等港台大家,最后张中行、黄裳、木心、汪曾祺等,再接着发现民国散文天长梁遇春,然后又在民国的才子才女上搜罗一番,等到这些经典类的搜罗完了,这不,现在没事又开始研究当代这些辣笔的博文起家的,当然,先买先看,那些禁不起考验的,为了省出地方放其他书,扔垃圾书我是丝毫不会手软的。 所以,买书什么时候是尽头呢?

   《嗜书瘾君子》的语言特别俏皮幽默,让人忍俊不住还有共鸣,想不到大洋彼岸的爱书者,大家犯的毛病居然也都雷同,看着看着就会拍着屁股乐起来:“数量庞大不断爆增的书籍何以栖身?换句话说:压根没有足够空间,于是,我们只好书本堆叠起来——搁在地板上、桌上、床边、洗手间,总而言之:哪有空位往哪里摆。

    “家里有一大堆书的人,更是连搬家的念头都不敢有,一旦搬家,得好大功夫才能把那些书一本一本兜齐,再找足够的纸箱一一打包,还得冒着得罪一干亲朋好友的危险,连哄带骗地让大家帮忙把一个个奇重无比的纸箱一个个搬上车,到时候还要有人肯帮着搬下车。然后更麻烦的还得记者顺序,一个个再摆上去。”

   书中写到:嗜书瘾君子宁可饿肚皮也要看书,乔治.吉辛买起书来常不顾死活,有一次他站在书店的橱窗前,“饱受着欲求与肚皮的蓄索的双重煎熬”他的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直叫,简直就要揭竿起义,亘古的灵肉斗争在心中反复上演。要投靠书还是奔向食物?结果他:“在人行道上跫来跫去,一边数着口袋里的铜板,一抬头,小饭馆的招牌赫然在望,两方饥肠辘辘在心中交相呼应”,最后,他一咬牙一跺脚,干了一件嗜书瘾君子都会干的事:拿钱买了书。

    我看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干过类似的事,刚工作时,就几百块工资,那时候又喜欢书又喜欢买古典CD,古典cd一张正价当时要130,所以除去生活费和开支,每月喜欢去老街口的新华书店买书,然后再去博雅买原版cd,有一次先去书店,看到一套友谊出版社的柏杨全集,是那种分册小册子全集,毫不犹豫买了一套,然后看看剩下零钱,还可以去博雅买两张原版cd的指标,就把买过的书寄存在书店,自己去博雅挑了两张原版cd回来,取书时,发现自己存的书被人拿错了,于是看看兜里的钱,正好还够买一套的,但是回去的车费都没有了,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又买了一套,自己扛了一套书,走了30多里地回去的。

    以前老觉得自己嗜书瘾君子是一种病,现在看到有本书病情比自己还重,自己感觉好多了,站在一个稍微正常一点人的角度,看着更加嗜书的各种疯癫行为,我是又理解又好笑,这本书,从开始看我就笑个没停。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11-1 16:17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13 梁遇春

    梁遇春只活了27岁,除了译文外,只留下37篇小品文,收集在《春醪集》和《泪与笑》两个小集册里,如果他再能多活十年,肯定是可以与朱自清、徐志摩一样成为耀眼巨星,但即使是英年早逝,也是中国散文家中的翘楚,以前张若虚不就是“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我以为,梁遇春仅仅凭着《她走了》和《苦笑》两篇,这两篇的才思,就没有人与之比。

   常人写这样的抒发自己情感的小品,无比油腻、煽情,唯独梁遇春写得真情、感人,而且居然有种让人惊艳。如《她走了》,一开篇就是:“她走了,走出这古城,也话就这样永远走出了我的生命了。她本是我生命源泉的中心里的一朵小花,她的根总是种在我生命的深处,然而此后我也话再也见不到那隐有说不出的哀怨的脸容了。这也可说我的生命的大部分已民经从我生命里消逝了。”

  然后就是“两年前我的懦怯使我将这朵小花从心上摘下,花叶上沾着几滴我的心血,它的根当还在我心里,我的血就天天从这折断处涌出,化成脓了。所以这两年来我的心里的贫血症是一年深一年了。今天这朵小花,上面还污染着我的血,却要随着江水——清流乎?浊流乎?天知道!——流去,我就这么无能为力地站在岸上,这么心里狂涌着鲜红的血……”

  《苦笑》似乎是紧接着这篇写的,我查不到这两篇的背景,我不知道是否梁遇春是在自己身患重病时候,还是悲观厌世时候,将文字中的女子放生,还是别的原因,《苦笑》里接着倾诉说:“在我眼里,天下女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你」,一是「非你」。一切的女子,不管村俏老少,对于我都失掉了意义,她们唯一的特征就在于「不是你」这一点,此外我看不出她们有甚么分别。”

   对放生女子后的思念,梁遇春这么写到:“我现在极喜欢在街上流荡,因为心里老想着也许会遇到你的影子,我现在觉得再有一瞥,我就可以在回忆里度过一生了。在我最后见到你以前,我已经觉得一瞥就可以做成我的永生了,但是见了你之后,我觉得还差了一瞥,仍然深信再一瞥就够了。你总是这么可爱,这么像孙悟空用绳子拿着银角大王的心肝一样,抓着我的心儿。”

    尤其是这句“在我最后见到你以前,我已经觉得一瞥就可以做成我的永生了,但是见了你之后,我觉得还差了一瞥,仍然深信再一瞥就够了”,简直是活生生地写到每一个人的心坎里了,如果有一个人这么为你写上一句,不管你今生是如何悲凉,你已经在文字中永恒了,而这样让梁遇春想着心痛,痛到如此牵肠挂肚,文字横亘了数十年,在如今这个不重情浮躁的社会里,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感到着一个又一个的人。

   梁遇春似乎讲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年轻时候就死,人们就永远记住,结果一语成箴。是的,人们永远带着惊艳和惋惜记住你,你这摧残如流星在中国文坛划过的年轻,以及你生活的哀叹,你说人一生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爱、为了情,那么,你的文字让我们记住了。

   世界上没有任何美好的东西是永恒,唯有文字留存。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11-1 16:18 |只看该作者
附梁遇春的《她走了》和《苦笑》,懒得打这么多字,直接从网络找来复制,也没有详细校对:

《她走了》

她走了,走出这古城,也话就这样永远走出了我的生命了。她本是我生命源泉的中心里的一朵小花,她的根总是种在我生命的深处,然而此后我也话再也见不到那隐有说不出的哀怨的脸容了。这也可说我的生命的大部分已民经从我生命里消逝了。

两年前我的懦怯使我将这朵花从心上轻轻摘下,(世上一切残酷大胆的事情总是懦怯弄出来的,许多自杀的弱者,都是因为起先太顾惜生命了,生命果然是安稳地保存着,但是自己又不得不把它扔掉。弱者只怕失败,终免不了一个失败,天天兜着这个圈子,兜的回数愈多,也愈离不开这个圈子了!)——两年前我的懦怯使我将这朵小花从心上摘下,花叶上沾着几滴我的心血,它的根当还在我心里,我的血就天天从这折断处涌出,化成脓了。所以这两年来我的心里的贫血症是一年深一年了。今天这朵小花,上面还污染着我的血,却要随着江水——清流乎?浊流乎?天知道!——流去,我就这么无能为力地站在岸上,这么心里狂涌着鲜红的血……

她走之前,她老是默默地听我的忏情的话,她怎能说什么呢?我怎能不说呢?但是她的含意难伸的形容向我诉出这十几年来她辛酸的经验,悲哀已爬到她的眉梢同她的眼睛里去了,她还用得着言语吗?她那轻脆的笑声是她沉痛的心弦上弹出的绝调,她那欲泪的神情传尽人世间的苦痛,她使我凛然起敬,我觉得无限的惭愧,只好滤些清净的心血,凝成几句的谎言。天使般的你呀!我深深地明白你会原宥,我从你的原宥我得到这个人唯一的价值。你对我说,“女子多半都是心地极偏狭的,顶不会容人的,我却是心地最宽大的。”你这句自白做了我黑暗的心灵的闪光。

我真认识得你吗?真走到你心窝的隐处吗?我绝不这样自问着,我知道在我不敢讲的那个字的立场里,那个字就是唯一的认识。心心相契的人们那里用得着知道彼此的姓名和家世。
你走了,我生命的弦戛然一声全断了,你听见了没有?




《苦笑》

   你走了,我却没有送你。我那天不是对你说过,我不去送你吗?送你只添了你的伤心,我的伤心,不送许倒可以使你在匆忙之中暂时遗忘了你所永不能遗忘的我,也可以使我存了一点儿濒于绝望的希望,那时你也许还没有离开这古城。我现在一走出家门,就尽我的眼力望着来往街上远远近近的女子,看一看里面有没有你。

  在我眼里,天下女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你」,一是「非你」。一切的女子,不管村俏老少,对于我都失掉了意义,她们唯一的特征就在于「不是你」这一点,此外我看不出她们有甚么分别。在FICHTE的哲学里,世界是分做EGONON-EGO两部分;在我的宇宙里,只有YOUNON-YOU两部分。我憎恶一切人,我憎恶自己,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你,都是我所不愿意碰到的,所以,我虽然睁着眼睛,我却是个盲人,我甚么也看不见,因为凡是「不是你」的东西,都是我所不肯瞧的。

  我现在极喜欢在街上流荡,因为心里老想着也许会遇到你的影子,我现在觉得再有一瞥,我就可以在回忆里度过一生了。在我最后见到你以前,我已经觉得一瞥就可以做成我的永生了,但是见了你之后,我觉得还差了一瞥,仍然深信再一瞥就够了。你总是这么可爱,这么像孙悟空用绳子拿着银角大王的心肝一样,抓着我的心儿。我对于你,只有无穷的刻刻的愿望,我早已失掉我的理性了。

  你走之后,我变得和气多了,我对于人生总是这么嘻嘻哈哈敷衍着,对于知己的朋友总是这么露骨地乱谈着,我的心已随你的衣缘飘到南方去了,剩下来的空壳怎么会不空心地笑着呢?然而,狂笑乱谈后心灵的沉寂,随和凑趣后的凄凉,这只有你知道呀!我深信你是饱受过人世间苦辛的人,你已具有看透人生的眼力了。

  所以,你对于人生取这么通俗的态度,这么用客套来敷衍我。你是深于忧患的,你知道客套是一切灵魂相接触的缓冲地,所以你拿这许多客套来应酬我,希翼我能够因此忘记我的悲哀,和我们以前的种种。你的装成无情,正是你的多情;你的冷酷,正是你的仁慈;你真是客套得使我太感到你的热情了。

  今晚我醉了,醉得几乎不知道我自己的姓名,但是一杯一杯的酒使我从不大和我相干的事情里逃出来,使我认识了有许多东西实在不属于我的。比如我的衣服,那是如是容易破烂的,比如我的脸孔,那是如是变得更消瘦,换一个样子。但是在每杯斟到杯缘的酒杯底我一再见到你的笑容,你的苦笑,那好像一个人站在悬崖边际,将跳下前一刹那的微笑。一杯一杯干下去,你的苦笑一下一下沈到我心里。我也现出苦笑的脸孔了,也参到你的人生妙诀了。做人就是这样子苦笑地站着,随着地球向太空无目的地狂奔,此外无别的意义。你从生活里得到这么一个教训,你还它以暗淡的冷笑,我现在也是这样了。

  你的心死了,死得跟通常所谓成功的人的心一样地麻木;我的心死了,死得恍惚世界已返于原始的黑暗了。两个死的心再连在一起有甚么意义呢?苦痛使我们灰心,这真是「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我们是已失掉了生的意志和爱的能力了,「希望」早葬在坟墓之中了,就说将来会实现也不过是僵尸而已矣。年纪总算青青,就这么万劫不复地结束,彼此也难免觉得惆怅吧!这么人不知鬼不觉地从生命的行列退出,当个若有若无的人,脸上还涌着红潮的你怎能甘心呢?因此你有时还发出挣扎的呻吟,那是已坠陷进的走兽最后的呼声。我却只有望着烟斗的烟雾凝想,想到以前可能,此刻绝难办到的事情。

  今晚有一只虫,惭愧得很我不知道它叫做甚么,在我耳边细吟,也许你也听到这类虫的声音罢!此刻我们居在地上听着,几百年后我们在地下听着,那有什么碍事呢?虫声总是这么可喜的。也许你此时还听不到虫声,却望着白浪滔天的大海微叹,你看见海上的波涛没有?来时是多么雄壮,一会儿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你我的事情也不过海里的微波罢,也许上帝正凭栏远眺水平线上的苍茫山色,没有注意到我们的一起一伏,那时我们又何必如此夜郎自大,狂诉自个的悲哀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11-1 16:19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14 余光中
         “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让灵魂很舒服的在泥土里蠕动”——林语堂


    要说余光中的代表作,应该就是鬼斧神工、大气磅礴,想象到气象万千的《鬼雨》、《逍遥游》和《听听那冷雨》这三篇代表作吧。

    余光中有四个女儿,六十年代曾经有一个儿子,出生三天就去了,《鬼雨》这篇就是写出世仅三天的儿子的,开篇三通电话,没有直接写,但用医生的电话告诉孩子的不幸,而后第二段,转到莎士比亚的教课课堂:““你们要是夜行怕鬼,不妨把莎老头子这段诗念出来壮壮胆。这没有什么好笑的。再过三十年,也许你们会比较欣赏这首诗。现在我们再从头看起。第一段说,你死了,你再也不用怕太阳的毒焰,也不用畏惧冬日的严寒了(那孩子的痛苦已经结束)。哪怕你是金童玉女,是Aothony perkins或者Sandra Dee,到时候也不免像烟囱扫帚一样,去拥抱泥土。噢,这实在没有什么好笑。不到半个世纪。这间教室里的人都变成一堆白骨,一把青丝,一片碧森森的磷光(那孩子三天,仅仅是三天啊,停止了呼吸)。对不起,也许我不应该说得这么可怕,不过,事实就是如此(我刚从雄辩的太平间回来)。青春从你们的指隙潺潺地流去,那么昂贵,那么甜美的青春(停尸间的石脸上开不出那种植物)!”

   “一来这里,我们就打结,打一个又一个的结,可是打了又解,解了再打,直到死亡的边缘。在胎里,我们就和母亲打一个死结。但是护士的剪刀在前,死亡的剪刀在后(那孩子的脐带已经解缆,永远再看不到母亲)。然后我们又忙着编织情网,然后发现神话中的人鱼只是神话,爱情是水,再密的网也网不住一滴湛蓝……

   接着写去埋葬孩子:“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雨在海上落着。雨在这里的草坡上落着。雨在对岸的观音山落着。雨的手很小,风的手帕更小,我腋下的小棺材更小更小。小的是棺材里的手。握得那么紧,但什么也没有握住,除了三个雨夜和雨天。潮天湿地。宇宙和我仅隔层雨衣”

   余光中用一种难以抒怀的伤悲,去用悲愤用构筑么那么磅礴的一个画面,以至于超越了个人生死,直击到宇宙的生死停留,你想象不到一种仰天长啸的悲痛,不着一个悲字,悲情却有如闪电划彻长空,以一种鬼斧神工的构筑,以一种框架式的抒情,似乎只有大气磅礴到如此极致的抒情,才能把坐着悲伤的笔力劲透,这是沾满生命的悲情,枯竭一生的才情的惊世之作,如果有选择,宁可用此旷世之作去换回原先的幼小的生命,然而逝者已去,唯有悲愤的闪电雷鸣,透过那冷雨,一直冷透到如今。

   《听听那冷雨》同样是写雨:“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人们都说余光中的诗是散文诗,而散文却是诗,没有诗歌的底蕴和构思,是写不出余光中式的散文的,而这篇的结尾更是把诗歌的意境凝练到散文中去:“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所以说,那些幽默小品,那些怀人忆旧、那些哲理世故的散文,有了一定文字功底的人,在经历的沉淀之后,都可以信手拈来,这些文字上,永远是文无第一,但是余光中的这几篇鬼斧神工的大气之作,可以说独一无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11-1 16:21 |只看该作者
读书札记015  阅读与文学批评


   小说阅读:

    不知道为什么,无论音乐还是书籍,我肯定比一般人阅过的要多,按理说,早就该历经修身养性到安身立命的境界了,谁知道到了成为一个老男人时候,也没有修炼出来,内心里的野性一直在自己血脉里流淌,不知道哪一天就开始奔腾起来,所以,2015年这个春节假期,我主要在修心养性,我先从蒋勋的《孤独六讲》开始看起,然后再看: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以及保罗•乔尔达诺《质数的孤独》、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这三本不太为人所知的美国、意大利和捷克的经典作品。  

    也许我天性是喜欢热闹的人,骨子里喜欢孤独,幸福是一件太消磨人意志的物事,只有孤独的人才有思考,同样的,凡是做出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从饥饿感和清贫中磨砺出的,现在自己的激情随着年纪消逝很多,所以就从饿点肚子培养饥饿感,果然,肚子空时候,脑袋特别灵活,所以这个节日,我过得很特别。

    就短篇小说来说,毛姆和莫泊桑是一种风格,情节取胜,就是给人阅读的小说,就象大仲马的长篇一样,我以为小说成之为小说,就是情节取胜,让人享受阅读乐趣的;另一类就是以凯塞琳·曼斯菲尔德这样为代表的,自己一生坎坷,小说以以死亡、恐惧、幻灭等作为特征,她只活了35岁,却是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要说虐心的小说,理查德·耶茨、理查德.福特和卡佛一样,一个比一个会讲透心凉的故事,平淡、悲哀中透彻着生活的绝望,让你看了痛不欲生,有时候觉得看这些小说有点自虐,却自虐一番后,再看看自己的生活,俨然幸福了很多,推荐理查德.福特的《石泉城》、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以及耶茨的《十一种孤独》这三本自虐程度递增的小说集。

   除了理查德.福特,卡佛和耶茨都是一生落窘迫的屌丝写尽一个个屌丝的悲惨人生,如果你看进了这些,再回过头看野夫的《乡关何处》,觉得那是一种油腻的悲哀,而《乖,摸摸头》之类的,只可以算淡淡的人生小品了。似乎琦君、张晓风、董桥之类的,都喜欢以一种过来的沧桑感,淡淡叙说着旧事故事,正如我们小时候看《城南旧事》,没有丁点的触动; 而自己长大了,中年了,然后顺口说出的几个周围的人生真事,往往真实中带着摧毁人的感人力量。 我们这个世界上,只要少数人是一直幸福的,大部分人都是一生平淡,而相当多的人,一生动荡、窘迫,无论什么人也好,仅仅看其人生最好结局,而不看过程的话,绝大部分的人划自己人生句号时都是悲惨的,不圆满的。
   这个假期基本补齐了国内值得看的作家以及经典作品,全集有毕飞宇、苏童、池莉,编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有王安忆和迟子建的,苏童、迟子建和毕飞宇的短篇小说我都喜欢,王安忆的短篇小说正象她说的那样,不是她擅长的作品,我倒是觉得王安忆的中篇小说比长篇甚至比其代表作《长恨歌》更有意思,《长恨歌》也许是王安忆试用新的叙事手法罢了,按理说王安忆精通小说写作技巧的,不知道为啥长篇写的是流水账。迟子建我也是这种感觉,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很有味道,中篇也不错,我到看出味道,除了前面几个男人,就数迟子建小说味道最浓了,倒是代表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等我没看下去,又犯了女人常见的絮叨毛病了;池莉的,我就是冲着她武汉风味的特色,与王安忆上海风格辉映的对比,期望很大,从十几年前到现在都读不进去,也许跟俄罗斯小说一样,能忍住几十页莫名其妙絮叨流水账后便会渐入佳境,我实在没耐心读一个开头不吸引的故事。很佩服以上这些高产作家,大多从二十多岁起就发表作品,一个人就那么点生活空间,居然能扯出几百万的淡来,不佩服都不行。

   我真的特别佩服苏童、迟子建这样的高产作家,20出头就开始写作,一直写到50思维都不枯竭,一个人那么有限的生活空间,他们居然能构造出那么多迥异的故事。 王安忆与池莉,一个专心写上海里弄的小女人生活,一个专心写武汉小女人的市井,居然写了一辈子都意犹未尽。  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竭一生之力,能写出一部最伟大的作品就不易了,而当代最伟大小说中,能与陈忠实的《白鹿原》齐名的,也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史诗般横亘在中国小说殿堂的顶峰作品,陈忠实一生也就这一部,自己也再无法超越。路遥就是因为写这部小说耗尽了生命。看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看着路遥是怎样搜集了小说跨越的十年的报纸,专门收集了十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参考消息》,然后先用数个月世界研读报纸,并作笔记,使小说进程贴近十年的大事记,让笔记中的十年大事记拓开小说的进程、影响小说的发展,然后殚尽才思中耗竭了自己,才写出这部伟大作品。  

好的小说都是慢敲细打的,如格非花了17年写了江南三部曲《人面挑花》、《山河如梦》、《春尽江南》,张炜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写了450万字十部巨作《你在高原》,这也是我矛盾获奖作品中我唯一没有买的,太庞大了,看这一部能看十几部其他的名著了,人的一生实在时间有限,好书又多,我相信这是一套伟大的小说,但伟大的小说太多了。

    我喜欢王小波的杂文,那是典型的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把读书笔记与私生活结合得如此有趣的组合,是那个时代文青的文笔典型特征,就跟杜拉斯和萨岗的小资烙印一样,既小资还带有点小幽默,有种绕的蔫坏。  王小波的小说色彩斑斓、有趣,却被国人拔得太高,就深度来讲,肯定比不上陈忠实、路遥、莫言,基本跟余华、刘震云、贾平凹、霍达、闫真差不多等级,八届矛盾奖获奖作品的作家,个个都不弱,其中的《金瓯缺》、《李自成》这样的作品一般作家是写不出来的,尽管中国作家有的是有分量的巨作,但没有自己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大仲马这样阅读畅快的作品都没有,个个长篇都得忍着上百页便秘式痛苦的阅读后才可以进入佳境。

   最早自己偏重世界名著,2000年后,大量偏向网络小说,近期开始专攻拉美或者欧洲小国的短篇特色作品,以前鲜有出版,自己也很冷落,现在看出了味道。我个人以为,对当代短篇小说包罗最全的,一个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短经典系列,几乎个个精彩,另一个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前组织编写的《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节前新买的书很多,有点看不过来的感觉,就比如胡安.鲁尔福的《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萨拉马戈的《所有的名字》、《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还有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以及都很精彩,这些拉美或者欧洲小国的特色作品,以前鲜有出版,自己也很冷落,现在看出了味道。当然,自己都是大致翻阅下,为以后详读打个基础。
  文学批评

  王安忆、张大春、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这些小说大家,都有专著谈过小说创作,最有意思的要数写洛丽塔的那个猥琐老男人纳博科夫写的《文学讲稿》,这书特点是大量引用原著原文,然后加上如下的自己观点:

   “小说是一个人把自己关闭在房间里坐在书桌前创造出的东西,是一个人退却到一个角落里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这就是文学的意义。文学是人类为追求了解自身而收藏的最有价值的宝库。我们需要耐心、渴望和希望,创造一个只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的深刻世界。真正文学的起点,就从作家把自己与自己的书籍一起关闭在自己的房间里开始”

“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当注意和欣赏细节。如果书里明朗的细节都一一品位理解了之后再作出某种朦胧暗淡的概括倒也无可非议。但是,谁要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思想来看书,那么第一步就走错了,而且只能越走越偏,再也无法看懂这部书了。”

“ 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真谛,并切实体验到这种领悟给你带来的兴奋与激动。虽然读书的时候总还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超脱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带着一种既是感官的,又是理智的快感,欣然瞧着艺术家怎样用纸板搭城堡,这座城堡又怎样变成一座钢骨架玻璃的漂亮建筑”

   如果仅仅从写作上选择文学批评,那就是《西方正典》、《小说鉴赏》以及《小说修辞学》还有《短篇小说写作指南》这4本,那些比较浩瀚的,如《十九世纪文学主流》(6册)、《近代文学批评史》(8册),这些我买来就一直供着没看的,实在有点想不通这些规模宏大而繁琐的东西是给哪路神仙看的,正如我国的中文类的教学,老师的推荐是强大的,但是教材是可以完全忽略的,象《小说鉴赏》以及《世界(中短篇)小说100篇》这样的仅仅靠这两样教材就可以打下写作基础的。 王安忆好像是在复旦大学教中文写作的吧,有《小说家的十三堂课》,同样作品,可以对比下三联书店出版的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后者写得天马行空,王安忆写得就跟自己小说一样的流水账。当然,王德威非常欣赏王安忆,还写作王安忆作品的赏析。

  当我还是个文学青年的时候,我出门最喜欢拿一本三联书店的书,似乎90年代,三联这个牌子就是小资的象征,除此以外,就是法国的香颂了,所以我买过二者珠连的郭宏安《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我一直以为文学批评是件高深的事,直到看到有人留言说:这不就是本读书笔记吗?  我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跟我心理感觉一样,说那句话的人,就象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童,一下子把我们用小资和神秘构织起来的文艺色彩给打破了。不过我同时也买了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也是三联出的,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家伙写这本书时才36岁。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11-1 16: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20-11-1 16:23 编辑

读书札记016 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
     我居然花了很多功夫翻现代诗来,当代外国诗歌选集,当数三联出版社的蔡天新主编的《现代诗110首》(蓝卷)和(红卷),这选集装帧精致,诗人介绍、评点俱全,而且注意分布,是分别懂各种语言的十几个诗人和专业翻译去翻译的,诗歌味道比较浓。  

    随便举其中两首举例吧,先看看红卷里【英国】斯蒂文森的《暗示》,作者是以女人的角度写的:

    别以为
    我不知道
    你对我说话时
    你那心思之手
    正在悄悄地
    脱掉我的长袜;
    机灵而又盲目地
    移上我的大腿



    别以为
    我不知道
    你了解
    我说的每句话
     都是一件衣裳


    靠,我是不是有点猥琐大叔的审美情趣? 这首诗反映了男女之间的区别,男人在意性、女人在意情调;男人装得若即若离、女人装一无所知; 男人的放纵、源自女人故作不知的放纵。  尤其最后一句“我说的每句话、都是一件衣裳”,就是说,男人对女人说的话都心不在焉,对付女人说的内容,其心思用在脱女人的衣裳,就是把女人的话脱了就忘。  其实这不一定就是指男女间的暧昧,当然用在这地方正合适,这还可以借指生活交流的很多地方。

   蓝卷里有一首【美国】柯克的《永久的》,开头很好玩:
  一天,名词们在街上聚会,
  一个形容词走过来,有着她黑色的美丽。
  名词们都受震惊、感动,发生变化,
  第二天一个动词开车来,创造了句子。




最近买的比较好的诗集是悦读纪的《最美的诗》,5册一套,选得很精辟、版面设计很漂亮,选择了500首中外诗歌,我最喜欢的是第五册的中国的诗歌,这个编写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每人的代表作选得很好,举个例子来说,我喜欢食指68年写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这首诗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第三段:“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我一直以为,只有这样的想象和意境才称之为诗歌。

   伊沙编的《新世纪诗典》,已经出了两册,第三册三月中出我已经订了,这是伊莎在搜狐微博受小编委托每天推荐一篇诗歌的结册,一年365首成一册,这都是21世纪以后的诗歌选集,另一个21世纪的诗歌选集是李少君自己博客上选编的四册集《21世纪诗歌精选》(1-4),个人感觉,还是伊沙的选编本更有味道些。

   伊沙选编的诗歌特点是篇幅都不长,基本都是口语诗,虽然我不是很认同这种口语化的通俗,口语诗也有自己的特点:通俗易懂,写得好也有味道。举一首第一季中的八零的《大婚之日》:
     那么多人
     围绕我们
     这真叫我紧张
     在白天。

     那么多星星
     围着我们
     这真叫我紧张
     在夜晚
     那么多只眼


    我忽然想起到数年之后
    那些曾围着我们的人
    全站到了天上
    看着我们
    这真叫我紧张


  这首诗写得真的很口语、很通俗、很自然的联想,看到最后一段时让人忍俊不住,这种带着点跳跃的联想,也就这最后一断跳跃的联想,诗意就出来了。


  谭五昌编的《21世纪诗歌排行榜》,后者是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每年最出色的诗歌选,按编年每年选出十多首自己认为出色的书,这个选集题材丰富些、复杂些,诗歌味道比《新世纪诗典》浓些,对一般读者来说,没有那么好读,但也有些短小有味道的,如江一郎的《喊你》:

    在草色迷茫的河岸喊你
    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喊你

    千万部打不通的电话,我喊你
    无人倾听的夜晚,我喊你

    声嘶力竭地喊
    不要命地喊


   把你的名字喊成碎片
   把你的名字喊出血

   喊你,喊声似一把利刃
   一路向你飞奔

   又渐渐锈迹斑斑
   直到有一天,沉默了
    在泥土下用骨头喊
    喊得你夜夜心疼


   这首诗前面都是铺垫,直到“把你的名字喊成碎片”时,诗意就出来,从这句开始就好看了,一直到最后的高潮:“又渐渐锈迹斑斑/  直到有一天,沉默了”、“在泥土下用骨头喊\喊得你夜夜心疼”,这大概就是说骨子里的爱吧。

    当代诗歌从朦胧诗开始,朦胧诗比较好的选集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朦胧诗二十五年》(1-4);如果顺着诗歌发展:朦胧诗、第三代诗、70后诗、80后诗、21世纪诗这么顺序的话,最好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编选的系列:《朦胧诗新编》和《第三代诗新编》、刘春编的《70后诗歌档案》和丁成编的《80后诗歌档案》,《70后诗歌档案》和丁成编的《80后诗歌档案》从人物介绍到专访到诗歌,非常有意思。

   如果象一本选集里打尽的话,要数唐晓渡编的《中国先锋诗30年:谱系与典藏(1979-2009)》,这应该比较权威,因为编选的两个人诗歌水平不俗。
   以上都是为数不多的不错的诗歌集,虽然没准备写诗,虽然过了文青的年纪,但作为曾经文青的大叔,有时候心底还会飘过一两下文艺腔。


说起诗歌,翻译的关系,我很少看国外的诗歌,可看见一首卡佛的诗歌,觉得有意思,把一个历经沧桑的大叔有点颓废又阅遍尘世的味道写得很足,怪不得怪叔叔现在越来越吃香了:


       《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


雷蒙德·卡佛 著
孙仲旭 译

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布可夫斯基说
我五十一岁了看看我
我爱着一个小娘儿们
我发过脾气不过她也挂断过我电话
所以没关系的老兄就应该是这样
我进入她们的血液她们没法把我弄出来

她们千方百计想离开我
可是最后全都会回来
她们全都回到我身边,除了
我甩掉的那个
我为那个哭过
可是当时我动不动就哭
别让我喝起烈酒老兄
我会变得招人厌
跟你们这些嬉皮士
我可以整夜坐在这里喝啤酒
这种啤酒我能喝十夸脱
一点事都没有它跟水一样
可是让我喝上烈酒嘛
我就会开始把人扔出窗户
谁我都会扔出窗户
我干过
可是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
你们不知道因为你们从来
没有爱过就那么简单
我有这么一个小娘儿们知道吧她长得漂亮
她叫我布可夫斯基
布可夫斯基她细声细气地说
我说干吗
可是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
我告诉你们是什么
可是你们没在听
这屋里你们没有一个人
能认得出爱就算它凑上来
干你们的屁股
以前我觉得诗歌朗诵会就是逃避
看我五十一岁了我见过世面
我知道那是逃避
可是我跟自己说布可夫斯基
挨饿甚至是更大的逃避
所以你们瞧什么都是该怎样不怎样
那人叫什么来着戈尔韦·金内尔
我在杂志上看过他的照片
他小脸儿长得挺帅
可他是个教师
天哪你们能想象吗
可是话说回来你们也是教师
哎我已经在冒犯你们了
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
还有他我也没听说过
他们全是白蚁
也许是因为自负我不怎么读东西了
可是就凭五六本书
混出点名气的这些人
白蚁
布可夫斯基她说
你干吗整天听古典音乐
你难道听不到她说
布可夫斯基你干吗整天听古典音乐
这让你们感到吃惊对不对
你们不会想着这样一个粗俗的混蛋
竟然会整天听古典音乐
勃拉姆斯拉赫曼尼诺夫巴托克泰勒曼
妈的我在这儿没法写作
这儿太安静了树木太多
我喜欢在城市里那儿适合我
我每天上午都放我的古典音乐
然后坐到打字机前
我点着一根雪茄像这样抽看到了吗
我说布可夫斯基你是个幸运儿
布可夫斯基你什么都熬过来了
你是个幸运儿
蓝色烟雾飘过桌子
我望向窗外看到德朗普里大道
看到人行道上人来人往
我像这样抽着雪茄
然后像这样把雪茄放到烟灰缸上
做次深呼吸
就开始写作
布可夫斯基这就是生活我说
没钱挺好长痔疮也挺好
恋爱挺好
可是你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
你们不知道恋爱是什么感觉
要是你们能见到她,就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她以为我来这儿跟人上床
她就是知道
她跟我说她知道
妈的我五十一岁了她二十五岁
我们相爱她喜欢吃醋
天哪这真美妙
她说我要是来这儿跟人上床,她会把我眼睛抠出来
哎跟你们说的就是这种爱
你们又有谁对它了解什么
我跟你们说吧
我在监狱里遇到过一些人
比在大学里混的
和参加诗歌朗诵会的人更有风度
他们是寄生虫来看
诗人的袜子是不是脏的
要么是不是他胳肢窝有臭味
相信我吧我不会让他们失望
可是我想让你们记住这一点
今天晚上这个房间里只有一位诗人
今天晚上这个城市里只有一位诗人
也许今天晚上这个国家只有一位真正的诗人
那就是我
你们有谁对生活了解多少
你们有谁对不管什么了解多少
你们这儿有谁干活给炒掉过
要么揍过你们的娘儿们
要么挨过你们的娘儿们揍
我给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炒掉过五次
他们炒掉我然后又请回我
我三十五岁的时候给他们当理货勤杂工
后来因为偷饼干给开掉了
我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因为我经历过
我五十一岁了我在恋受
这个小娘儿们她说
布可夫斯基
我说干吗她说
我觉得你满口胡言
我说宝贝你理解我
世界上男的女的
就她一个娘儿们
我能容忍她这么跟我说话
可是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
她们最后全都回到我身边
她们每个人都回来了
除了我跟你们说过的那个
我甩掉的那个
我们在一起过了七年
我们经常喝很多酒
我看到这间屋里有几个打字员可是
看不到什么诗人
我可没感到吃惊
你们得恋爱过才能写诗
你们不知道恋爱是什么
那是你们的问题
给我倒点那玩意儿
对了不加冰好的
好的那样就挺好
我们开始演出吧
我知道我说过什么不过我只喝一杯
味道挺好
那好吧我们把这档事儿弄完吧
只是过后都别站在
开着的窗户旁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11-1 17:30 |只看该作者
能跟帖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11-1 17: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也是读书人
关键蛙总读那么多书,语言风格还那么网络化。个性足够强烈到扭曲现实。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11-1 17: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夏望繁星 发表于 2020-11-1 17:30
能跟帖吗?

跟了再说。又不会罚款。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0-11-1 18:15 |只看该作者
古代读书人做比方,张口就是:诗云、子曰,我们肯定再也做不到这一点,自己想来平时打比方,最信手拈来的是吃的,再一个是武侠,金庸对我影响很大。比如下面:

自信爆棚后,有时需要写写书评,却发现写书评是件最容易的事,经常一本书根本没读过,写的时候把书抓在手上,有时打开开头、有时随便翻到中间,对照着,然后就洋洋洒洒地发挥开了,居然经常写的比读过数遍该书的专家评得还过瘾,足以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
这个很像神龙教主,苏荃有祖师爷传授了美人三招,教主信手自创英雄三招,更能青出于蓝,读书到化境,自然左右逢源。就像小无相功催动七十二绝技,都是一个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0-11-1 18:24 |只看该作者
于是只能安慰说别人是精读,自己是泛读。既然是看了也吹不出,反倒放开了随心所欲看自己喜欢的书籍。
-------------
微信中有文说我们读过的书都想不起来,都到哪里去了,其实都化在我们心中了,成为我们的营养。读过的书,真用心读过,想来也不会轻易忘掉,就像小龙女双臂挥舞笼住81只麻雀,丢不掉,随时都会为我所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11-1 20:39 |只看该作者
张爱玲的流言体和周作人的散文是我深爱,柏杨极喜,李敖却不喜欢。林语堂始终是隔了一层。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0-11-1 21:26 |只看该作者

加分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11-1 21:27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0-11-1 17:37
也是读书人
关键蛙总读那么多书,语言风格还那么网络化。个性足够强烈到扭曲现实。

要不是有这个读书笔记,我真的不记得自己还有好好读书时候了。
现在办公室倒有几堆书
但是呢,一本没看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0-11-1 21:28 |只看该作者
夏望繁星 发表于 2020-11-1 18:24
于是只能安慰说别人是精读,自己是泛读。既然是看了也吹不出,反倒放开了随心所欲看自己喜欢的书籍。
---- ...

是的,跟有招化无招一样
剑客最高境界就是无剑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0-11-1 21:31 |只看该作者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0-11-1 20:39
张爱玲的流言体和周作人的散文是我深爱,柏杨极喜,李敖却不喜欢。林语堂始终是隔了一层。

我也特喜欢张爱玲散文,小说看不进。
林语堂按现在知识说,已经陈旧了,
李敖历史功底深,文字一半是自吹自擂
柏杨自贬和自黑,跟文章幽默相映成趣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0-11-1 21:34 |只看该作者
小谢青蛙 发表于 2020-11-1 21:31
我也特喜欢张爱玲散文,小说看不进。
林语堂按现在知识说,已经陈旧了,
李敖历史功底深,文字一半是自 ...

张爱玲散文风格更谦和一些,小说尽显凌厉艳异,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而且写作上有点受到她的影响。苏、潘等等当时与她并称的,包括北方的作家梅娘,其实文学成就比她就差得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0-11-2 09:50 |只看该作者
林语堂知识过时了吗?不觉得,近期爱读林语堂,感觉他对中国国民性看的很透,但不免有粉饰之嫌,不过传闻他做大学校长时假公济私,有污形象,暗自为之叹息。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0-11-2 09:57 |只看该作者
李敖做过几次牢,戾气太重,太多精力时间纠缠于恩怨情仇,文字拉拉扯扯,要发现真知灼见,不免披沙拣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