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见到这样一句话:邀某某,在这片湖水前共冥,在这份淡泊中寻找那份静谧。
说的是《瓦尔登湖》。
我说从没见过“共冥”这个词。
于是各抒己见。
有人说共冥是“苦思冥想”的冥,一起冥想。
有人说是通假字,冥通“鸣”,
有人说古诗词中有“共冥”这个词。
醉某对此做一番探究。
1、冥不是鸣的通假字。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 mì)声。本义:昏暗)
- 昏暗:幽~。~蒙。晦~。
- 深奥,深沉:~思。~想。~心。
- 糊涂,愚昧:~顽不灵。
-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界。~府。~婚。~衣。~寿
5.通“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消遥游》 6.同“瞑”。闭上眼睛。
---------------------------------------
没有通“鸣”的情况。
2、古诗词中也没有这个词。
目前仅见:唐·权德舆《宫人斜绝句》中有“铅华新旧共冥寞,日暮愁鸱飞野田”的句子,但“共冥”并不是一个词。而是共“冥寞”。
【冥寞】:死者、死亡、寂寞、幽深等义。常见于唐诗中。
3、我以为这个“共冥”是个生造词。
因为古今汉语中,都没有“共冥”这个词,这就是“生造词”。
当然,造词也不是不可以,词本来就是人创造的。但造词也不是胡造的。
即使想表达“共同冥想”的意思,也不能用“共冥”来表达。
为什么不能用“共冥”来表示“共同冥想”呢?因为不符合“造词”规律。
“共”通常跟动词组合,表示一起做什么。比如共享,共勉,共振,共鸣;有时候也跟名词组合,表示共用一个东西,比如共产,共饮,共枕,后面的自己联想。
而“冥想”是偏正词,中心词是“想”,冥是想的定语。冥字有很多意义,在“苦思冥想”这里,冥跟苦都是“偏”的那部分,表示“默默的、深沉的”,(冥想另有修禅的意思,另说)。
所以:一起冥想不能用“共冥”来表示。古人没有造出“共冥”这个词,是有道理的。
就像一起散步,不能说成“共散”;一起苦思,也不能叫“共苦”。共苦表示一起吃苦,不能表示一起苦思。
这是汉语“构词”的基本逻辑。
最后,作者本人声明,共冥是错别字,本来要写的是“共鸣”。于是一切争议,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