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9-12-21 16:00 编辑
继续打脸柳二
柳二被打脸不是我的本意,打他的脸的是他福州的同行,福州检方,警方最后以见义勇为的认定,让那个踹断了酒后无德的包工头子肠子的小赵就此没有了牢狱之灾,为此柳二有点不服,他有点替那个老流氓辩解,然后一脸愤怒的表示:这个案子的走向,是被舆论导向了。
我觉得这有几分滑稽,什么时候舆论能左右司法,那司法也就真的一文不名。我觉得这案件的最终认定,一定并非是福州检方,警方做出的,而是源自于最高检,最高法对正当防卫的最新诠释,以及正当防卫要件的明晰,更重要的是,让社会更具有正义的选择,这是能让这个案件翻转的根本原因。
舆论可以推动案件,加大案件的影响力,这个不过多解释,看看这些年的那些大案要案哪一个不是舆论最后推动的结果。包括刚刚审理的操场埋尸案。
柳二,哥对你愚钝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深深担忧。如果你秉持这样的思维,把它带入到你的工作里,是很容易走偏的,哥在此不苟言笑的,一本正经的提醒你。
今天继续打你的脸,是给你长点记性。
这两天又一个事情很火,沈阳大学的一个大二学生,因为和同学之间因为奖学金分配而产生分歧被同一个课题组的两个女同学找人关在房间里,打成轻微伤,大腿和眉骨都挨了刀子。
很简单的一个事件,沈阳警方居然三个月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打人者逍遥法外,校方也在装聋作哑。当事人无奈之中,在微博上发文披露这个经历,引起轩然大波,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然后迅速成为热点。
这个事件最大的质疑来自于对办案警方的不作为慢作为,三个月,一个清晰无比的伤害事件,没给当事人任何说法,柳二,你为你的同行这么做脸红不红?
当事人无奈微博发声之后,沈阳警方迅速反应,把案件提级经办,要办成铁案,这让人们略感心安的回复,至少能看到沈阳警方的决心和意志,但是,早干什么了?
这个案件背后有多少无法言明的阻力,否则怎么可能三个月没有任何说辞?
话说到这里,我首先表达一个清晰无比的认知,我觉得人民警察是一个高尚而严谨的行业,为人民保驾护航,伸张正义,代表法理,所以,我一直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心存敬意。
但是,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必须问责,必须严肃处理,因为这个行业有太多的敏感性和关注度,所以,就应当是一支高效严谨的队伍。
发生在沈阳的这个案件,应当说并不算什么大案,但是,就这样一个如此简单明晰的案件,能拖三个月不给当事人任何说辞,柳二你觉得这正常吗?该不该问责?
所以,这个小案件,被激化成关注度很高的热点,最该不能放过的就是这个案件的经办人,他们是如何把一个小案件搞成大焦点的,该不该这么办?
柳二,你来说两句吧。 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