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沈眉珊 于 2018-1-23 16:21 编辑
《无问西东》,据说,是一部值得父母陪伴孩子看的电影。周未,便带了孩子同去。
影片讲述四代清华人的故事,时间跨越民国、抗战时期、文革和现代近一个世纪,恰吻合清华大学创办一百周年。四个年代,可用剧中四段台词来表达,关于青春与梦想,关于现实与决择。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段话是民国时期老师对吴岭澜的教诲。吴岭澜文科好理科差,仍随大流选择读实科,经老师劝导,改变主意,最终成为导师那样的人。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这是飞虎队教官在招生现场对沈光耀说过的话。国难当头,作为“三代五将”家族唯一的男丁,他违背父母意愿,私自从军为国捐躯。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文革中陈鹏对受伤害的王佳敏说的话。这段话最终救活王佳敏,不仅生命,还有心。
“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现代的张果果对收养的孩子说,也是在对自己说对每一个人说。
这些话无独适用那些特殊的年代,也不仅适用那个年龄,实为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坚持本心,坚守初心,坚定人世间的真善美。人,家庭,家族,国家,苍天,和平时代,做好自己,己解决所有问题。
看完电影,对几个细节很有感触。
西南联大成立初期,简陋校舍瓢泼大雨,课堂被迫中止,老师让学生静座听雨,那种气定神闲浪漫风流,大约也只有民国情怀才能演绎得神一般。当然整部剧,西南联大部分都是浪漫风流唯美动人的。
沈光耀母亲到学校去看望儿子,得知孩子准备考飞行员,让他跪下背家训。当母亲轻轻说出:“我想让你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好一生,命就没了。”没有声色俱厉,节制的母爱,却如玉碎帛裂。
张果果清明扫墓,父母透露,是李路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们,自己选择了死。当年,面对王佳敏的假坟,陈鹏曾对愧疚李路说,“死者己矣,生者如斯。”李路以这种方式走,算是救赎吧,对自己曾经的自私胆小虚伪不实。羽毛扔出去容易,一条条捡回来却难,当初有多丑陋,完成便有多动人。
“曾经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离婚律师揭露过一个事实,婚姻里,孤独比出轨更令人绝望。老师与师母就是这样的冷战夫妻。同一屋檐下,无话可说。当师母报复了写假信的护士,跳井自杀后,老师饱含深情的一声呼喊,什么意思,失去才知美好?有点没看懂。
不得不赞章子怡的表演。她演文革中一个略有虚荣的护士,当看到初中语文老师被师母暴打,写了封匿名信恐吓师母。信是她与同学李路一起造的。事情败露后,师母去医院揭发,她把造信的事一个人承下来。这种事情在现在算不得大,但在文革,足以致命。乱七八糟的流言信息被收集,点滴放大,她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女人。最初,她是想替自己辩护的,关于小时候照片,交待时,眼神坚定。待挖出她没有联系的在台叔父,变得惊恐,眼里含泪,嘴唇嗫蠕。那日批斗会与李想支边动员会现场同样热烈,一墙之隔。当她听到李想说与一切坏分断决关系,她笑了,那种笑,是绝望之后的无所畏惧。这个笑彻底击怒狂热分子,把她把死里打。文革记忆,最近读《我们的大院》,里面有大段大段的现场回放,关于人性的怯弱扭曲,观众的麻木,心灵的无奈,尊言的被践踏等等比剧里惨烈得多,但章子怡用眼睛,让我记住那些令人心颤的瞬间。
总体说,这是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曾为孩子借过一本书《他们奠基西南联大》,所以对彩蛋里出现的民国人物,他滔滔不绝。他喜欢飞虎队,剧中标语口号,都曾在《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一书中出现过,还指出剧中战斗机造型失败。两个多小时,他比我更享受。而我,亦为与孩子有一段共同的感动而享受。
剧中台词美极,借最后一段作结。
如果提前了解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你们无法回避他们的存在,可是如果了解青春就只有这些日子,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让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什么才荣耀,拥有什么才被爱。
你们会赞美很多东西,朝阳或者鲜花,但不要在赞美别的事物的时候,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