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上不时有人为汪精卫鸣冤,声称汪伪政府对沦陷区百姓有所“保护”,乃其历史贡献。其中,最具代表者为“林思云”,他在网文《真实的汪精卫》中称,“如果说日本人扶植汪精卫在日战区成立一个傀儡政府,倒不如说这个傀儡政府是汪精卫尽力‘争取’而来,而且是来之不易”,此后“汪精卫政府在‘清乡’地区改为政府出面征收粮食,结果日占区百姓度过了没有日军侵犯骚扰的安稳的一年”。 “林思云”以上说法脱胎于当初汪伪人员的供词。如陈公博即辩称,汪组建伪政府,原期望日本能“使南京支配一切经济以保持国家、人民的元气;使南京可以自由处置贪官污吏,使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排除日本宪兵的非法逮捕,以保存人民的生命”。事实上,汪伪的存在,仅仅是为日军对沦陷区的统治提供了便利,完全谈不上“保护”百姓。
日本扶植汪伪政权预谋已久,目的在对抗重庆,实现“以华制华”日本全面侵华后,即实施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以方便统治的方针。1937年8月,日本军方有感于关内中国人“觉悟程度高,民族意识强烈”,认为“依靠中国人建设新中国’为上策”。因此军方不同意华北日军直接实行军政,要求他们“严格去掉占领敌国的观念,政治机关要由居民自主产生”,此即所谓“以华制华”政策①。当年12月,日军扶植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宣告成立,名义上统治华北地区。 伪“临时政府”未设“国家元首”,因日军希望“华北新政权不仅对华北,而且对华中、华南方面也必须取得威信”,那么“该政权的首脑应网罗在全中国具有威望的人才”。日军为此曾试图拉拢吴佩孚、靳云鹏、曹汝霖等北洋名宿,但都不成功。无奈之下,只好在华中又扶植了一个同样没有“元首”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在此期间,日方开始了对汪精卫的策动。日本内阁情报部在《支那新中央政府成立的经过概要》中披露,“汪精卫运动发端于1938年春中国事变进入正式阶段之际”“自1938年夏以来,主要在香港及上海两地,与汪精卫方面的代表进行接触,探测其诚意与热情”②。由此可知,由汪精卫这位“在全中国具有威望的人才”建立伪“中央政府”,乃日方孜孜以求,而非如林思云所说,是汪自己“争取”来的。 起初,对于是否由汪精卫出面组织伪政府,日本内部是存在争议的,但后来以驻香港总领事田尻爱义为代表的意见上了上风。他认为,“汪精卫以相当大的决心决定脱离重庆政权,对此,如袖手旁观,则有可能以虎头蛇尾而告终。反之,如果汪精卫的今后行动与我方与之相呼应的工作互相配合,则蒋政权有可能遭受严重打击。另一方面,就汪精卫的经历、手腕及其一派人物而言,在收拾日中时局和建设东亚新秩序方面,不失为最有力因素”③。显然,日本扶植汪伪政权,一是对抗重庆的抗日政府,二是方便其“以华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