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寻访抗战老兵------空军高炮45团王化选
查看: 470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抗战老兵------空军高炮45团王化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0-15 01: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1:51 编辑

属虎,1926年腊月25生日。
空军高炮(注2)45团二营六连,团长谭鹏,营长金麒康,连长金如仁,营长和连长都是浙江人。
以下是老人口述:我是禹县花石人,母亲去世早,我在花石信耶稣的福音堂上学,民国27年,学校分七批往南方转移学生,我是第七批,俺这一批七个人。经许昌、汉口、常德、凤凰等地,最终在重庆璧山教养院读书(注1)。
民国33年,教养院没毕业,招考学兵,我们报名入伍。受训几个月,直接入空军高炮45团二营六连,一直到民国65年退休,都是在这个部队。
我参军的时候,重庆大轰炸已经过去了。
我们一个团分四个营,一营二营是75CM大炮,三营四营是小炮加机关枪。我们二营四个连,一个连四门炮,四个机枪。连直属有指挥班、雷达班、机枪班。
我学观测,刚开始没有雷达,后来雷达来了,我们又学雷达。
抗战胜利,我们在重庆,一年后,还都南京,驻笆斗山、燕子矶,那里原来是个日军的油库。一直驻在这里。
后来经福建,八月十五到台湾,驻台北三重瀑那个地方,空军医院就在附近,后来到外岛,金门妈祖小金门都住过,回来驻过台北、高雄。那时候,单打双不打。
在重庆时候就见过蒋中正。1959年,我在圆台山当班长,蒋中正来视察我们雷达班,和我们全班合影。那时候我就是一等一级士官长,一直到65年退休,还是一等一级士官长。个子低,升不了官,从我那个班出去的当我的营长。
民国50几年加入国民党,民国65退伍,那时候团长是吴远。民国83年第一次回来探亲,1999年9月3日我们的军人节那天回到老家定居。
后记:
老人是台湾回乡军人,原籍禹州市花石乡花北村人,一辈子未婚,现居住20多公里外的方山镇外甥家。老人基本不和村民交往,老人说“军人不扰民嘛!”。

在台湾唱de歌:
台湾糖,甜津津
甜在嘴里痛在心。
甲午年......
中日一战我失败
从此台湾归日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5 01: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1:30 编辑

烽火摇篮: 璧山战时保育院
2016年是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五保育院(以下简称“直属第五保育院”)在璧山解散第70周年。就在保育院逐渐淡出大家记忆的时候,4月5日,璧山区政协副主席杨靖带领区政协学习及文史委调研组,到大路街道宝光寺(直属第五保育院旧址)进行探访,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落脚何家沟苦
直属第五保育院的前身是湖南省第二保育院,湖南省第二保育院的前身是浙江省临时保育院。
1938年8月,303名浙江保育生从浙江金华出发,经过4个多月长途跋涉,到达湘西大庸县,与湖南分会第二保育院合并,新任院长为黄湘。在大庸住了一段时间,保育生们处境十分艰难。保育总会得知情况后,遂下令内迁。1939年8月27日,这批历时一年,经历6000里路辗转流浪、死里逃生的保育生,落脚在璧山大路何家沟何家祠堂(今青龙湖山脚黄葛桥敬老院
何家沟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保育生们在这里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时隔77年,何家沟86岁老人喻启明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保育生(当地老人称为下江娃儿)生活困难的样子。老人回忆说:草根呀树皮呀、野果呀野菜呀、罩鸡(蟋蟀)呀螳螂呀、黄鳝呀鱼鳅呀、青蛙呀癞疙宝(蟾蜍)呀,那些下江娃儿都偷着吃。有一次,吃了癞疙宝,死了很多人。
视察保育院愁
1939年9月1日,保育总会通知,取消湘二院建制,改称直属第五保育院。
正当院内生病与死亡的孩子越来越多时,初秋的一天,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带着部分老师来保育院视察。此时黄湘院长已不知去向,李德全听说因疫病死去了不少孩子时,悲愤至极。她叫随从到集市购买鸡鸭,煮给保育生吃;走时留下两位男老师,从严管理。保育总会又采取紧急措施,派了总会唯一的男性干部曹克勋接收该保育院。
                曹克勋与保育院的孩子在一起
曹克勋接任院长后,鉴于保育院儿童“疥疮满身”“虐疾盛行”,加上营养匮乏,“夜盲成群”,他亲自到保育总会汇报情况,请求速派医疗队去院抢救治疗。鉴于何家沟不开阔、儿童没有活动场所、饮水条件差,曹克勋决定另选新院址。
迁入宝光寺甜
1939年秋末冬初,直属第五保育院从大路何家沟迁到大路宝光寺。
宝光寺建于清代,位于成渝中大路旁,地势平坦,河流环绕,条件较好。庙宇的房屋较多,房檐特别宽,无论下多大的雨,围绕庙宇周围走一圈,都不会淋湿衣服。保育生们在此度过了愉快的7年多保育生活,直到1946年解散。
“这个院长年轻有为!”宝光寺旁现年88岁老人王万良告诉我们。曹克勋25岁时任直属第五保育院院长。王万良回忆说:“曹院长很爱护学生。有一次,一个下江娃儿贪玩,扯了一吴姓地主的萝卜。吴姓地主的儿子当时在大路乡当乡长,他就把这位保育生打伤了。曹克勋叫人把小孩抬到大路场,让吴姓地主赔了医药费,火炮从大路场一直放回宝光寺。从此吴姓地主再不敢欺负下江娃儿了。”他广交朋友和进步青年,经常与大路人物何声一、傅友仁、袁与何等在一起,保育院遇到困难,这些人就出面解决;也肯帮助穷苦人,深受宝光寺周围的群众喜欢。曹克勋在直属第五保育院工作7年多,先后保育了700多名儿童,深受孩子们的爱戴,被学生呼为“曹大哥”,1945年10月获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勋章。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5 01: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1:36 编辑

抗战时中国的战争之神--国军炮兵部队
1935年3月,国民政府武汉行营设立炮兵整理处,开始对国军中的炮兵部队按照火炮种类进行整理。共编成两团制的炮兵旅4个,独立炮兵团5个,独立山炮营、独立野战炮营、独立重迫击炮营各3个。具体如下:
  一、炮兵旅
  炮兵第1旅:装备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75mm口径
山炮
  炮兵第2旅:装备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75mm口径山炮
  炮兵第6旅:装备德国制L/29克虏伯(Krupp)75mm口径野炮
  炮兵第8旅:装备日本辽十四式77mm口径野炮
  二、独立
炮兵团
  独立炮兵第4团:装备日本三八式75mm口径野炮
  独立炮兵第6团:装备日本三八式75mm口径野炮
  独立炮兵第8团:装备日本辽十四式150mm口径榴弹炮
  独立炮兵第9团:先是由装备德国
克虏伯75mm口径野炮和重迫击炮(各1个营)的第32步兵师师属炮兵团编成,不久将野炮营又划回32师,而重迫击炮营与独立重迫击炮第1、2、3营合编为独立步兵炮团。新的独立炮兵第9团装备法国施奈德75mm口径山炮28门。









  独立炮兵第10团:装备德国制L/32 sFH 18莱茵公司(Rheinmetall)150mm口径榴弹炮24门(机械化牵引)。
  1937年又组建了独立炮兵第14团:装备德国制L/30 sFH 18
克虏伯150mm口径榴弹炮24门(机械化牵引)。
  三、
高射炮兵(1937年组建)
  
高射炮兵第41团:装备德国制博福斯75mm口径高射炮28门、德国制十八年式37mm口径高射炮36门、瑞士制造的索罗通高平两用机关炮(Solothurn)20mm口径,48门。
  
高射炮兵第42团:装备瑞士制索罗通20mm口径高平两用机关炮108门。
  1937年,在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之下,设立

防空总监部,以黄镇球将军为总监,防空总监部编有高炮部队第41、42、43、45、48、49等团,有德式75mm、俄式76.2mm高射炮,另有37mm炮,20mm炮,13.2mm机枪,并配备辅助对空作战的指挥仪等装备和专职的探测队。
  国民党炮兵其军衔的底色为兵种专用的蓝色,其军装分德制师使用的黄绿色军服和地方部队的灰色军装两种。其配戴的钢盔也是,分德式与英式钢盔两种。国民党炮兵的个人装具包括,水壶、饭盒、干粮袋、毛巾和防毒面具等。同时还配发其一个皮制工具包斜挎在肩上,已存放炮兵的专业维修工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5 01:3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15 01:38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0-15 01:3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15 01:4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15 01:45 |只看该作者

                蒋中正左手第三人为一等一级士官长王化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7-29 13:36 |只看该作者
台湾糖,甜津津
甜在嘴里痛在心。
甲午一战中国败
从此台湾归日本   

过去咱家
老太太经常唱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7-29 13:36 |只看该作者
台湾糖,甜津津
甜在嘴里痛在心。
甲午一战中国败
从此台湾归日本   

过去咱家
老太太经常唱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7-29 13:53 |只看该作者
我老师告诉我朱镕基夫人也当过难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