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精神矍铄的姚书倍老人,一字一句向记者讲述70多年前,自己埋设地雷炸毁鬼子坦克的抗战经历。
1 沿路设伏,炸毁坦克逼退鬼子
1938年,日军在华北、华中、华南步步紧逼,大片国土沦陷。是年,年仅16岁的姚书倍考入了位于西安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6期。
“考官问我为啥要报考军校,我说要抗日救国。”姚书倍握紧拳头说。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学习,1940年年底,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317团1营2连,驻防豫北太行山一带。
姚书倍回忆,他打的第一场战斗,是在山西长治城外奉命截击敌人。当时,他趴在玉米地里一晚上,尚未打过仗的他脊背上一阵阵发寒。后来,随着参加战斗次数增多,即便是敌机从头顶掠过、鬼子坦克近在眼前,他再也没有第一次参加战斗时的紧张感。
1941年的一天,一队鬼子由河南安阳向山西长治一带推进。姚书倍和战友奉命在鬼子必经之路上设伏,沿途设置了许多地雷。日军的十几辆坦克沿着道路行驶,坦克履带触发地雷,不少坦克被炸毁,最后不得不撤退。
2 死守阵地,全排战士牺牲过半
1942年,日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向林县(今林州市)发起猛攻,姚书倍所在的106师虽武器装备落后于日军,但大家同仇敌忾,与日寇激战数日。
那场战斗,作为排长的姚书倍带领全排50余名战士,奉命死守一个要地两昼夜,并与敌人展开肉搏,突围时全排战士牺牲过半。
有一次,在辉县三交口,一队日军被他们包围在一条沟里。“由于战斗在山地打响,鬼子的坦克、大炮派不上用场,日军的火力暂时被我们压制住了。”姚书倍说,日军飞机的轮番轰炸摧毁了我方大部分防御工事,在姚书倍趴在战壕里打击敌人的时候,头上忽然掠过一架敌机,紧接着一枚炸弹就在他左边不远处炸开,炸起的焦土埋住了他半截身子。幸运的是,他仅受了一点皮肉伤。后来,日军趁雾在飞机掩护下仓皇逃窜。
姚书倍说,在安阳驻扎期间,他所在部队就在上级要求下灵活开展机动作战。每到天黑,他和战士就溜到平汉铁路破坏日军的交通、通信设施。“有时候几乎天天去,尤其是刮风下雨,且每次破坏的地方都不一样。”姚书倍说。 1944年10月,姚书倍随部队到豫西驻防。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举国欢腾。
“战士们高兴得呀,鼓掌时把手都拍红了,还和当地的老乡一块唱歌,庆祝胜利,总算是坚持到了最后。”姚书倍激动地说。
本报记者 苏楠/文 陈占举/图 寻访、关爱抗战老兵,期待您的参与 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关注那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寻找那些幸存的老人,寻找依然健在的民族英雄。当年,在抗日战场上,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当年,从洛阳走出了一批批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战争。现在,我们向抗战老兵致敬,欢迎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和我们一起,寻访抗战老兵、关爱抗战老兵。若您有意加入我们,请与本报记者陈占举联系(电话13937967110),也可与洛阳红山石志愿者协会联系(电话15037997657,QQ349606641),欢迎提供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