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卖烤红薯的老汉 于 2013-1-22 10:44 编辑
在抗日战争中,人们都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却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抗战的第三战场,即印缅战场,每每提及入印缅作战抗击曰寇的经历,提及那些战死异域的兄弟,幸存下来的老兵们都不能自己,老泪纵横。没有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人怎能真正知道他们,知道中国远征军在异域到底付出了什么。那绝不仅仅是鲜血、青春和生命……
本书的作者就是那些曾经为了保家卫国异域抗敌而幸存下来的英雄们,有抗战名将,但更多的是当年无名的士兵。有的已经离世,健在的也大都八九十岁,散居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等世界各地。在他们有生之年,为了缅怀那些死去的战友,共同努力,编写了这本珍贵的、极具价值的回忆录。本书将一副真实的中国驻印军远赴印缅抗日的画卷徐徐地在读者面前展开。是第一部中国抗日第三战场印缅抗战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转载此文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印缅战场上搞击日寇、奋勇杀敌、为国捐躯长眠异域的中国驻印军英雄和烈士的致敬!
中国驻印军缅甸作战经过概述(1)
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
抗战中,中国有两次远征军和一次驻印军。
第一次远征军,是在1942年春天,从云南沿滇缅公路进入缅甸,参加保卫缅甸之战,它的正式名称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因为当时日军南进攻势如火如荼,国军为配合盟军作战,又另出第二路远征军去泰越,甚至有派出第三路远征军渡海去参加南洋各岛战争的可能,所以第一次的远征军便加上了一个“第一路”头衔。但是一般人只称之为中国远征军,或中国入缅远征军。司令长官是罗卓英将军。
中国驻印军是紧接着中国第一路远征军的结束而产生的。因为当时印度没有战场,中国军队不能称作远征军,故改称驻印军(C.A.I.)。本书所记的新一军,便是这支劲旅的主角。驻印军后来虽反攻入缅,但它的名称依旧不改,一直到打通中印公路,班师回国,它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称号。
第二次远征军,成立于1944年驻印军反攻缅甸的初期,任务是从云南西部向缅甸反攻,与驻印军里外呼应。司令长官起初是陈诚将军,后来是卫立煌将军。报章上多称之为滇西国军或滇西远征军,他们在怒江两岸、腾冲、松山、龙陵等处,取得许多辉煌战绩,光复旧滇缅公路,与驻印军在芒友(Mansyu)会师。
第一次入缅远征军
1941年12月8日,日本军阀为深陷泥淖的“中国事件”寻谋出路,不顾一切发动狂猛的南进攻势,一种赌注性的闪击攻势,使太平洋上风云色变!次年2月15日,新加坡陷落以后,日军铁蹄便踏入了中南半岛,长驱入缅。日本这一战略的目的,在于彻底打击英国殖民地军队,并割断当时我国唯一的对外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故以第三十三、五十五和第十八三个师团的兵力分路北犯,来势凶猛!
3月7日,仰光(Rangoon)失守,国军应英国的邀请,即以驻滇的第五军、第六军及第六十六军进驻缅甸增援。其中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便是后来转入印度,组成驻印军的基本部队。
驻印军的产生与新一军的成长
第一次缅甸之战,由于英国的作战准备不够和我国远征军入缅过迟,虽然有我第五军扼镇中路迭摧顽敌,新三十八师更于仁安羌(Yenangyaung)建立奇勋,破敌万众,援救英军7000余人出险,使敌攻势顿挫,但大势所趋,对整个战局亦不能挽回,缅甸终于沦陷。当时缅甸英军和国军分入印和入滇两路撤退,新三十八师秉仁安羌大捷的余威奉命殿后,掩护全军后撤。转战色格(Sagaing)、温早(Wantho)、米咱(Meza)、卡萨(Katha)、旁滨(paungbyin)等地,经过十几次的浴血苦战的新三十八师,渐渐孤军落后,弹尽粮绝!后来,全师官兵忍饥挨饿从深山密林中取捷径向印度兼程转进,于6月8日全部到达东印度边境的英法尔(Impal),才算脱离险境。
6月14日,为联合国纪念日,印度首都德里举行盛大阅兵典礼,各联合国驻印军队均被邀参加,新三十八师亦奉命派步兵一排代表中国军队出席。我军因立有特殊战功,故大受各方欢迎与重视,中国士兵被联合军民另眼相看。检阅中,中国军队军容壮盛,步伐整齐,精神奋迈,堪为全场之冠。印度总督当晚在总督府宴请中国代表队,席间,对中国军队赞赏有加。印度各报更在显要位置发表评论,一致认为中国军队初入印度,以一久战疲师,征装未解,竟能在检阅中压倒11个国家,独露锋芒,足见中国军队素质优良,无怪其在仁安羌能以1000人的兵力,击败七倍的敌军,救出盟友,实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军队。从此以后,英印军民均对中国军队表示敬慕和爱戴,为中国驻印军树立起光辉形象。
新三十八师在东印度休整月余,即开驻比哈尔省的蓝伽(Ramgarh Bihal)军区。原来取道回国的新二十二师,因敌军已深入云南,又转道入印,在蛮荒的野人山中辗转三月,饱受艰辛,他们到达雷多(Ledo)后只稍事休息,即转往蓝伽集中整训。
8月,中国驻印军正式成立,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Gen.Joseph W.stilwell)受命为总指挥,罗卓英将军为副总指挥。
中国驻印军缅甸作战经过概述(2)
1943年春,罗卓英将军调任国内要职,统帅部将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及在印度成立的新三十师合并编成新一军,即陆军新编第一军。以郑洞国将军为军长,孙立人将军为副军长兼新三十八师师长,胡素将军为新三十师师长,新二十二师师长仍为廖耀湘将军。除步兵之外,又从国内调去在印度成立了几个炮兵团、工兵团、汽车兵团、骡马辎重兵团、独立步兵团、战军营、高射炮营、工兵营、通信营、特务营、宪兵营和人力运输部队等。胡康河谷进军后,驻印军又增加了第十四师和第五十师两支劲旅,阵容无形强大起来。
反攻缅甸战斗经过
反攻缅甸之战,实际上在1943年3月间即已开始。新三十八师以一部兵力为先锋队,负有消灭或逐走侵入东印度边境和盘踞在野人山上的敌军,以掩护工兵修筑中印公路初程的任务。10月底,先锋队将号称精锐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赶下野人山,杀入胡康河谷。当时因为我军兵力单薄,后方没有交通路线,补给困难。而气候因素又无法保障空投。作战部队除时刻关注敌情外,还要预防毒蛇猛兽蚂蟥疟蚊的侵袭和迷途绝粮的危险。森林中没有路,大家用刀斧在那里开天辟地,其艰苦情形,真是无法说出!除夕前夜,新三十八师攻下于邦(Yupong Ga),后续部队才陆续增加上来。
1944年2月,新三十八师占领太柏家(Tainpa),新二十二师也攻克太洛(Tairo),两下夹击孟关(Maingkwan)。3月9日,瓦鲁班(Walawbum)大捷,结束了胡康河谷(Hukawawng Valley)的战斗。
孟拱河谷地形狭隘,两旁是陡峭的库芒山(Kamon Bum),敌军筑起深沟高垒,以逸待劳,阻挡我军攻势,四、五月进展比较迟缓。5月下旬,我军变换战术,出奇制胜,使战事有了飞跃的进展。新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在雨季江水陡涨的时候,偷渡南高江(Namkawng),截断加迈(Kamang)敌军后方交通,夺取敌军在孟拱河谷所有的补给仓库,动摇了孟拱河谷的敌军,加速其崩溃;这便是有名的西通(Seton)之役。在此战役中,日军曾用三个联队的兵力,三面围攻该团,反被击灭大半。我军乘胜猛进,于6月16日攻占加迈,25日占领孟拱,前后不到十天,连克两大重镇。
与孟拱河谷战役同时进行的是密支那(Myitkyina)攻城战。自5月17日起,我军第五十师、新三十师和十四师的一部,与美军一团组成的中美混合部队,开始进攻市区,日军施行“自杀防御”,这一街市战持续达80多天。8月4日,我军攻下密支那,反攻缅甸的第一期攻势,至此告一段落。
在攻势暂停的两个月中,驻印军的人事和组织都有重大的变动。史迪威将军奉命返美,索尔登将军(LT.General Sultan)继任驻印军总指挥,郑洞国将军为副总指挥。新一军亦于此时划分成两个军:新一军及新六军。新一军统辖新三十师和新三十八师,新六军统辖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和新二十二师。孙立人将军任新一军军长,廖耀湘将军任新六军军长。各师师长除第五十师和第十四师仍为潘裕昆、龙天武两将军外,第一一四团团长李鸿和新二十二师副师长李涛分别升任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师长,新三十八师副师长唐守治继胡素将军出任新三十师,各师副师长和各团团长也有所调整。
10月初,缅北雨季终止,驻印军发动第二期攻势作战。新六军于加迈出兵占领瑞姑(Shaegn)之后,除第五十师改隶新一军外,其余全部空运返国,参加国内战场反攻;新一军继续挺向八莫,挥戈南下,完成打通中印公路的任务。
11月17日,新三十八师猛攻八莫(bhamo),日军据险死守,再以“自杀防御”战术阻止我军,我军于12月15日突入敌阵,将守敌完全歼灭,继续南下。新三十师在向南坎(Namhkan)挺进途中,在卡的克(Kaibtik)高地与日军新自朝鲜调缅的四十九师团主力遭遇,激战五日,敌军以密集队形疯狂冲突,被我军以盛炽火力,消灭过半。
1945年1月15日,新三十师攻占南坎。27日,新三十八师攻克中印公路与滇缅公路的交叉点芒友(Mong Yu)。28日,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在芒友举行会师典礼,史迪威公路至此全程畅通。
史迪威公路打通后,新一军又为响应英军在下缅推进和确保国际通路安全的任务,再向缅中进军。2月20日,新三十师克复新维(Hsenwi)。3月8日,新三十八师攻下腊戍(Lashio),同时,由卡萨(Katha)南下的第五十师也一连取得万好(mwanhawn)、南杜(NamTu)、西保(Hsipaw)等重要据点。3月30日,最后一仗,攻克乔美(Kyaukme),结束了国军远征的战斗。
反攻缅甸之战历经两年时间,与抗战八年来比较,并不算长,但两年间士兵们一直都是在战场上苦拼恶斗,除在密支那休息两个月外,便再没有休息的机会。在那些荒无人烟之地,战士们以森林作帐幕,以荆棘污泥作战场,爬高山、涉深水,创下了一个个在艰苦环境中长期作战的纪录。
综观前后两期攻势作战,新一军先后击溃日军第二、第十八(曾补充十五次)、第四十九、第五十三、第五十六等五个师团和三十四独立旅团,及其他特种兵部队。共歼敌33082人,其中包括三个联队长和其他高级军官,伤75490余人,俘虏田代一大尉以下官兵323人,敌军近乎全军覆没,我军和敌军的伤亡比例是一比六强,缴获步枪7938支,轻重机关枪643挺,大炮186门,汽车552辆,火车头及车厢453节,坦克车67辆,飞机5架,占领仓库108所,获得金属器材两万余吨,占领公路646英里,铁路161英里,解放被日军占领的区域在5万平方英里以上,略小于日本总面积,大于意大利总面积。
(摘自《印缅远征画史》,1947年上海时代书局印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