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一年的清明。沫儿每年的清明都会去趟乡下二姨婆家。今年依然。
沫儿穿了一身缟素的白衣,背着画板,坐公交车一路颠簸去到了二姨婆的家,辗转找到墓地。
沫儿在墓地附近的小土坡坐了下来。
墓碑上刻着:三奶奶之墓,五个大字耀眼醒目。落款是一行工工整整的小楷字:全体村民立。
沫儿看着墓碑,拿着画笔细细勾勒三奶 奶安息的这块地方,一草一木、一土一石。
风吹过来的时候沫儿觉得脸上冰凉冰凉的,用手一抹,才知道是泪。
泪眼模糊中,沫儿好似看到了三奶奶。
正眯着眼瞅着自己笑,然后唤着:小沫儿,我的小沫儿。。。。
记忆被拉扯回到了8年前。那时,沫儿还很小,仅仅十二岁,那年的暑假她被妈妈送到了乡下的二姨婆家。
二姨婆家的房子都是坐朝南北,零零落落,正对着小城那座最高的山峰,家家都是开门见山。
日落西山下,在天边会有一道橘黄-色的光芒,很柔和地朦胧在层层山峰之后。
村外还有一条小河,河里有丰富的小鱼小虾。小伙伴也多,风景也美,沫儿在那玩得很开心。
一天,沫儿和小伙伴玩够了分手,沫儿正手挥着树条蹦蹦跳跳地回家,就见到了一个奇怪的人。
她的头发白得都已经开始发黄,衣衫破旧,却很是干净,盘腿坐在一个厚垫子上。
当沫儿走过她的身边时,她竟然一下子拉住了沫儿的手,把沫儿吓了一大跳。
她平缓而清晰地说到:“丫头,你很面熟呀,你前世里遇见过我。”
沫儿一听,知道她就是老家人常提到的那个算命人。
虽然沫儿还小,但是也听家人话里话外说起过关于算命人的故事。
不知为何,沫儿听她说话,却没有了先前的恐惧感,看着她的眯缝着眼,倒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手就这样让她握着,听她讲那些前世今生的话。
直到二姨婆颠着小脚老远来迎沫儿,老太太才停住话,但依然爱怜地看着沫儿。
二姨婆让沫儿喊她三奶奶。沫儿脆脆地叫着。
三奶 奶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然后用慈爱地目光注视着一老一少离开。
一路上,二姨婆又给沫儿讲了一些关于三奶奶的事。
很琐碎,沫儿却听明白了一些。三奶奶很可怜,孤身一人,却是个大大的好人、善人。
沫儿总觉得她和三奶 奶是有缘的。这种感觉无法言说,小小的心底里生满了惦念。
所以次日,沫儿没有和小伙伴出去疯玩,而是告诉二姨婆,她要去陪陪三奶奶。
得到二姨婆的允许,沫儿就去了三奶奶家。
2:
这是沫儿第一次来三奶奶家。小院很幽静,很干净,很舒服。
特别是院里栽着一棵硕大的枸杞果树,让沫儿心里徒生一种熟悉的感觉,总觉得从前来过这里。
沫儿走近枸杞果树,用手抚摸着树干,就见茂密的枝桠已罩在井口上,根须布满了石砌的井壁。
墙壁上爬满青苔,湿漉漉的藓衣掩藏着古老的光阴。
屋里的一阵咳嗽声,把沫儿的思绪牵扯回来了。
沫儿推开房门,一边轻轻喊到:“三奶奶,我是小沫儿,我来看您。”
没有人应她,沫儿站在门边,屏息站立。
房间小而昏暗,没有开灯,十分寂静。仿若一个密不透风的麻袋。
沫儿踮着脚,怯怯地钻入三奶奶的房间。
“哦,原来三奶奶你在这里呐。”沫儿长舒一口气,走到三奶奶旁边。
三奶奶躺在摇椅上。霜白的头发盘在脑后,眼睛沉沉闭着,薄唇微启。
沫儿从炕上抱来毯子,想为她盖上。
忽然发现她的手里握着一个药瓶,密密麻麻地写着沫儿看不懂的字符。
沫儿感到胸口有些纠紧,退到窗台边,瘫软下来,一直定定望着那个药瓶。
窗口吹进来一股风,不冷的天,却让沫儿感受到了凉意,不由得抱紧双臂。
刹那间,就见三奶奶的手骤然一松,药瓶落下,白色的药片洒了一地。
沫儿顿了一下,起身就冲到三奶 奶身边。摇晃她:“三奶奶,三奶奶。。。”她没有反应。
沫儿摇得愈加剧烈,大声喊着:“三奶奶,你醒醒,快起来!”眼眶里泪花闪烁。
许久,沫儿颤抖着伸出手指,一点一点向三奶奶的鼻尖靠近。
三奶奶在这时睁开了眼睛,打了一个哈欠,从一个烂熟的梦中醒来。
看见沫儿泪流满面的样子,很是心疼,伸手给沫儿擦泪,然后揽进怀中。
嘴里叨叨着:是谁惹俺的小沫儿伤心了,三奶 奶决不饶他。
沫儿说:没有,没有谁惹我。脸上是比哭还要难看的笑。
祖孙俩这是第二次见面,却如同亲生般。
沫儿害怕三奶奶死去,虽然听二姨婆说三奶奶有长期服药的习惯。
但是今天见到这种情形,却仍然为她的任何一点细微的风吹草动,惊恐到虚脱。
这是源于骨子深处的一份情浓。
三奶奶是个爱说话的人。醒了就拉着沫儿的手说些过去的事,30年前,50年前。
说到多了,有着重复的痕迹。所以沫儿很容易地就记住了一些:
小时候很穷,没法子三奶 奶的娘就拿足金的戒指换一条裤子娘几个换着穿。
那戒指可是娘的嫁妆,娘为此偷偷地哭了好几次。
吃不上饭那阵子到地里挖野菜草根熬汤,喝完又吐了出来。。。。。。
后来三奶 奶嫁人了,却不到一年死了丈夫,被婆家人骂,并赶了出来。
后来辗转去过许多地方,吃尽了苦,最后老了走不动了,终于来到了这个小村,住了下来。
从三奶奶苍老的声线里,沫儿总能听出些繁花似锦的柔媚来。
细细地端详,三奶奶年轻时肯定很美。杏眼、瓜子脸、一条垂到腰间的黑黑的粗粗的大辫子。
总是,三奶奶说着,沫儿就会拿着笔,很认真地在纸上画着。
很快,纸上就会出现一个穿粗布蓝衣裳,蓝裤子,在金黄的麦地里快乐干活的女子。
拿给三奶 奶看,总会惹得三奶奶老泪纵横。。。。。。
3:
此后。每个暑假,沫儿都会跑到这个小村来。看二姨婆,陪三奶奶。
直到3年后的暑假。这会,三奶奶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沫儿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来三奶奶家更勤了。
每个黄昏,沫儿都会把二姨婆做好的饭给三奶奶端来,看着三奶奶吃完,然后就会扶着她到院里坐。
三奶奶紧紧地攥着沫儿的手,看不清眼睛散淡地四处飘着,偶尔会落到沫儿身上。
已经不讲故事了,咳嗽,胸口疼,身子迅速地枯瘦下去。
幽静的青苔,带着潮湿的身体,大片大片地攀附在墙角壁面。
这青苔,多么像沫儿。三奶奶,就是她附生的墙壁吧。沫儿的生命嵌在三奶奶的生命里。
她的生命摇摇欲坠时,沫儿的生命便会强烈地感知。因此,沫儿是那么地心痛着三奶奶的衰老。
可是却无力阻挡。该来的总会来的。
三奶奶是在睡梦里微笑着走的。很安详。
沫儿没有哭,守灵,葬礼,都没有哭。
只是静静地坐着。听周围繁杂的人声,全是乡里乡亲的。
二姨婆把她揽在怀里替她委曲着,她也没有哭。
因为三奶奶曾给她说:小沫儿长成大姑娘了,多好看呀,记住,三奶奶永远都喜爱小沫儿不哭的样子。
慢慢长大,沫儿选择了美术专业。
那个干净的小院,繁茂的枸杞果树,幽静的青苔,金黄的麦地,还有一张慈眉善目的脸。。。。。。
就是沫儿画的内容。
即使天人永隔,即使阴阳相阻,总也有那可替之物,代言一场爱的倾诉。
沫儿的画,会在沫儿余生的回忆里,永驻,不息。
那是回忆里,三奶奶留给沫儿的念想。
——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