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1-8-27 09:32 编辑
妹和妹夫去山东沿海城市打工10多年了,今年在那个城市买了房,他们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5年了,还租房子住漂着。他们在老家那个小山村,有一个院落一栋土房。
近期这个外甥要结婚了,婚房的选址在亲戚中展开了讨论。选北京不甘,不是自己的房子没法布置,婚礼也只有我等少数人能参加,老家的亲戚大部分来不了;选山东等于白费钱,结完婚也不去住,婚礼也照样是少了老家的亲戚;最后选在老家的那个土房,我认为这个更扯,十多年没人住的土房,再收拾出来谈何容易,婚礼过后还是一样都不住,再次空起来。
但是我的意见没人采纳,这几天妹和妹夫已经回到老家收拾房子去了。岂不知,即使在农村,按现在这个物价,把那个房子收拾的像样的话没有十万八万是下不来的。他们认为这种浪费是值得的,因为那里是他们家,儿子结婚要在炕上坐一下,全村子差不多都是亲戚,喇叭一响人来人往,再搭上一台二人转,热热闹闹好几天,才像个娶媳妇的样子。
农村人是不算经济账的,他们只注重情怀,出去挣钱却又不珍惜花钱,心里最怕的是把家丢了,其实,从他们迈出家门的那一步起,家就只是一种念想和一个欲罢不能的摆设了。
其实村子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不会再出现他们想象的那些全村人都来参加婚礼的场面,那是我们小时候才有的。村里有的只是那些留守的老人们,还有那些常年没有人住的房子,在守候着不知道几年才回来一次的主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