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独醒客为什么要拉稀?
查看: 104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醒客为什么要拉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0-12 07: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别不是什么病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0-12 08: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0-12 08: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1-10-12 08:18 编辑





小时候读过一些唐诗。有些诗记得牢,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也正是因为不假思索,所以理解得浅薄却觉诗意盎然。从初中开始读诗话词话,都是古人的经典赏析之作,其中有一种叫作"诗本事",这种诗话里,遇到"春江水暖鸭先知"就追问真相,为什么是"鸭先知"而不是"鹅先知"?读到杜甫的"揭我屋上三重茅"就考证,诗圣是地主,因为他家有大房子,而且考古发现,杜甫草堂占地面积很大,地角很好,花繁树茂,所以证实他的"诗史"是地主阶级的而不是劳动人民的立场。

不假思索地唱诗三百诵诗三千,诗意盎然。以这种"诗本事"的读法读诗,诗意索然。为什么越求真,诗意越浅呢?因为,在钻牛角尖的过程中,失去诗心。诗而没心没肺,当然索然寡然。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追求"诗本事"的过程仿佛美人折枝,闻一闻香,看一看色,然后插到花瓶,插到鬓角,自以为美,其实早伤却花木之"本心"。

治史,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了追求真相,而"对任何压制反对声音的、单方面的叙述一直持有本能的抵触和怀疑",因为他或她心里难受,一直憋着,憋伤自己的本心:"如果他只把一面展示给我,但不让我看到另外的面,那么我对这一面也不轻信。"这种治史法,仿佛有人读诗遇到"春江水暖鸭先知"就追问真相,为什么是"鸭先知"而不是"鹅先知"?那种反问看起来铿锵有力,虽多又何用哉,徒伤本心而已。本心既伤,然后变本加厉伤别人,以自己为独醒而众人皆醉汉或愚·民,自以为醒,自以为独醒,于是以为自己可以美人折枝,愿怎么折就怎么折,愿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这个心态是失去本心,是过度伤心,不是独醒,而是独①裁。

独醒客看着花草就想折,看见鸭先知就怒,怒而大嚷大闹,吵闹声喷出喉咙,泼出大嘴,溅出鼻孔,"鹅先知,鹅先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鹅声压倒鸭声,反正跟他所反对的独①裁没有任何不同。独醒客一面"对任何压制反对声音的、单方面的叙述一直持有本能的抵触和怀疑",一面又对那些不同调的声音贴标签,什么"总就想着找我的岔子"啊,什么"掰着我的屁股找屎"啊,而且耀武扬威,"就不怕我拉稀?"

有伤才听不得不同声音,有病才拉稀。一方面高呼"多一个盲人来摸象,多一个人发出不同的声音,细节越多,整体才能更加丰满",反"对任何压制反对声音的单方面的叙述",一方面又耀武扬威地骂不同的声音,病得不轻。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0-12 08:18 |只看该作者
囫囵吞枣导致食古不化
狼吞虎咽必然一知半解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0-12 08: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快!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0-12 08:30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他那个最后一句,确实需要狠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0-12 08: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花中的花 于 2021-10-12 08:56 编辑

这题目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0-12 11:04 |只看该作者



再一次证明,左派右派都是投机派。

在历史问题上也公然投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0-12 11:05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10-12 11:04
再一次证明,左派右派都是投机派。

在历史问题上也公然投机。



有没有纯粹的客观派?举例说明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0-12 11:2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1-10-12 11:05
有没有纯粹的客观派?举例说明




不存在客观物。

中国传统文化讲了几千年,结论就是,"有,物混成。"

这句话是老子说的。意思是,所有存在物,都是混合物。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0-12 11:5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1-10-12 11:20
不存在客观物。

中国传统文化讲了几千年,结论就是,"有,物混成。"



左右混合的中间派?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0-12 12: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追求历史真相者,是因为听不得不同声音?呵呵。
学术上的真,前提就是要百家争鸣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0-12 14:53 |只看该作者
段教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0-12 15: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简单类比思维,用读诗审美去类比读史求真
只有读《荷马史诗》你才能这么干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0-12 15: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屎有何辜?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0-12 1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还在缠绵。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0-12 18: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说得挺好。独醒先把练门护住,然后摆出360度读史的起手装比范儿,最后一个中指打算激怒小徐。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0-12 18: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徐的意思是读诗读趣味,抠腚沟的事儿,才是独醒自诩360度读史方法的常用视角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