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1-11-10 08:33 编辑
眼看进入冬季,人们喜欢吃一些炖煮的东西。
经常看到有些商家,特别是做酱煮的,他们都要说自己是多少年的老汤。一些人也迷信这个,以为汤熬制久了就味道好。还有甚者说自己的汤有上百年的历史,比如北京比较有名的回民酱肉“月盛斋”。
再有就是说自己的汤里加上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中药作为调料。
这一切都是噱头,是为了更好的推销他的商品。汤不但不能时间久,而且也做不到。
试想,一锅汤几十年上百年,这还能吃吗?那味道就更不用琢磨。
但是也要承认,一些酱制品的汤不会马上换掉,可能要用几天或者十几天。为什么呢?一句话,节省成本。因为一锅汤要熬出滋味来是需要时间的,这就耗费大量的燃料。
即使就是这样的汤,也要经常兑水,不断的添加作料。因为食材本身在炖煮的过程中会吸入一部分水分,炖煮的过程中也会蒸发一部分水分,所以要添汤,也就是加水。作料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经没有滋味了,所以要不断的加入新作料。而且还要把已经使用过的料渣捞出来,把汤过滤干净,才能加入新料。
那么,如果你不是做这些炖煮食品的商家,而只是个人制作个人享用,完全不必用什么老汤,只要你的作料和火候掌握好,味道一点也不差。
加中药就更是胡扯了,一些本来很鲜美的东西,吃起来一股子中药味,您说好吃吗?
在这里我是比较喜欢南方人特别是广东人对食材加工的看法,他们要尽量保持食材本来的味道。
所以很多南方的朋友吃了北方的酱制品说,都是一个味道,咸!
所以,大家不要迷信什么老汤,更不要相信什么多少种调料。比如炖肉,你只把葱姜,八角,花椒,放入就完全可以。牛羊肉还可以不放八角。
调料和烹饪手法是为了食材的味道服务的,吃出调料的味道本身就是失败。
之所以味道千差万别,完全是因为放什么调料,放入多少,放入的时间等等原因,跟什么老汤,调料的种类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