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1-12-13 09:34 编辑
现在的房子有点儿大,三居室两卫一厅,一百三十多平,就我们两个老家伙住,中国人过日子,讲的是一个“过”字,这一个“过”字后面有太多的含义。至少对我这样曾经被父辈们熏陶长大的,无论如何都有深刻印象
由苦日子,穷日子,乏味的日子,一路走来,今天你不承认是好日子,你要么是忘了初心,要么就是瞪着眼睛说瞎话。当然“好日子”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一样,所以,各自的理解不同完全没问题。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们决定从市内搬到这里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熟悉的人都表示出来不理解,甚至觉得我们所做的他们看不懂。其实,看不懂,或者能不能理解都无所谓,毕竟住在这里的是我们夫妻,好或者不好,我们是直接的承受者。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每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一样,发一些我在这里的随手拍,要么是清晨的海,要么是落日的岸,要么是小区的花花草草,要么是小区外小商贩们贩卖的蔬菜,海鲜。我发这些不是刻意要炫耀什么,而是一种尽可能去感受或者去分享生活的质感。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已经习惯了好天气的时候,推出单车来一个几十公里的骑行,去看一路山水,嗅花草香,闻百鸟鸣。生活朴实且简单,乐子却依然,故,人自逍遥,符合最基本的退休老头的样子。背包里永远是一部微单,车架子上永远是两瓶茶水,一凉一热,然后还有少许的补充体能热量的食品,水果之类的。
不去刻意追求什么,觉得一切就是水到渠成。坦率的说,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感”,可能不那么高大上,至少匹配了我,算是量身打造。即使是想市内的老同学,老朋友也无所谓,要么他们来,要么我去。现在基本都是他们来,因为这时候我们这里的小海鲜正当时,他们是来大快朵颐的。
不夸张说已经记不得三年多的时间,到底有多少人来过我这里。从发小同学,到曾经的老工友,伙伴,大学同学,甚至各路朋友,他们乐意来,我们夫妇也喜好待客,所以,我家基本就是这样人来人往的。就十二月还没过半个月就来了两波,貌似预测还有一到两波,来了人家不用客气,我这边茶水伺候,赶紧准备下酒菜。他们则吆五喝六的打着牌,或者打开我家的卡拉OK直接开飙,好在我楼上楼下的邻居白天基本都不在家,总算不扰民。
那日和夫人闲扯,我说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家前前后后来的朋友,少说也有二三百,她笑我也笑。人,那里能离了朋友?你看,这么远人家也来。
我手机里这一年拍的片子不算相机拍的,单就手机估计几千张是有的,小视频也不少,都是最真实的记录这里的生活的样子。
骑行路上,我戴着蓝牙耳机,手机里播放的是选定的那百十首老歌或者是我喜欢的音乐,翻来覆去的听也不厌倦。手机里骑行记录的软件,动态的播报着骑了多远,用时多久,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其实,都无所谓,骑了多远,只要还在路上,用时多久只要还能用时,一切对我就是最好的。
回到家,一只陪伴了我们四年的小约克夏,三只猫,都活泛而灵动。偶尔去撸撸猫,和它们互动一下,觉得也很好。
把复杂的生活简单化,把繁琐的日子删繁就简,这是我们夫妇的共识。如果不是有客人,我们的三餐简单再简单。早餐基本就是一人一碗面,清汤带素,一个鸡蛋,偶尔也有一杯牛奶。我也会在网上买配置好现成的粥料,一个小小的包装里面正好是两个人的量,各种口味的都有,早起把粥放入电饭锅,一个小时,粥煲好,真的很方便。午餐,晚饭基本就是两个菜,或者一个菜,基本一蔬菜为主。佐以干饭利器“老干妈”,或者这里买的打开流油的咸鸭蛋。
不出去骑行,那就看看书,最近看的基本都是摄影方面的,人活着总得让自己别轻易闲下来,闲散之人也不能闲。连退休警官柳二都要去争夺奥斯卡表演小贱人了,凭啥我要闲着?再说那厮何止忙表演,前两天还显摆开着他的奔驰大G(这不知道是几手的,不能乱说)去玩狂野赛车,家里的麻将馆的生意都不做了,这厮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家里我伺弄的花花草草也不错。煮就清茶的茶几上两种绿植,看起来生机盎然,一盆文竹已经三年多了,依旧很旺盛。而一个透明玻璃方口的花盆里是水生的栀子花,开花的时候开不倦。也不用土,就是定期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前些日子买的小桃红的干支已经开到谢了花期,小白花满枝条的雪柳也谢了,又买了曼殊沙华两个品种,一种是水培,一种是花盆栽种,昨天还买了水仙,研究到春节开花没问题。
前些日子来了一群朋友,吃着喝着喝到高兴,一哥们举着杯子问:这日子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好!
于是,这哥们来了一句:好,就这么过。
这群货走后,我收拾杯盏狼藉的现场,觉得这老小子说的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