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发了个早餐的图,本意不是显摆,也不敢显摆,只是日子的一部分,几十年就这么过的,合不合理都是习惯了。
没想到啊,双花同学嗖一下从胡同里窜出,秀着兰花指,一顿不屑,主要总结如下:口味重,重口味,没营养,营养少。
然后告诉我,我可以给你指点迷津,我努力想了下,昨晚没做不好的梦啊,这就被人教育了。
以上当然玩笑,不当真,不过双花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也不总是这么吃的。这么吃我倒是可以,我们家的福州人能愿意吗?
不过,北方人的口味偏咸这确实是事实,究其原因估计也挺复杂,饮食习惯这玩意儿,也有传承。所谓的鲁菜的口味基本偏重,东北菜也大约是这样,而我们靠着海边的人,自然也是比较适应偏重的口味。
就在做早餐的同时,我还顺手给我们家福建人弄了一小锅甜炖品,里面有红枣,桂圆,银耳,百合,莲子,枸杞,老冰糖,这种汤品她喜欢冬天喝,所以到了十二月份隔三差五我就炖一点,或者说是煲一点,家里有电汤瓷锅,干这个比较方便。
饮食口味相对固定。我们家的这口虽然是福州人,但是,在北方这么几十年,口味早已经变异被同化。
我对所谓养生的事儿,一直老大不敬,我觉得决定一个人健康或者长寿的,未必就是他(她)如何懂得养生道理,更多的是来自基因的遗传,记得当年在央视体育频道教大家如何跳健美操的马华,四十几岁就把自己跳没了,国内著名养生林专家,五十刚过就把自己养生没了。所以,有些事儿,信不信你自己掂量。
九十多岁的老婆婆,面对镜头说,最喜欢吃大肥肉,然后每天要喝点酒,这个怎么说?
当然,饮食是要讲究的,比如荤素搭配,比如尽量清淡,但是,有几个面对美食能淡定的?
我一哥们说的不错:都活到这年纪了,还自己为难自己吗?想吃啥就吃啥,想喝啥就喝啥,前提是吃得起,喝得起。
我觉得这对。
所以,怎么样吃,怎么样活,都是自己的,自己舒服就好。适合自己的,未必对别人的胃口,所以,管不了那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