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中国的统治阶层总在反思两个问题:人治还是德治?德治还是法治? 如果用当今世界通用的政治理念来理解,自然是法治最重要,德治居其次,人治排老末。除此之外,其它任何解读都会招来非议。 当然,理论和现实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在涉及执政理念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说归说、做归做的现象,应该是屡见不鲜。 事实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说到底还是人治当先:皇帝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官员一级压迫一级,治你没商量。 至于德治和法治,也就成了统治阶级的辅助工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做做样子,之后束之高阁,任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布满岁月的尘埃。 诚然,对于实力不济、脚跟不稳的“准统治者”而言,德治还是非常必要的,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业之初的刘备就是这样,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没军队,只能无奈地、坚定地、长期地高举仁义道德的大旗,在有限的范围内践行着德治精神。 真心真意也好,假仁假义也罢,反正刘备和他的兄弟们同心同德,硬是把以德服人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在我们的国粹京剧里,“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算得上是流传久远的故事了。 严格意义上讲,关羽仅用五百名兵士就拿下长沙,既算不上是以劣胜优的经典战役,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勇猛,而是他毫不走样地贯彻了刘备以德服人的怀柔政策。 按照刘备的既定方针,关羽首先收获的不是城池,而是人心。 第一战,老将黄忠迎战关羽。关羽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取了对方的首级,但他却刀下留人,让黄忠欠了自己一个人情。 黄忠战败而归,长沙太守韩玄怀疑其已经归降,令其次日以百步穿杨的绝技射杀关羽。 第二战,黄忠依然不是关羽的对手。韩玄命黄忠放箭射杀关羽,黄忠为报关羽前日不杀之恩,前两次虚张弓弦,第三箭有意射偏。 长沙太守彻底急眼了,下令斩杀黄忠。关键时刻,魏延出手相救,不但杀了韩玄,还力求黄忠带领长沙文武投奔刘备。 黄忠不愿做背主求荣之事,愤愤地拂袖而去。 刘备得了长沙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尽办法请黄忠出山。 黄忠抱病不出,根本不给刘皇叔面子。 刘备不在乎什么面子里子,干脆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亲自上门探望,一心要用真心诚意打动黄忠。 黄忠也真够意思,坚持要以厚葬旧主韩玄为前提,之后答应出山。 收服了黄忠之后,诸葛亮要对付的第二个人,就是开城归降的魏延。 诸葛亮认为魏延不忠不义,典型的有奶就是娘,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不杀杀他的威风,日后必成祸患。 诸葛亮作势要杀了魏延,刘备一旁求情。孔明送了个顺水人情,提醒魏延要忠心报主,否则必杀。 就这样,几乎没掏多少成本,坚持以德服人的刘备就收获了一座城池和两员大将。 长沙一役,至少有三点为启示。 其一,尽忠但不愚忠。 作为刘表旧部的黄忠,尽管刘表本人并不咋的,其直接上级韩玄韩太守也不是个硬角色,但黄忠端谁的碗替谁卖命,吃谁的饭为谁说话,不仅不明目张胆、不管不顾地卖主求荣,还把厚葬之前要杀了自己的长沙原太守韩玄作为归顺刘备的先决条件。 尽忠但不愚忠,该咋办就咋办,并且知恩图报、有恩即报, 黄忠的种种表现,委实让人感动和感慨。 其二,投明但不投机。 中国语言真是博大精深,明明是投降这等不堪的事,偏偏有“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等冠冕堂皇的说词。 黄忠不耍嘴皮子,坚持走务实路线,投明不忘旧主,弃暗仍念旧情,并且不倚老卖老,敢奋起直追,最终成为着名的“五虎上将”之一,也才有了“老当益壮”的典故。 其三,信任但不放任。 对于魏延这个所谓长着反骨的归降将领,先不管历史真相是什么,仅从《三国演义》原着作者罗贯中的立场来看,这就是个靠不住的主,可用但不能重用,信任但不能放任,稍有疏忽,就会捅大娄子、惹大麻烦。 如此明确的人设,使得魏延这个角色非常尴尬,似乎怎么努力都上不了台面。 魏延显然不认命,一直努力奋斗着,最终成为一代名将,为刘备的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终,由于诸葛亮等人的长期不信任,最终落了个被杨仪坑害、被马岱斩杀、被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2011年4月1日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8月24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