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第一句从光、形两方面描写农历月初的月相。其“魄”喻月或月光。而“钩样小”则是从形状上对月亮进行描述。薛涛在此综合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容方法,分别从光、形方面对月亮作了近乎全面的细画。一个“依”字又赋予其动感,使得月光月形的变化具有了主观能动性。第二句的“扇”,也是对月的一种形容方式。不但赋情于“扇”,更给予其性格,寄其以希望。从整体上看,第一句呈现的“魄”依“钩”是光与形的整合。第二句的“扇”追逐“机”到达“团”的喜庆图景。旨在强调月复一月由亏至盈的客观规律必然性。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第三句以“细影”,即以柔和的光影喻月亮。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将圆质”描述的正是十五那一天。在下半句的抒情中,薛涛一语道出自己亲人各居一方,不能在一起同赏明月,共享天伦的苦衷,其中“几处看”就是“共婵娟”的翻版。薛涛重视的则是不同之处亲人们的多人共赏,体现了她对家中所有亲人的切切思情。
综合全诗来看,其意即月亮每月都有从“钩”至“团”的一天,而作者的亲人们却长年分离,不能团聚。以无生命的客观自然现象变化的必然规律,来反衬持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行为总是不能如愿以偿,真是可悲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