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初中虽然是普通校,但是有两个班是用来拿成绩的。一个是四班,班主任A;一个是六班,班主任G。A的班级管理风格是:严管,抓服从,作业相对多,学生自由度相对少。G的班级管理风格是:弹性管理,激发内驱力,作业多但是要求松一些,真不写也可以,学生自由度高一些。我儿子在六班。 因为六班管得松一些,所以班级纪律差一些,G有时还会引发教务主任不满;四班是教务主任最满意的模范班。如果论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也是四班整体略强一些。到了初三第二学期,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开始重新分班,成绩最好的一批人被分到了A1班,一共25人。里面论前五名的学生,肯定是四班多一点,但是如果算A1班的整体占比,肯定是六班多,我和儿子算了一下,六班起码有8个人进了A1班,儿子是六班第一名,年级第一名。学校让G做了A1班的班主任,A做了A2班的班主任。A和G在A1,A2班继续延续她们的职教风格。
第一次摸底考试之后,A1,A2班的人员略有变动,主要是一些成绩可以去A1班的学生主动要去A2班,他们对A1班的开放式教学心里有点没底,更愿意去A2班这种以严格管理为主旋律的教学班级。就这样人员稳定下来,迎接了中考。
2023年的中考,整体难度要高于2022年不少,这样对于儿子的初中比较吃亏。因为考题难度增加,普通校肯定干不过重点校。但是中考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儿子的初中有大把的人考上了全区的六小强,基本上只要想上高中的学生都考上了高中。儿子这个城区,是北京四大教育城区之一,不是说里面只有6个重点校,六小强是指全区最好的六所重点校。按照高考平均分,他们的实力分布是这样:第一名一家独大,第二第三名第四名差不多,第五第六名差不多。后来第五名进步飞快,到了第二梯队。这个城区的孩子,能考上这六所高中,就算比较成功了。
最后中考的结果是:A1班有大批的学生考上了六小强,年级第一名考上了北京市排名第一的人大附中总校,第二名考上了全区第一的高中。还有6人左右考上了区六小强。A2班至少有3人考上了六小强,如果再算上校额到校的指标分配,儿子学校应该有20个左右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
这时我们再回来比较A和G的班级学生中考成绩。A的四班中考前几名的成绩分别是:643、640、639、637,G的六班的前几名成绩是:644、636、635、632、631。
643是2023年北京四中的录取分数线,635可以上全区第二梯队的六小强,631以上可以上六小强第六名或其他一些重点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