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2-3-31 11:31 编辑
春江各种暗示。
以我的“吃天价菜还在给上海洗地”智商,还不至于被春江挑逗。但我对常识的底线,确实被老鹰触发弹跳了。
他说一个老保安,带一大喇叭,就能控制整个小区;他说,疫情蔬菜贵,就是ZF管理不力,还建议我去人大代表会上询问。
这种言论,完全和春江不是一个脑回路,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春江撺掇我掐老鹰的原因。
也就是说,假设春江只有一个脑回路,那老鹰根本就没有脑回路。没有脑回路的人,才会觉得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都是铁板真理,还谜一样自信地抖抖毛。
看一个人,先观其言,再观其行。经过我长期观察,我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只不知道自己不是老鹰的公鸡。
我们先站在鸡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对一只鸡而言,人生至暗时刻,并不是从老保安岗位上退下,而是内心深处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并非鹰族,长年错觉造成的谜之自信,一旦有了新认知,好比一颗钉子扎进他固有的世界观,随着钉缝的裂开,一切摧枯拉朽般坍塌——这个,真的,确实超出鸡的承受范围。因此,我出于鸡道主义,暂且加个“呼啸的”宾语,缓解一下对他的降维打击。
疫情期间,岂止疫情期间,其他社会大型事件期间,蔬菜必然会涨,不仅蔬菜,还有各类鲜货。
一只呼啸的公鸡,他飞上了草垛,巡视了一下草垛周围十米地区,以他的理解力打个鸣啼:这是发国难财。
公鸡的眼里只有蔬菜,只能是蔬菜。而在帕米尔高原上空飞翔的雄鹰,它眼里有群山连绵起伏,雪峰耸入云天,它知晓经济学,也知道非常时期既不能以常规视角观之,同时又须以常规视角视之:供需平衡是市场上帝之手,政策调控也不过其中之一。
下面的,就交给小徐教授吧,务必给呼啸的公鸡上满45分钟的”经济学供需关系“课。
我的任务就是帮助呼啸的老鹰认知“自我”本质,虽然他未必懂,但我说,总归还是要说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