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吃馄饨
文/郑天良
还有4天就到大年三十了。虽说离开老家半个多世纪,对于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恍若昨天。咱就先来说说老家大年三十吃馄饨的事吧!
昨天无意中看到刊登在“现代快报”副刊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也叫“大年三十吃馄饨”,是一位常州人氏写的。我看了半天才看明白,他说的是大年三十中午吃馄饨。这与我的老家正相反,我们那儿是晚上吃馄饨。我接着往下看,原来此人乃常州的外省人,是山东的。与我相似,我是生活在扬州的常州人。
文章中他口口声声把包馄饨,说成是裹馄饨。这一“包”一“裹”也把我给整迷糊了,馄饨究竟是“包”还是“裹”呢?我以为是“包”馄饨。
现在来谈馄饨的事。我的老家是大年三十晚上吃馄饨。真正的“年夜饭”是放在中午吃的,吃之前要祭供祖宗,八仙桌上摆满了菜及酒,烧纸钱烧金银元宝点蜡烛点香叩头,一样也不能少。如果家有抱在手里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当婴儿看着供桌而笑,说明婴儿看见老祖宗们回来吃饭了,在场的人都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否则先人要被气走的。
吃好中午的“年夜饭”后,稍许休息片刻就要开始包馄饨了。皮子是娘擀的,馄饨馅也是娘调拌好的,有青菜肉的,也有荠菜肉的。我们尚小的时候,娘不让我们包馄饨,怕浪费粮食。后来我们长大了些,娘便教我们怎样包馄饨。后来才知道包馄饨有几种包法,我觉得“常州包法”比较科学,下水煮馄饨时不易“进水”。
常州馄饨类似于北方的饺子,则是外形上有点差别。不过与扬州人说的小馄饨完全是两码事。
至于为什么大年三十晚上要吃馄饨呢?这个很少有人去研究。可那位作者在文章里说,吃了馄饨来年就有新衣服穿了。这典故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我反正前所未闻。
大年初一中午吃的饭是“年夜饭”剩下来的。民间有规定,大年初一不能做饭,炒菜,扫地,也不能说粗话骂人。如果骂了人,等你死了去了阴间会被小鬼割舌头的。年三十晚上的馄饨吃不完但要煮熟,平摊凉在竹筛子里。
大年初一晚饭吃馄饨面,太阳还挂在天上就吃了,然后钻进被窝里。娘关照我们夜里老鼠要娶老婆,也要保持安静。明明是老鼠发出的“嚓、嚓、嚓”的磨牙声,娘却说,你们快听老鼠在数钱了,它要给丈母娘家送彩礼。那时候农村里的老鼠又大又多,粗麻布蚊帐顶上有一片片的尿迹,一股骚味。。。。
20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