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9 21:31 编辑
所有佛经中,除了讲六尘时,色字专指色尘外,其他之处,基本都是专指色蕴。在佛学里,色蕴还有另外一种表达,就是四大皆空的四大:地大、水大、风大、火大。
地大:指代固态物质。比如人的骨架、肌肉、血脉、神经系统等。
水大:指代液态物质。比如人的血液、汗液、尿液、眼泪等等。
风大:指代气态物质。比如人的呼吸。没有了风大,人就死了。人气也属于风大。
火大:指代物质之热能。比如人的体温。人死了会冰冷,就是因为火大散了。
古印度的原始物理学,就是如此命名并分类各种物质的基本元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这四大构成的。这个认识,与中国的原始物理学(五行学)相比,要好理解一些。因为我们都学过现代科学,打眼一看,就可理解,此四大就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
由以上分析可知,四大与色蕴,其实是指同一个东西。区别在于,四大是从物质的构成元素上来拆解,色蕴是从物质的表现形式上来归类。虽法门不一,但殊途同归,同指这个物质世界。
所以,四大皆空即是色蕴皆空。色蕴皆空即是四大皆空。
如果理解了上面这个道理,那么再读心经之时,就好理解多了:色指外象,从表现形式上来命名;空指自性,从内在本性上来定义。色与空,是分别从外象和自性指向同一个东东。明白了这点,就可以理解下面两句在说什么: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思是: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两者同生且同灭。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两者同出而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