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三国》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只知书中拼杀,讨论谁干得过谁,谁厉害了就死命崇拜。这种境界的人,根本不知《三国》为何物。 第二种境界,懂得《三国》故事的表面含义,却不知其里面的精髓所在,略比第一种境界的人好一些。 最高境界的人,视《三国》为一壶清茶,懂得其中奥妙,知道里面的人各有所长,各有其短,明白成败不仅有武力因素,更在于谋略和计策。此乃上等境界。 渝夫看来,读原著也好,看经过改变和演绎的电视剧也罢,《三国》就是《三国》,故事就是故事,从读者或看官的角度,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解读,各有各有的好恶,实在不必上升到境界的高度,更没必要讨论谁高谁低。 读史也好,看书也罢,说到底就是一种生活消遣,最多算是一种学习方式,真没必要搞得那么严肃,更没必要为了某个观点的对错而争论不休。 就像渝夫对《三国》的解读,纯属自娱自乐,喜欢的您一看一乐就好,讨厌的您绕道而过就好,彼此各自安好就好。 扯远了,咱们继续闲侃《三国》。 如果抛却所谓的政治智慧,如果忘却强烈的个人好恶,如果完全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思考,你会发现尔虞我诈才是《三国》不变的主题。 不管打着什么旗号,不管多么师出有名,从董卓到袁绍,从孙坚到曹操,一个比一个阴险狡诈,一个比一个诡计多端。 也就是说,在罗贯中的笔下,在高希希的镜头里,纵览《三国》,竟然找不出几个诚实守信之人。 各路诸侯也好,各位枭雄也罢,全都是演技一流的实力派明星,心口不一、假戏真做的功夫委实了得。 先看看胡作非为的董卓。明明是欺凌幼主、扰乱朝纲,却在小儿皇帝面前自喻为车轮下的杂草、石缝里的黄连,自称是天下最为苦命之人。 董卓聒不知耻的造诣,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再看看一本正经的袁绍。明明想借盟主之名和十八路诸侯之力排除异己,却非要打着主持正义、诛杀奸贼、匡扶汉室的旗号。 袁绍身为盟主,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各盟军一不给粮饷,二不派军援,一心只想着捞取好处和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导致盟军四分五裂,盟友反目成仇,使得原本混乱的天下更加混乱。 孙坚也好不到哪里去。得到大汉天子仓皇丢失的传国玉玺,这位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长沙太守竟然狂喜到失态,不计后果地据为己有,不可抑止地做起了九五之尊的美梦。 孙坚虽有勇有谋,识破了袁绍硬夺玉玺的诡计,但在留住传国玉玺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向了树敌于天下的尴尬境地。 曹操的奸诈表现得最为露骨。明明只有四千兵马却谎称上万,骗来了孙坚的三千精骑;明明是想挟持天子抢夺先机,兵败后却责怪袁绍按兵不动。 刘备倒是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显得不那么老奸巨滑,但多多少少有些假仁假义的味道。 创业之初,势单力薄的刘备确实牛不起来,假借皇室宗亲之名、夹着尾巴做人或许是他最为明智的选择。 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背后,其实全都为了利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最简单的道理,往往能够解释清楚最为复杂的问题。 对权力的无比崇拜,对钱财的无尽贪婪,对美色的无度迷恋,历来是祸乱之源。 因为当事人掌握着不同的资源和不一样的话语权,迷恋权钱色的危害也就有了三流九等之分:有的祸国殃民,为害一国之民;有的毁灭自己,为害一家之人。 从这个角度看东汉末年各路枭雄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也就多了几分理解。 实际上,人之烦恼,多半源于贪婪,源于对现状的不满足,源于不切实际的盲目比较。 淡泊名利真的很好,可惜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 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很多人,要求别人走人间正道,自个儿却在自私自利的小道上狂奔甚至裸奔,不管不顾,渐行渐远,直至迷失前行的方向。 这一点,孩子往往比大人看得更为清楚。 比如随父出征的孙权,小小年纪,竟然明白传国玉玺不过是一块带来诸多祸端的石头而已。 对此,大人们自然心知肚明,但权倾天下的贪欲蒙蔽了他们的眼睛。 为了抢夺那块美丽的石头,为了抢夺那个沾满血腥的皇位,各路枭雄不惜拔刀相向,上演了一幕幕血雨腥风的人间惨剧。 计谋和欺骗,血腥和暴力,英雄和美人。这就是《三国》留给后人最为深刻的历史记忆。
2010 年6 月22 日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7月9日晨完善于Z96次列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