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起兵反董,名为盟军,实则心怀鬼胎、各自为战。 袁绍身为盟主,并无盟主的胸怀和气魄,想的只是袁氏家族的利益,纵容堂弟袁术克扣各路英雄的兵马粮饷。 袁家两兄弟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直响:既借众人之力打败董卓,又借董卓之手削弱各路诸侯的实力,企图借刀杀人、一家独大。 袁术的小鸡肚肠和袁绍的无底线纵容,狠狠地伤害了两大英雄:孤军深入却得不到军援的孙坚和空有第十九路诸侯名号的刘备。 当时的情形,十八路诸侯个个兵强马壮,随便拉出一个,亦有上万兵马。如果他们的心胸宽广一些,如果他们的眼睛看得更远一些,只有三骑三人的刘备几乎没有任何咸鱼翻身的机会。 包括当时实力相对薄弱的曹操,其实也无法与其它诸侯抗衡。 可叹的是,十八路诸侯一个比一个急功近利。 可喜的是,曹刘二人一个比一个胸怀大志。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放眼天下,看清当前,立足实际,奋力作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举动:与天争,与命争,与所处的乱世抗衡。 受到冷遇的刘备决定退出盟军,但他选择轰轰烈烈地离开:带领关羽和张飞大战吕布,力挫董卓,使得盟军士气大振。 受到冷遇仍不气馁,身处逆境依然奋起。这就是主动作为的刘备,这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刘备。 拿得起放得下,多大挫折都不怕。这就是勇于否定自己的刘备,这就是敢于重新开始的刘备。 英雄所见略同,选择也大同小异。工于权谋的曹操同样不愿随波逐流,脱离盟军另辟路径:与孙坚狗打连环,一个以步兵直取早已成为废墟的弃都洛阳,一个以铁骑追杀挟天子迁都长安途中的董卓。 原本同为盟军重要成员,孙坚勇当先锋,先声夺人;刘备不甘受辱,愤然出走;曹操深思熟虑,剑走偏锋。 正是因为他们三个人的自主自立、独立独行,才有了后来的三足鼎立直至三分天下。 如果曹刘孙三人随波逐流,如果他们也和其他诸侯一样热衷于争夺一时之利,那个时代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当下的我们也没有机会品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乱世也好,盛世也罢,要想有所作为,既要识时务知大局,更要敢于做别人想做不而不敢做的事。 分天下、做君主,十八路诸侯无人不想。但他们的目光所及只至当前,且顾虑太多,只能时风光一时、昙花一现。 诚然,尽管都胸怀天下、很有抱负,但曹刘孙三人的表现并非平分秋色,依然可以分出伯仲。 三人当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当数看似市侩奸诈、实有雄才大略的曹操。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鞋可穿无路可走。这一点,曹操的道行显然要高出刘孙二人许多许多。 乱世之中的曹操,有一大本事让人叹为观止,那就是搅和稀泥。 曹操绝对是这方面的高手,要么大张旗鼓,要么不动声色,把诸侯之间的那些稀泥搅和天翻地覆。 古往今来,会搅和稀泥,能乱中取胜,可能是摆不上桌面的为官之道。或者不如说,会和稀泥,历来是官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且来看看曹操怎么和稀泥的。 袁术无理克扣刘孙二人和其他诸侯的兵马军饷,刘备等人当众发难,袁术倚仗为盟主之弟,佯装辞官,曹操出面挽留,化尴尬于无形,做尽了好人。 刘备愤然出走之前选择大战吕布,多多少少也有曹操煽风点火的功劳。 孙坚原本孤立无援,怒火中烧,曹操搬出盟军“谁先攻进洛阳,谁就由大汉天子册封为膘骑大将军”的“空头支票”,把孙坚好一顿忽悠,最终使得孙坚同意分兵,将三千铁骑拔给曹操去追杀董卓。 如此会搅和稀泥,赢家不会是别人,只能是曹操自己。 2010 年6 月18 日草于辽宁沈阳,2020年7月8日晨完善于重庆开州岳溪山乡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