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翰林探花 于 2021-1-14 11:25 编辑
01. 那日我说了自己一年也没正经看几本书,觉得自己真的是懒惰至极。忽而一友微信和我说,如果方便给他列个书单,他想看书了,想一本正经的看书,很认真的看书。理由很简单,和我一样都退休了,就是不缺大把的时间,所以,想读点“圣贤书”(朋友语)。
我一口回绝了他,理由很简单,我自己的书都没看明白,那有什么资格给别人列书单。再者说,我读书已经毫无系统性,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像一头杂食的动物,随手拎一本就胡乱的看过去,这等看书有资格给别人列书单那就是不自量力的笑话了。
更何况朋友说要读什么“圣贤书”,这让我吓了一跳。这退休之人心怀鸿鹄之志啊,能读圣贤书,想必有大志向。恕我直言,生平几十年,知道一些所谓“圣贤”的语录,也偶尔借用几句,但是,正儿八经的看“圣贤书”这个真没有。当然,四书五经不是没看过,还是那句话没系统的看过,而且也没什么目的性的看过。看最多的时候还是当年学中文的时候,什么古代文学,古汉语之类的,基本都在这些书籍里转转。可那都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几十年了,就算没全忘,也所剩无几。
02.
所以“圣贤书”这书单万万不敢,也不配开。我只能讪讪的在微信上建议他,你可以在网络上找一找那些推荐的书单,那都是很系统的。
朋友依然不解:你好歹也是读书人,开个书单会很难吗?我坦言,真的很难,难在我觉得没资格建议别人读什么书。所以,这话题也就散了,估计朋友心里不怎么痛快,是不是觉得我端着什么,索性我也就不解释了,今天随手写这篇文也算是做一个回应,希望他能看到。
书越读越少,不是说可以读的书少了,而是觉得没有读书的兴趣和动力了。我的床头柜上始终会放着几本书,睡前或者睡不着的时候,摸起来看几页,有点催眠功效。
不但是书看的少了,家里的电视机,我可能十几天都不会打开,也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不想看。唯一能让我看的电视节目,大概就是体育类的直播了,剩下的我很少看。当然,过上过一段时间,我也会找一个时间,自己寻几部所谓的大片看看,也算是调剂了一下生活,我看大片主要偏重于科幻之类的,我对充满着想象力的科幻作品还是有点偏爱。
03.
这几天我一直琢磨着把看过的《姑妄言》这本书,写点自己的观感,又觉得这要是早个十几年,这书就是典型的黄色书籍了,相比之下《金瓶梅》算是小巫。为这么部小说写东西,会不会被人在背后戳脊梁:瞧瞧那点出息,这和看了黄色录像写观后感两样吗?
当然,要是这么理解,话题就不好延伸展开了。更当然,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自己说自己的也无妨。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活自己的不必在乎别人的脸色。没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有什么关系?
写着就乐了,你说我要是把《姑妄言》这样的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他会怎么想?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得有点分寸感。知不能,故不为。今天下午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小小的书架,那是我测量了桌子之后,觉得弄一个小书架,可以收纳一下桌面,尽可能让桌子整齐一点。那天下单之后,店家很快告诉我:受疫情的影像,恐怕不能按时发货了,所以建议我退货,我很快就办理好了退货手续。原本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没成想货来了。店家和我解释说,原本他们想不发货,结果中间出了差错,货发出来的。店家说的很客气:你要是方便就给个本钱吧。我马上回复他,东西我收到之后,都安装好了,我挺满意,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我按照当初下单的价格给你。店家挺感动,一通谢谢。我说这不用谢,这年头做小本生意,十块二十块,百十块的不容易。
04.
我突然想起来,很多年前,我曾经买过“圣贤书”仿线装古籍的那种,四书五经,如果那哥们想看,我愿意全部拿给他。这套四书五经的圣贤书,是原文和译文对照的,阅读起来不难。只是,开本太大,捧在手里读真心说不方便。
几次搬家的结果是,家里的藏书锐减,清理的,自然破损的,丢失的不少。当然,也不断的补充了一些新书,没全看完。
我已经很久没去书店了,我印象最好的书店是光合作用连锁店,店很有特色,有一种书卷的气息,人可以很随意的挑选自己心仪的书,或者干脆席地而坐,捧着书看就是了。当然,讲究一点的会去书店一隅的咖啡角,来一杯咖啡或饮料,坐在椅子上舒舒服服的看。
世事总是难料的,突然有一天我听到了这个国内最大的图书连锁机构关张闭店的消息,未免有几分唏嘘。再后来有一天我在自家的小区大门前,看到一辆图书车,上面赫然的白纸黑字:图书论斤卖。看了之后有点愕然。
其实,网络书店买书很放心了,一个是版本会有所保证,较之以往,盗版的,非法的,现在网购的图书质量是有所保证的。所以,我现在的书基本都网购。
05.
也是在去年的一天,我的一个哥们问我:如果保证你生活的物资和条件,把你一个人扔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你会坚持吗?
我肯定的告诉他:不能,我做不到。
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这样的生活。所以,什么修行之类的找不到我,我也了无兴趣。
就是一个尘世中人,习惯了人生烟火的味道,想离群独居,别人能不能做到我不妄议,我是万万做不到的。
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怎么可能离开尘世的各种现实?或者说早已经臣服于这个实实在在的世界。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生命的告别,否则,绝不会轻易离开。
倒不是这个多彩的世界迷乱了我的眼睛,蛊惑了我的心,而是觉得一个普通人你装不来清高,更谈不上慎独。把自己的本色人生的不做作亮给别人也就是不错了。
总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入世的态度过出世的人生,说实话,这个我做不来,也不想做。我觉得平凡的,平常的生活给我的生动可感知,有太多理由让我去热爱这个世界,我为什么要选择什么“出世”的生活?
我又不修行修仙,烟火人生就适合我。
像梭罗那样的大家毕竟是凤毛麟角,能独居在一个湖边的自己搭建的小木屋里,成就了那部伟大不衰的《瓦尔登湖》,我辈只能仰视,却不必效仿。
2021年1月13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