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读《郭玉传》
查看: 1769|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郭玉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2-22 1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郭玉传》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作者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顺阳及(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时著名史学家,曾官至司徒从事中郎。为官期间适逢彭城太妃薨,范晔与人夜饮为乐,被人打了小报告,触怒到宋主刘义康,降职为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乃潜心撰著《后汉书》为一家之作。《郭玉传》记述了东汉名医郭玉的医学渊源及其在针术和脉学方面的成就,使我们窥知那个时代的名医郭玉如此高明的医术和深谙世情的智慧。舍人不才,难望各代名医项背,但学习总是必要,故录出以为仰慕云云。

原文: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
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

    年老卒官。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2-22 21:25 |只看该作者
俺哥又开新篇,搬凳子坐下,认真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2-23 14:40 |只看该作者
读文长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2-23 20:45 |只看该作者
释义: 郭玉这个人,家在广汉郡雒县。当初,有个老者,不知他是哪里人,常常钓鱼在涪水,因此叫他为涪翁。涪翁乞讨食物于人群中,见到有患病的人,时常用针砭去治疗,即能应手而效。他著有《针经》、《诊脉法》,流传于世。弟子程高跟求涪翁多年,涪翁就把医术传授给他。程高也隐迹江湖不出头当官。
    郭玉少年时拜程高为师,学习方药、诊断和三阴三阳脉学。东汉和帝时,郭玉当了太医丞,治病多有效应。和帝感到很奇异,便想试验他,令所宠幸的男性近臣中手腕姣美的人,和女子杂处帷帐中,使郭玉隔着帐幔各诊一手的脉搏,并问此人哪里有疾苦。郭玉诊脉后说,左部脉见阳象,右部脉见阴象;从脉象上是可以判断男女,而这个人脉象很怪异,我怀疑他有缘故。和帝叹服称赞郭玉的诊脉精准。
    郭玉具有仁爱之心,从不骄傲自负,即让面对贫贱粗疏的杂役,也必然尽其心力去诊治,而在诊治贵人时,往往不能治愈。和帝就让贵人穿上穷人的衣服,改变诊治处所,郭玉用针术一次就治好了。和帝召见郭玉询问原因,郭玉回答说,医者,换言之就是意啊。人的肌肉腠理很精微,这就要求医者应随着气血的周流而发挥针刺的技巧。针刺和砭石的运用,正、误在毫芒之间,医者的神机在于心和手的默识协调,其间的精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那些贵人们处在尊高的地位来俯视我,我都是心怀怖惧地应承他们。给他们治病有四个方面的难处:固执自己的意愿而不信任我,这是一难;调养身体不谨慎,这是二难;骨和关节不强壮,不任针砭的力道,这是三难;针刺的时日有忌讳,不可冲破了规矩,这是四难。医者更怀有恐惧的心理,加以谨慎顾虑,我的治疗意图不能尽施,哪里会有作用于病呢。这就是治不好贵人们的病的原因啊!和帝盛赞郭玉的答对。
    郭玉到老年死在官任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2-23 20:49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2-22 21:25
俺哥又开新篇,搬凳子坐下,认真学习。

倒履远迎妹子!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2-23 20:50 |只看该作者

欢迎刘老师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2-24 11:00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1-2-23 20:50
欢迎刘老师指教!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2-24 15:22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2-24 19:18 |只看该作者

请用茶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2-25 21: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21-3-2 21:28 编辑

舍人曰:古之医者皆有师承授受,其中不乏有自我标榜的成分,但事实上中医传承确实如此。程高师自涪翁,郭英又师自程高。也有自学成才的人物,像医圣张仲景和他同时代的华佗,晋代的葛洪,唐代的孙思邈等医学大家,都不曾知道他们师自何人。可是这些人都对中国医学做出了辉煌的成就,成了中医景仰的万世师表。
    考量他们的修成道路,最大的一个因素是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不是从小就学了医,而是掌握了传统知识文化后才开始精研医学。古代有文化的人相当稀少,十里八村都没有一个秀才,有文化的人都有一定的家资,起码他要有买书的钱,起码他要有看书的时间。而那些蓬门瓦牗,藜藿之家的子弟是没有读书的机会的。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不但宽裕的人家知道,穷困的人家也知道,而且知道的更加深刻。穷人家的孩子要学文化,要出人头地,他就要付出非凡的代价。借书来读,蹭学来上的人比比皆是。最好的捷径是拜师学艺。因为家底贫寒,没有资财敬奉老师而历经千辛万苦,做出很多卑微的事情,才得老师青睐,才得允准登堂入室。
    寒士学文往往是这样,而寒士学医更有困难。他所投的老师如果是家传医学,那规矩是严酷的。素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老师,任是你立雪门外长跪不起,终是不受留你为徒。也有自学成才的师傅,对收徒学医不是那么严苛,因为他是过来人,他的从医道路也经历了艰辛,所以他容易产生慈悲之心,容易把自己的成果与学生分享。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学生自然发奋努力,因此古代医学的代代传承很大一部分是从这方面来的。反观那些家族传承的医学世家,因为时局动荡毁于兵燹,因为后代痴愚后继乏人,因为为富不仁遭了讹诈,因为出了败家子而坐吃山空等原因,数代人的医学成果,秘方验方一朝化为乌有。
    涪翁是个潦倒的医家,他靠乞食为生,漂流四方为人治病,并著有医书,可能是个仙风道骨的隐者,但绝不是个衣食无忧的名人。他的徒弟程高寻找他追随他,终于得到涪翁的真传。郭玉又从师于程高,学到了治病救人的真本事。这三个人的师承道路明显有寒士相授的轨迹。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2-25 22:12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1-2-25 21:08
舍人曰:古之医者皆有师承授受,其中不乏有自我标榜的成分,但事实上中医传承确实如此。程高师自涪翁,郭英 ...

寒门学士,确实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细思之下,现代又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的教育现状,出身富有的孩子,一旦家长是有远见的,会栽培的,无不是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读书与才艺两手抓。
现在在重点中学,这种全才的孩子很多见。
有些东西,真的会越来差距越大。
平台不一样,起点不一样,但人追逐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一样的,很容易会导致不平衡心理的产生。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2-26 17:48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2-25 22:12
寒门学士,确实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细思之下,现代又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的教育现状,出身富有的孩子, ...

教育资源的失衡来源于贫富差距,这一直是个大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2-27 16:51 |只看该作者
我带杯茶水来给大哥催更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2-27 20:17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2-27 16:51
我带杯茶水来给大哥催更啦。

谢谢眉珊。我争取时间更新。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2-27 23:05 |只看该作者
舍人曰: 中医的脉学在宋朝以后格外吃香,到了明代,《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系统地总结了前代医家的临床经验,撰著了《频湖脉学》。在李氏前后都有涉及到脉学的著作,但都没有李氏的详细和具象。
    在唐以前,切脉的理论很丰富,远远不止近现代医家的手腕部桡动脉的诊察。《内经》和《伤寒论》的脉诊虽然散在各篇文字中,但还能总结出切脉的部位除了气口(桡动脉),还有人迎(双侧颈动脉),跗阳(足背动脉),太溪(内踝下动脉)以及太阳(两额动脉)等。直至现在,战场上的抢救伤员,还要触按颈动脉以断生死;医院里的高度浮肿患者和下肢动、静脉血栓患者,医生都要切诊足背动脉;肾病综合征患者也会诊察他的太溪脉以测安危;高血压危象和肝病重症患者也要诊察他的额动脉以知性命攸关。可惜的是,即让是专职中医现在也不大认真地去切按桡动脉以外的其它动脉位置了。再去侈谈脉学精到有多大意义呢?
    明季以降,脉学才逐渐形成系统理论,脉学在“望、闻、问、切”四诊里排在末位,可见切脉没有望闻问重要。可叹的是现在的有些中老年病人找中医看病,他先把手伸过来让你把脉。医生要问他哪里不舒服,就是犯了诊病的忌讳。切脉以后,医生必须把病情说出个八八九九,说的不准或者进入问诊,患者就怀疑你没本事,碍于脸面他吃你一副中药,执拗的病人谢字不说一个就起身走人。一桩好事弄得医患双方老大不快。
    更有可笑的是,有些中医自炫其技,初见病人就不容人家开口,直接给人把脉,略去望闻问三诊;口若悬河,四野张网说起病因病机,伺见病人颔首点头,医者就深说重说,赢得患者相信和夸赞。结果是医者取证不全,患者服药并无应手取效。这都是单凭诊脉的弊端。
    相信郭玉的诊脉技术有他的独到之处,因为他师出名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东汉那个时代没有西医,没有洋药,这就排除了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也规避了血液动力学的外来干扰。人有了病就指靠巫祝、针砭和服中药。古时候的人心性淳厚,巫祝或针砭大多不要或少要诊治费用,而吃药就要付费了,但贫苦的人付不起药费,就转而求于巫祝或针砭。久之,诊脉的医术就是富贵人家的专需。为富贵人治病,医生都要多一层顾虑,多一个心眼,都要把脉诊说的很玄乎,有时候为了推责,还要把脉学往鬼祟身上扯。这就给脉学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古人的病情比较容易把握,因为社会结构简单,贫富贵贱分明;皮粗肉厚的劳动人,多病在饥饱劳役;细皮薄肉的富贵人,多病在淫逸忧思,病理属性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从脉象方面都能揣知个大致。加之患者普遍对稀少的医生怀有敬畏心理,觉得会诊脉的医生就是比不识字的江湖草药医高明。郭玉的脉诊应世就占了这个优势。
    和帝感到郭玉的诊脉断病很奇异,就想看看他到底有多大本事。把男宦中手腕姣美的人和宫女们杂处一起,用帐幔遮隔,让郭玉逐一把脉。郭玉肯定知道这是皇帝要考验他,他也极为专注地去诊脉。脉学上有这么一说,右手三部脉主肺脾肾,左手三部脉主心肝命(命门);男子右手脉稍盛于左手,女子左手脉稍盛于右手。郭玉即使感知到这些方面,也不敢果断说出哪是男手,哪是女手,而只是含糊笼统地说“状若异人,臣疑其故”。这就使和帝感到很惊奇了,殊不知郭玉也没有勇气把那帐幔中的人拉出来直接指认男女。
    还中医脉诊一个明朗的真相,规矩望闻问切四诊,这是中医自我洁身的要务,也是中医振頽起萎的一大环节。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2-28 21:10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有点相信中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2-28 23:22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很多关于中医的小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3-1 20:23 |只看该作者
一水天涯 发表于 2021-2-28 21:10
我还是有点相信中医的

应该相信啊,因为中医也是科学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3-1 20:25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21-2-28 23:22
我看了很多关于中医的小说。

有关中医的小说和中医实质还是有很大区别呢,比如说牵线号脉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3-1 22: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言 于 2021-3-1 22:54 编辑

泌水老师是位好郎中,中医现在挺尴尬,小病还行,大病一般都首选西医,除非被西医判了死刑才转为中医试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3-2 09:30 |只看该作者
我看完这个的第一想法是  这么长  又能换几条烟?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3-2 09:33 |只看该作者
《兵燹》拼音:bīng xiǎn   先把字读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3-2 09:34 |只看该作者
舍人曰:   这三字颇有太公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3-2 09:36 |只看该作者
现代中医想望也望不出个所以然啊   这粉堆了三尺厚   闻一下   都是香水味道   你让他能咋办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3-2 21:14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21-3-1 22:49
泌水老师是位好郎中,中医现在挺尴尬,小病还行,大病一般都首选西医,除非被西医判了死刑才转为中医试

现在的中医正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遇。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人少了,从事中医药的人越来越浮躁肤浅。江湖骗子打着中医名家的幌子,污化了中医的形象。这都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3-2 21:15 |只看该作者
座有兰言 发表于 2021-3-2 09:30
我看完这个的第一想法是  这么长  又能换几条烟?

你给发个福利呗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3-2 21:17 |只看该作者
座有兰言 发表于 2021-3-2 09:33
《兵燹》拼音:bīng xiǎn   先把字读对了

度娘真乖巧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3-2 21:19 |只看该作者
座有兰言 发表于 2021-3-2 09:34
舍人曰:   这三字颇有太公味道

夸我呢挖我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3-2 21:21 |只看该作者
座有兰言 发表于 2021-3-2 09:36
现代中医想望也望不出个所以然啊   这粉堆了三尺厚   闻一下   都是香水味道   你让他能咋办

望色有障碍可以望神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3-3 00:01 |只看该作者
舍人曰: 我有一族嫂,患乳癌近十年,初得病时左侧乳房有枣样大小一硬核,要我开消炎药给她吃。我说,病灶在皮里膜外,明显不是细菌感染的炎症。我找外科医生给她看,外科医生笑笑说,切除它吧,小手术。我那嫂子吓得跑出门外老远。后来肿瘤越养越大,二三年时间大如拳头。期间吃了很多药,贴了很多膏药,一直不能遏制病情。大哥找我商量,看还能不能做手术,我说,手术已经失去最佳的机会,如今姑息治疗已经没有办法,只有手术这条路可走了。大哥叹气说,手术费还是个问题哩,我得找几个儿子商量兑钱的事。
    哥嫂有五个儿子,三个在外边做生意,两个在家务农。做生意的儿子手头宽绰,同意给娘做手术,务农的儿子中有一个说,我这阵子手头紧,该我兑的钱你们先给我垫上,以后我还给你们;另一个务农的儿子说,手术可以,得问问手术医生有把握成功不,俺就这一个娘,下不了手术台谁负责?一家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硬实话。嫂子勾着头说,我都七十多的人啦,好死歹死都是个死,不难为你们嘞。就这样,手术的事又搁置那了。
    一七年十月间,嫂子的肿瘤破溃,整个乳房像半拉花菜扣在上面,渗血滋水,看着瘆人。忽一日,肿瘤间出血如箭,大哥很惶恐,扯很多卫生纸捂在上面,血一层层洇透出来,大哥还往上面裱糊卫生纸,左胸堆得像个葫芦才勉强止住血。地上放了一个小铝铁盆,接的血几近盈满。
    大哥和我把五个儿子喊来家里。大哥说,今儿个把你叔叫来给主张这个事,你娘这样子,我看是十分九厘啦,再出一回血定死不得活!五个儿子也没主意,要我给想个法子。我说,你娘这回出的血足有二斤,一个瘦得顺风能飞的老年人拢共有多少血?现在只有手术这条路可走,手术治疗还有一点点希望,如果再拖延下去,撑不到年底就要埋人!
    几个儿子都不吭声,老头哇地一声哭起来。儿子们纷纷过去劝他,都愿意立马拿钱给娘治病。我对几个儿子说,千不念万不念,你娘把你几个生养大,如今你们娶妻生子过成一大家子,不都得亏你娘了吗?不积极给你娘治病,你们于心何忍啊!见了人家手术医生,千万不能问人家有多大把握,十个医生有九个都会说没一点把握。这年头谁放着清酒不喝去喝浑酒?不要说再问这问那,就你弟兄五个往医生跟前一站,自有威风煞气,人家能没有顾虑么?给人家多说好话,老老实实签下手术协议书,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做这个手术哩。
    嫂子住进了县医院,外科主任首先给她作了病理活检,确定无疑是乳腺癌,已经到了危重期。主任说,转院吧。唉,就是去北京也是希望不大。五个儿子噗噗嗵嗵都给外科主任跪下,恳求无论如何要救老人一命。主任说,看你们几个都是孝子,我和手术班子再商量一下吧。
    五个儿子请主刀医生吃了顿饭,塞给人家五千块钱红包。一个个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画押,手术医生这才壮了胆子做了这次手术,切除下来的烂肉有三斤多。结果手术很成功,半个月出院了。今年嫂子七十七岁,手术后没有后遗症或并发症。去地里拾花生,上山採草药,终日劳作不辍。
    医生也是人,他除了身怀医技之外,七情六欲和常人一样。医生对于病人不但要精准治病,还要多出一个心眼留意患者和他的家属是何心性,有无权势。对于倚势胁人,出言不逊,哓哓利口,先有定见,百般问难这样一些人,医生不由得就会产生疑忌杂念。不能澄心息虑,方寸必然紊乱,所作的治疗方法也就会游移不定,其治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郭玉所处的年代,医患关系尚且如此,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