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花花谈到矜持,我一直想象不到一个矜持的人,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头脸模样。是该扭扭捏捏,还是造造作作,是欲拒还休,还是冰霜含笑?!对于一个修饰性动作词,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动作,是大不应该的,于是我便去考究了一番。
矜者,是指长矛的柄,代指一种礼仪用的长矛,出现在春秋战国之时。据说这种长矛是一种统一定制的武器,不但材质一样,长短粗细以及花纹也皆相同,多是君主的仪仗专用。这种长矛就跟现在仪仗队的配枪一样,好看而又讲究。矜持,就是持矜,就是一帮人站好,手持着仪仗用的长矛,表达一种隆重的仪式。
《越绝书》中记载了一次这种“矜持”的仪式,是越王勾践伐吴之前迎接孔子的场景。
春秋末期,齐国当权派田氏一族为了借机夺得齐国的君权,对鲁国发起了战争。身在卫国的孔子,听说后很是担忧,因为鲁国是孔子的老家,鲁国被灭,将再无乡梓可归。孔子谋划再三,最后派出了端木赐(子贡)游说列国,搅起了一个腥风血雨的大漩涡。端木赐先是去齐国说服了田氏按兵不动,不要支援其齐国他家族和将领的部队;又去吴国说服夫差击齐救鲁以图霸;再去越国告诉越王勾践灭吴复仇的时机来了;最后更去了晋国让晋国做好坐收渔利的准备。这些计划天衣无缝而又童叟无欺,最终齐国败归但成就了田氏代姜,吴国败齐得胜而显霸,晋国进击吴国疲旅而大胜得利,越国乘虚而入而灭吴;而终极目的——鲁国,也残存了下来。总体来看,为了救一条病老弱残的驴子,而伤一头虎,宰一条豹,烧毁一片桑林,实为不值,但如果虎豹和桑林都是别家的,而驴子是自家的,这比买卖就值得做,所以孔子夸子贡说:子贡有凤鸣之舌,神鬼之谋!意思是:端木赐你这个大忽悠,干的太他娘的漂亮了!
可能出于对孔子“圣贤”形象的维护,《左转》、《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没有记载孔子亲自操刀这个战役,只说是他让徒弟子贡便宜行事去干的,因为这其中涉及了太多兵家的阴谋诡计,与君子之道相悖。但《越绝书》中却提到了孔子帅七十多个弟子,去为越王勾践伐吴打气鼓劲,授予“正义之师”的贤名。所以,这么看来,孔子不但是个权谋君子,还是个很事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到处生事,是事妈她爹,事姥爷!
《越绝书》上说:“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无几,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礼往奏。勾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到越。”。 这里的“物卢之矛”,就是矜,勾践为了迎接孔子,亲自持矜而立,是最庄重的排场;孔子也是很有礼貌,不但送了一个帝王之琴给勾践,还亲自给他演奏了一曲。
由这个场景可以推断,矜持的表现肯定不是嬉皮笑脸,因为不难想象,拿根棍子,点头哈腰,奴颜婢膝,再给他个破碗,就俨然一个乞丐了;也肯定不是冷落凄凉,不然的话,拄着木矛,一脸悲戚,欲哭无泪,是个死了爹的孝子模样。矜持是一种办正经事前的模样,不卑不亢,信心满满,有着吃定你的决心,却露出理性无波的眼神。
有了这样的一幅“矜持图”,我便很好分辨一个“矜持”女子的真假了,手里提着棒槌的不是,低眉娇羞的也不是,傻呆蠢萌的更不是,只有那种一本正经跟我说:“李郎,越甲已齐,何时西子试吴钩?!”的,才是矜持透了的姑娘。
|